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观测指南

周五·深空探索|周六·茶余星话|周日·视频天象

综合编译:贺柏翔

校对:牧夫天文校对组

后期:库特莉亚芙卡 李子琦

责任编辑:王启儒

原文链接:https://www.nasa.gov/centers-and-facilities/goddard/nasas-lro-spots-chinas-change-6-spacecraft-on-lunar-far-side/

6月7日,美国宇航局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拍摄到了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照片。

嫦娥六号于6月1日着陆月球背面。大约一周后,当LRO经过着陆点上方时,拍摄了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第一张影像——显示探测器安全降落在一个直径约50米的侵蚀陨石坑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阿波罗盆地着陆(中心亮点处)

Credit: NASA/Goddard/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LRO相机小组计算出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点位于阿波罗盆地的南部边缘,其坐标约为南纬42度,东经206度,海拔约为负3.27英里(负5256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六号探测器降落前后的影像对比

Credit: NASA/Goddard/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大约31亿年前,查菲S陨石坑以南的玄武岩熔岩喷涌而出,并向东流下,直到遇到一个可能因地质断层的形成的局部高地。

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点位于两个突出山脊的中间位置。构成该区域的玄武岩流也与一个稍老的熔岩流(大约33亿年)重叠,两条熔岩流可以根据氧化铁(FeO)和氧化钛(TiO2)的丰度不同进行区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六号着陆点的区域背景,左侧蓝绿色区域为高钛熔岩流(31亿年),右侧红色区域为低钛熔岩流(33亿年),共同汇聚于着陆点

Credit: NASA/Goddard/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LRO于2009年6月18日发射升空,它拥有7台强大的设备收集了月球表明的大量数据,为增进人类对月球的了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The End——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月球表面拍摄的日食

Credit: NASA/Goddard/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猎鹰9号如彗星般划过天际

Shot by 马啸然@牧夫天文

牧夫

荐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空的一天”系列以太空中的“一天”为时间线,给读者讲述了20 余个航天器在太空中的一天的故事。本套书为孩子呈现了浪漫、广袤又充满神秘的宇宙画卷,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在太空中工作和旅行的航天器角色,用故事串联起航天科普知识,让孩子在唯美清新的插画、幽默风趣的故事中学习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

两年手绘巨制

呈现最美宇宙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