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堂金阙——肇庆七星石刻与岭南文化研究展

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

肇庆学院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肇庆美术馆/肇庆学院美术馆

肇庆星湖文物管理所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协办单位

岭南美术出版社

肇庆市书法家协会

展览时间

2024年6月25日—7月25日

开幕时间

2024年6月25日上午10:30

展览地点

肇庆美术馆

古人云,“方曰碑、圆曰碣,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亦曰石刻”(清冯云鹏《金石索•石索》)。毫无疑问,摩崖石刻是中国历史文化重要而独特的类型。不可移动的实地石刻经由拓片,再转换成书籍或图像传播到更广阔的地域,进而超脱了地域的限制,成为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播的载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摩崖石刻其跨越历史之长、地域之广,堪称是中华文化的档案库。

肇庆七星岩石刻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区北郊星湖风景名胜区内,因有七座石灰岩山峰形似北斗七星而得名。据方志载,早在初唐年间就有“唐魏元忠端州石室题记”的记载(《肇庆府志》道光刊本)。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自然剥泐,现今尚存579幅唐代以来各朝代石刻。这批珍贵的历史遗存,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能够映照岭南地域的书法史、文学史,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能够窥测不同年代有关政治、社会、经济乃至水文、区域文化交流等的重要信息。

本次展览的策划,不仅关注摩崖石刻本身所具有的书法韵味和金石学属性,而且引入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试图将七星岩石刻放置于更宽广的历史时空中加以考察,结合历代史料文献,提出新的策展思路。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展览,一方面在学术层面上,有效地推进岭南书法史研究,乃至区域文化史研究。透过石刻遗存,追寻觅书法文化、旅游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岭南风韵,探析早期岭南书法在地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关键问题,为当代岭南书法研究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在文旅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继续擦亮星湖风景名胜区的品牌,彰显景区的识别度,着力提升其在华南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肇庆美术馆/肇庆学院美术馆

2024年6月25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福北摄《七星岩鸟瞰》,20世纪50年代(黄坚卫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托马斯·阿罗姆《肇庆七星岩》,载《中国插图》,伦敦:费塞尔公司,1843年(China Illustrated,London & Paris:Fish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佶闲亭、揽胜牌坊、聚星桥,193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是诗歌繁盛的国度,而诗歌又往往与名胜古迹密切相关,许多传诵千古的诗篇不少为吟咏风景名胜之作,景以诗传成为中国文化史的一大特色。作为华南享有盛誉的胜景,七星岩历史上曾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名人探幽访古,产生了大量的诗赋文词,其中一部分以摩崖石刻的形式存留在七星岩石壁之上。就内容而言,七星岩摩崖石刻最主要的是包含了诗、赋、文、词等文学作品。本单元展出历代七星岩题刻诗、词、散文、游记,从文学角度反映历代游览者歌咏七星岩的山水风光。这些题壁诗文,不仅阐发了游览者的雅兴,也成为了传播七星岩文化的重要文学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李邕 《端州石室记》

【元】朱国宝 题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朱国宝 题诗
【明】郑芝龙 题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郑芝龙 题诗
【明】俞大猷 题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俞大猷 题诗
【明】刘日材 题《七星岩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刘日材 题《七星岩歌》
【清】黎简 题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黎简 题诗
【现代】郭沫若 题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郭沫若 题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诗文一样,名家题词是七星岩石刻的重要类型。本单元展出历代名家在七星岩的题词,如“景福”“崧台第一洞”“洞天深处”等等。这些名家题字,或为地名,或为景观意象的阐述,文字简约凝练,意境概括生动,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一方面,梳理历代题字,可以知晓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文人学者造访七星岩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题字者各具不同的文学素养,他们高度凝练的文字语言,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七星岩风景名胜的特征,部分题字可视为七星岩的历史定位,具有重要的文艺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李邕 题“景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莫耀衡 题“奇观”

【清】真际和尚 题“玉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真际和尚 题“玉屏”
【清】高睿 题“天然宫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高睿 题“天然宫殿”
【清】宋淏 题“凌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宋淏 题“凌霄”
【清】彭玉麟 题“群玉空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彭玉麟 题“群玉空玲”
【清】施在钰 题“以虚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施在钰 题“以虚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旅游文化中盛行“到此一游”式的游览题记,其端绪可以追溯到东汉时代。历代倡行不绝,至今犹然。古代文人出游题壁,蔚为风尚,堪为社交广告。古代以毛笔题名者,不易存留,以石刻形式题刻者,则更易流传久远。名人题记与景观互为增色,为景观文化的组成部分。七星岩石刻中,有相当部分是题名石刻,记录了游观者姓名、籍贯和到访时间。这些游览题名的石刻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它们展现了一个广阔的文化网络,不但有助于我们今天理解七星岩深厚的文化构成,且对于文人个体而言,是考定其生平履历的重要史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李绅 题名

【北宋】包拯 题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包拯 题名
【北宋】周惇颐(周敦颐) 题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周惇颐(周敦颐) 题名
【元】朱国宝 题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朱国宝 题名
【清】黄培芳 题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黄培芳 题名
【清】刘师陆 题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刘师陆 题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诗词、题字、题名外,七星岩石刻有相当部分具有史料文献价值,反映了肇庆乃至岭南的区域社会文化状貌,值得关注,如明戴凤岐题字“泽梁无禁,岩石勿伐”、清杨霈题字水痕记录、刻工姓名等等。“泽梁无禁,岩石勿伐”石刻意为禁止采伐山岩,反映了早在明代万历年间政府就有意识开展七星岩的保护工作。又如明代石刻《黎之记市马》,反映了明初肇庆番马贸易市场的状况。此部分石刻内容庞杂,不仅关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还与宗教信仰、民族交流、中外交流等相关,是研究肇庆多元历史的珍贵遗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戴凤岐 题“泽梁无禁,岩石勿伐”

【明】黎之 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黎之 题记
【清】杨霈 题“道光甲辰水痕至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杨霈 题“道光甲辰水痕至此”
【民国五年】日本郡岛今水、泷西王铁峰 题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五年】日本郡岛今水、泷西王铁峰 题字
藏文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文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丁文石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刻观音像

◆ 来源:肇庆美术馆丨黎雄才美术馆

◆ 编辑:孙捷

◆ 一审:龙爱文 陈楚

◆ 二审:苏耀枝

◆ 三审:童益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