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山东省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处长袁永围绕“节约集约用地”主题介绍有关工作情况。他指出,山东积极盘活存量,严控增量,持续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近年来,山东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决策部署,把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作为推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制度创新,强化政策集成,针对重点领域攻坚克难,全省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袁永介绍山东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关情况。

围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土地市场监管、产业用地保障、开发区用地管理等重点工作,山东省多措并举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定出台《自然资源保护和要素保障创新“十大规范”》《关于节约集约用地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见》《关于强化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和源头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在强化存量盘活,推动增存挂钩方面,山东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利用,推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扎实推进“增存挂钩”,高位推进资源盘活利用。2023年,全省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9.26万亩,处置闲置土地6.06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量,成效位居全国前列。

山东坚持倒逼激励,强化示范引领,统筹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青岛市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把低效用地再开发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内容,作出一批工业用地盘活利用的典型案例,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示范。

此外,山东紧扣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目标,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确保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增长。以国家标准和现行省标为底数底线,积极推进建设用地控制标准修订;深入开展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我省21个县(市)成功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完成30个沿黄重点地区开发区扩区调区和7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用地审核,进一步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提高土地配置效率。

按照“促进土地要素流通,提高土地资源配置,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定位,山东建成运行城乡统一的省级土地市场网,为全省土地市场的交易主体、服务机构、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土地交易“一站式”便捷服务,构建“云上读地、网上交易、线上签约”土地推介新模式,有效实现信息更集聚、服务更全面、交易更安全。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强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益,努力推动全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再上新台阶。”袁永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