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最卷一年,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2024年,可能是“史上最卷一年”。

首先是高考,今年有1342万考生角逐高考,但本科录取名额只有450万。其次,今年还有1180万大学毕业生,而本科和硕博就业率分别为45%、44%。

而在考公方面,今年国考报名人数为291万,人数岗位比80:1,两年前考公人数仅为130万。

当然更重要的是,今年可能是过去十年最卷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不卷的一年,之所以这么说,原因还在于我国的高考人数还在历年增长之中,这也势必导致未来高校毕业生一年比一年高。

叠加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之下,每年涌入就业市场的人数增加,这也导致就业只会更卷。

就业一旦不稳定,整个社会就会不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6月11日宣布启动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希望在眼下的就业高峰,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个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放缓,青年失业率也居高不下。根据统计局今年4月发布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显示,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4.7%,比3月份的15.3%回落0.6个百分点,为过去5个月来第二低。

除此之外,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继续维持在较高的7.1%,为过去5个月来的第二高。

就业问题,尤为严重的是青年。

我国16-24岁青年失业率在去年上半年创下新高,6月份甚至一度飙升至21.3%,引发广泛热议,面对超过五分之一的年轻人高失业率引发舆论关注,随后统计局宣布暂停发布该数据,一直到今年1月推出了优化数据,即剔除寻找兼职工作的在校学生,仅以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寻找全职工作的3400万青年为统计对象。

北大经济学系教授张丹丹去年7月曾表示,如果包括依靠父母生活的这些青年人群,青年失业率会升至46.5%。

年轻人没工作,就意味着无所事事,尽管今天的智能手机娱乐化已经足以留住年轻人,但就业率的高低以及收入来源等问题,的确容易引发年轻人的稳定问题。

而今年,又有创记录的1179万高校毕业生暑期毕业,这又与现有的失业人口竞争越来越少的工作机会,势必将进一步拉高尤其是年轻人的失业率。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工作,人们产生更多消费,企业据此雇佣更多员工,随着宏观大环境的消费低迷,企业不仅没有扩张,反而缩减人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找工作只会更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寒窗苦读多年后找不到工作,不仅是个现实的家庭问题,更是潜在的社会稳定问题,高失业率的严重性和潜在风险,令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眼下宏观经济陷入结构性困境,对年轻人来说,也几乎没有什么选择权。

过去年轻人还可以拒绝996、看重双休等福利待遇,但今天,就业市场的失衡,已经让求职者没有什么话语权,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企业的话语权被无限放大,年轻人甚至没有“拣选”的可能。

今年看起来很难很卷,毕业人数和高考人数都创新高,但未来其实只会更卷,这是我们的人口结构决定的。

一方面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不足千万,但另一方面,00后人口出生的高峰还没有过去,这也导致未来十年每年毕业的高校生,都会刷新历史新高。

叠加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新增就业岗位减少,未来竞争只会更为内卷。

从人口角度分析失业问题,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更独特的视角。

从1979年-2016年的独生子女措施,减少了新生儿童的数据,导致了内需不足,家庭的刚需减少,劳动力过剩,造成就业压力大。

此外,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也仅仅只有44%,居民消费只占GDP38%,而国际上通常这两个指标占比都在60%以上,这也说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太低,消费严重不足。

消费不足,就很难通过消费去反哺就业,这是我们就业端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因为收入低,所以消费不足,导致就业岗位少。

而对大学生来说,能够选择的岗位其实也不多。

对本科学历的人来说,通常毕业后都会从事服务性行业,但我国服务业只提供47%的工作机会,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60%,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毛入学率达到60%的话,那么相关的服务业则能够提供70-80%的就业。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学历开始贬值,因为消费不足,导致我国市场萎缩,在毕业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就业出现了倒挂,学历出现了贬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要想创造就业,就需要把财富进行重新分配,让人们手中有钱去消费,把内需扩大,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生产,企业有了雇佣人力的需求,就业才会好转。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占比,收入增加后的直接效应就是消费增加,继而转化为扩大生产,创造就业。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才是创造就业的不二法门。

尤其是对促进青年就业率而言,这一点更重要。

因为年轻人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因此要想靠基建投资去拉动年轻人的就业率的话,这一点很难很难,只有让民营企业做好、做大、做强,让人们手中有钱消费,企业才会有意愿招人。

在任何一个经济体里,年轻人的高失业率往往意味着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和诱因之下,可能会发生大规模并产生涟漪效应的不稳定风险,这是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

尤其是考虑到未来十年的高校毕业生不断扩大,加上我国老龄化的不断深化,这两个人口结构性的断代,势必会对我国就业市场和宏观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而眼下,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并提早布局,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占比,重新分配财富,调节社会失衡,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