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被包养,就不要谈人格独立”,这是老罗在直播中怒怼王自如的原话,究其原因是罗永浩觉得自家的锤子手机遭到王自如的不公正评测,所以想要辩论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究其根本,还是利益驱使,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的,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看看当年手机圈各种撕B就知道背后的争夺有多大了,各种battle各种PK,跑分软件分化出安兔兔和鲁大师,DXO开卷刷题一遍又一遍只为拿个高分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老罗我还想起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当年他打假方舟子,要知道方舟子可是生物学博士,有海外留学经历,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利用自己的学识打假,妥妥滴“高知”。由此可见,这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是被拿来当枪使,那“威力”不是一般大。所以老话一点不假——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最近车圈又一“高知”被拿下了,那就是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轩辕之学校长、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博士,根据百科所说,这位可是中文硕士+新闻博士,算得上汽车圈的资深新闻人。那这位大佬如何跟比亚迪结下梁子,又如何被人打假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还得从八年前的一篇报道开始:2016年4月,太原某出租车因病猝死,贾可造谣为被电死,后面还是太原官方公布了真相贾可才公开致歉,但此事已经过去近8个月了,网友对这事儿已经不关注了,大家得到的信息更多是停留在当初的电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这次报道是个误会,那接下来的巧合可就太巧合了,2023年的比亚迪是爆发的一年,一年卖出300万辆新能源车,其中更是除了腾势D9、仰望U8、方程豹豹5这种代表车型,但很遗憾,比亚迪旗下这么多爆款车型没有一辆获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看这个“轩辕奖”和“轩辕大学”是不是有种相似之处?并且我看官方介绍,这个奖项是由《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和奥地利EFS共同打造的,而《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的主体则是北京推动力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法人就是余勇(对了,这家公司还有10条法律诉讼),所以这是不是也太巧合了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说这“轩辕大学”,大家一看这名字就知道这不是啥正经大学,甚至连野鸡大学都算不上,因为它没有统招办学资质,这比野鸡大学还野鸡,于是在八部委出文件后不得已改名为“轩辕之学”,但这位贾博士依然以“校长”、“博士”的头衔纵横车坛,指点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说说这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看着头衔是不是以为是官方的协会组织,其实不然,我小手一搜,他是一家叫北京轩锐动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好巧不巧的是,这公司的法人也是余勇,当然我没开通会员,不清楚这两人是否有关系,还是单纯的名字相同,又是巧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很多时候这就是一种自己制定规则,自己参加比赛,自己当裁判的娱乐项目,无非是想借这个由头到处敛财罢了(参考一下DXO,影像评测都没搞明白,后面又开设音质、屏幕的评测,结果连某手机的屏幕膜都没撕,然后还评测了发出来,简直笑掉大牙)。试想一下,这个"轩辕大学"的“学生”都是些什么人?那肯定是跟汽车产业相关的吧,然后一般人怕也进不去吧,至少也得是个中高层。再说这学费,怕也是不便宜(网上有小道消息,学费一年10万,普通人怕也付不起这个钱,如果是公司高管,这个钱算公司支出还是个人支出?)所以真是不挖不知道,原来贾可背后这么多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离谱的是,这位号称致力于中国汽车发展的专家、主席,我愣是没查到他对这个行业有啥贡献,自诩为汽车供应链峰会主席的他为供应链做了啥成绩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我就是个吃瓜群众,遇到喜欢的我会夸,遇到不喜欢的我也会吐槽,这都很正常。但凡事有个度,打着为消费者、为行业好的幌子中饱私囊,搞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就属实有点恶心了,甚至拉踩诋毁这种就更下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比亚迪这么大的企业也不用在乎这些苍蝇,这不最近才拿了3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不比那个“轩辕奖”有含金量多了?不过我也理解,人怕出名猪怕壮嘛,苍蝇咬人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搞得你心痒痒,还肿个包就很恶心人,所以比亚迪这波打假贾可人物事件我觉得很有必要,至少可以避免类似“方舟子”这种情况出现,老百姓还是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