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俄乌冲突到底演变成为何种战争模式呢?是向着深度持久战的方向迈去,还是进入到“边打边谈”的变型阶段。这点可以从巴赫穆特战役接近尾声来说,短期内俄乌两国肯定难以掀起新的大战,所以也就避免直接升级的可能,所谓“冻结升级”正是在此。

但是离战争结束还很遥远,主要在于背后力量还没有消耗殆尽,乌克兰背后的美西方不会做投子认负的准备,俄罗斯更是没有将战争潜力完全发挥出来,所以这场拉锯战争必然会持续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整体态势是朝着有利于俄罗斯方向发展的,原因很简单,美西方不可能代替乌克兰,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各国都有自身的生存之计,不可能倾其所有支持乌克兰。特别是眼下的欧洲,处境不是太好,就是源于俄乌战争,欧洲国家访华的背后,也在于与中国经贸往来,进一步抵消俄乌冲突带来的经济低迷。

不过眼下的乌克兰有点儿飘了的节奏,开始针对起中国企业来了。据外媒报道,日前乌克兰国家预防腐败局对外发布一项措施,措施内容是“将中国企业‘小米’列入国家黑名单,予以制裁,理由是小米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战争赞助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国家预防腐败局给出的依据是这么来的,乌方认为“在俄乌战争之后,显然西方智能手机退去俄罗斯市场的同时,中国智能手机公司小米成为俄罗斯手机市场的引领者,销量高居榜首,仅仅去年第三季度,小米对俄手机出库量就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九。”也就是说,在乌克兰眼里,哪个外国企业在俄罗斯销量好,就可以定性为支持俄罗斯军事行动,这种联系未免牵强了点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据外国专家分析,乌克兰的这种制裁举动还有可能是发生误判,误判点在于“在2021年的时候,小米俄罗斯分部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也就是2.02亿美元交了税款,也就是进入到俄罗斯国库里。据此,乌克兰认为这笔资金,被俄罗斯政府用于军费开支。还有一点,小米手机在俄罗斯网上销量位居第一,在俄乌战争之后,更是风头无两,所以乌克兰方认为,小米公司在间接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从哪方面解释,乌克兰对我国小米公司的制裁活动,都显得牵强,甚至有点儿匪夷所思。毕竟俄乌战争之后,有很多外国企业在俄罗斯依然有业务往来,同样贡献一大波GDP,乌克兰怎么不制裁这些企业。

还有,小米公司在乌克兰的经营活动,属于正常范围之内,并没有向俄罗斯军售武器,乌克兰这么做,未免有点儿小题大做。

对此,小米公司直接发布公告,指出“乌克兰的不当制裁会严重损害小米公司在乌克兰市场的信誉以及利益,而且这种制裁是基于错误认知和事实,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直接点明乌克兰制裁的不当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件事背后,有三点分析,第一点,中俄关系密切,乌克兰想借制裁小米,借用国际舆论压力,进一步阻挡中俄经贸关系往来,从而断了普京的后路。第二点,迎合美西方一些专家认为的“俄罗斯成为中国经济殖民地”的说法,借此离间中俄关系。

第三点,还有可能受到美国的怂恿,否则乌克兰没有这么大胆量,美国怂恿的背后,恐怕还是担心中俄走得近,又或是借乌克兰的手,打压中国企业,间接逼我国与美国展开沟通对话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都是中立立场,更是提出解决俄乌冲突的十四点声明,乌克兰这么做,有点儿好坏不分了,没有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