随着2023年优才计划实行不限额政策开始,香港身份申请人数一度飙升至7.1万人,居各项入境方式榜首!

如今距离优才计划不限额只剩半年,还是有许多些朋友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打算自己DIY去申请优才计划,这样不仅会踩很多坑,也更容易被官方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总计 7.1 万人申请优才,实际获批到港人数仅 1 万人出头,将近 7 成的拒签率,我判断这 7 成被拒签的人,可能diy的朋友占了多数。下面我就整理一下DIY人群最容易犯哪些错误,也是我之前犯过的错误。

01不了解优才计划政策变动

很多朋友习惯在计划书里洋洋洒洒写几页,而官方目前要求的是学业与事业要分开写明,且不超过100字;另外,现官方不再接受现申请再补齐资料,会被直接拒收。

下面我给大家汇总了一下一些优才计划变动的信息:

分数变动:总分由之前的总分 225 分调整为现在 245 分,及格线则不变,依然是 80 分。

增加大厂工作经历加分制:大厂或知名企业有过 3 年或以上工作经历,加 20 分。

续签调整:从 2+3+3 变成 3+3+2 ,同专才计划一样,在第一年会给到 3 年的续签条件。

申请资料变动:目前最新政策表明,无需申请人提供无犯罪证明,海外成绩单也无需密封处理。

审批流程改变:取消了赴港面试环节。

人才清单增加至51项:具体人才清单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才申请系统改版:目前系统流程规定需要一步一步走,不可以后补资料,如果其中一个环节不通过则无法递交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打分细节模糊

以下是很多朋友在打分标准上容易犯错的环节:

企业高管经验不明确:工作年限、管理人数、企业规模大小、企业营收情况等等都是影响港府判断是否加分的因素。

语言能力评估:中文能力不在考核范围内,一般获批成功的申请人都会提交雅思托福等语言成绩。而很多朋友甚至不清楚自己大学英语 4、6 级或者其他语言证明能否加分,这些都是对计分标准模糊的表现。

03材料准备不充分

材料准备最重要的就是这2点:材料齐全与否、是否被认可。

这几年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申请人在前几年特殊时期只能上网课,没有实际出境上过海外学校,这种情况下提供的成绩单和毕业证也可能被官方拒收,另外有很多朋友士在申请优才的时候,前公司倒闭了,这种情况只能尽量提供当时所在的劳动证明、工作文件、工资单等等来作为补充材料,认可与否依然要看入境处官方对与此类变故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文书模版不符合规范、不会包装优势

很多diy申请优才的朋友会把申请文书写的天马行空,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优势,但是他们可能不太清楚港府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实际上港府看的是申请人的综合条件,比如学历、专业、工作岗位、工作经验、公司背景、个人能力等,如果在文书上夸大其词甚至造假的,港府是不会对你有好印象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针对港府的痛点去适当的润色文书、包装一下优势即可。

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添加我的联系方式YH-Mike咨询,看到了都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