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咱们的绿水青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红泥崖村就利用300万元‘生态活力贷’,培育起全省先进的‘黄金耳’种植基地!”

在五莲县洪凝街道却坡社区农家书屋内,50余名社区党员群众齐聚一堂。县委党校助理讲师、“薪火”理论宣讲团成员许文亮以“强信心 勇登攀 奋力开创现代化锦绣五莲新篇章”为题进行宣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五莲县打造“家门口”的特色化、互动化流动宣讲课堂,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建设户外讲堂,贴近群众强交流。流动讲堂针对群众时间零散、文化程度不同等实际,五莲县打破照本宣科式的宣讲模式,将讲堂搬到社区广场、农村地头等群众聚集的地方,开展户外“板凳宣讲”,既畅谈学习体会,也讲述群众身边故事,切实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熟知的实例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做到宣讲真有效、群众真爱听、听完有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富“理论+”模式,通俗易懂接地气。五莲县流动讲堂坚持在特色活动中融入理论宣讲,在理论宣讲中穿插特色活动,用活“理论+戏曲”“理论+分享会”等形式开展组合式宣讲,利用“文化大舞台”“送戏下乡”等文艺展演和文明祭祀、护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以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宣讲活动拉近群众距离,将党的创新理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阐释,真正将理论宣讲、服务百姓落到实处。

融合文明实践,入脑入心促转化。五莲县着力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农家书屋等各类场所,依托五莲县“志愿服务大讲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等平台,通过村民微信群、小广播、群众会、走访入户等形式,为村民带来别开生面的理论学习课。流动讲堂走在田间地头、走进家家户户,针对移风易俗、红色文化等方面内容开展“微宣讲”,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入脑入心。(通讯员 秦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