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4日讯 (记者 曹韵仪)临近跨季,资金面首度迎来“紧张状态”。央行公开市场今日进行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单日净投放460亿元,由于本周逆回购到期量较大,因此央行的投放备受关注。

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受到缴税、缴准,政府债券发行加快等因素,资金面有所收敛。从历史经验看,央行在6月下旬根据市场资金面波动、机构资金需求及干扰因素,适度增加短期资金投放,以稳定预期、平抑资金面波动。

银行流动性趋于紧张 央行投放是关键

6月底,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趋于紧张。今日,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上行2.0BP报1.98%,创2023年9月以来新高;7天期上行6.9BP报2.008%;14天期上行1.8BP报2.146%;1个月期持平报1.9%。早间7天回购利率DR007一度上涨53个bp,报2.3775%,午后资金面转松。

上周,隔夜和7天资金利率一度倒挂。DR001从上周一的1.80%上行至上周五的1.96%,R001从1.86%上行至2.03%,周四R001上行至1.95%、R007持稳于1.92%,短暂倒挂后在周五得以缓解。

对于月末的利率波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近几日,市场利率有所回升,资金面略有收敛,主要是受到缴税、缴准,政府债券发行加快的影响。“此外,加上季末年中临近,机构融出资金意偏谨慎等,导致近期市场利率有所走高。不过,市场利率整体围绕政策利率附近波动,市场预期稳定。”周茂华认为。

在影响资金面的因素上,本周逆回购到期量显著上升,本周逆回购到期3980亿元,到期量较大,其中,周一到周五分别到期40亿、860亿、2780亿、200亿和100亿元,均为7天期。此外,同业存单到期方面,本周的到期量也大幅上升,本周同业存单到期8348亿元,高于上周的6761亿元,到期压力较大。

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指出,本周资金面如何演绎的核心在于央行的投放。“如果央行态度偏呵护,跨季资金面可能较为舒适。如果央行投放量较少,资金面可能出现短暂波动。不过非银资金仍较为充裕,波幅预计不及往年同期。”

周茂华认为,从历史经验看,央行在6月下旬根据市场资金面波动、机构资金需求及干扰因素,适度增加短期资金投放,以稳定预期、平抑资金面波动。

市场对于跨季流动性保持乐观

尽管跨季流动性迎来考验,但整体来看,市场预计资金面平稳跨季。一方面央行更加重视关键时点流动性的平稳;另一方面当前非银流动性维持充裕,而季末资金回表有限。

信达证券固收团队表示,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上升,且面临缴准和季末因素的扰动,而市场对于跨季流动性的情绪乐观,在央行当前态度下也不排除资金面波动加大的可能,这可能也会对当前的短端利率带来扰动。

“但考虑当前季末资金回表规模有限,非银流动性维持充裕,央行在23年10月后也更加重视关键时点流动性的平稳,因此基准预期下,我们认为跨季资金利率也很难出现极端情形,季末波动也很难改变市场的整体格局。”信达固收首席分析师李一爽认为。

周茂华指出,目前宏观政策偏积极,央行积极呵护资金面,市场预期平稳。“短期看,季末年中时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适度加快,缴税缴准等方面对资金面构成扰动,但国内积极财政,央行可以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MLF、降准及结构工具等,灵活操作,平衡好稳资金面、稳增长、防风险关系,并兼顾内外平衡。”周茂华表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表示,虽然跨季流动性需求加大但资金面总体扰动有限,考虑到4月以来央行对货币宽松节奏相对谨慎,预计仍将通过月末逆回购放量来适度注入流动性,以平抑理财资金回表等阶段性扰动,维持资金利率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