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西方国家频频对我国施加制裁,多次不顾事实向我国泼脏水,混淆视听,这也让不少人有疑惑,为什么西方国家都讨厌中国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就有人回答了,还是一位美国学者,他曾说过,中国迟早洗刷150年的耻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人是谁呢?他又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

百年屈辱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成为了西方列强口中待宰的“羔羊”,仿佛一夜之前,从前强大辉煌,繁荣富强的中国再也不存在了,被别人称为“东亚病夫”。

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我们丧失了大批领土和国家主权,百姓也因此遭受西方列强的屠杀,中国无数的文物和财富被西方列强抢走。

中国人民历经200多年的磨难才在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上建立了新的国家,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中国从未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便在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上探索,不过西方国家对此并不认可,不仅在军事上施加压力,还多次对我国进行核威胁,让我们就范。

正因为我国有百年屈辱史,才知道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努力奋斗才能赢得民族未来和人民幸福生活。在百废待兴之际,仍有“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气势。

曾经的屈辱成为了中国人民不断向前进的动力,这也使得我国的经济体量一跃成为全球第二,甚至在多个领域存在赶超的趋势,这也让西方国家充满了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西方国家的资本原本积累是靠掠夺,侵略完成的,现在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达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达成的成就,这怎能不让西方国家眼红。

不过,西方国家也有明事理的人,比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当然还有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也曾说过“中国迟早洗刷150年前的耻辱”。

其实,一开始并不好看中美的关系,直到他在调研时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甚至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著作《两个时代之间》中有这么一段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会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会冲淡意识形态的枷锁,形成属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要知道这本书所著的年代在1970左右,现在回来的话会发现布热津斯基的预言成真了,这也让他的话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

1976年,布热津斯基上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得到了访问中国的机会,在助手奥克森伯格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国,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黄华亲自前来接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时代之间》

可以看出中国对布热津斯基的访问十分重视,正因为布热津斯基不顾美国国务卿万斯反对,为中美关系带来的破冰,中美两国顺利建交,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紧张关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布热津斯基也没有放弃对中美关系未来的思考和观察。2011年,他撰写了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必须考虑中国的崛起,美国在进行全球性战略的同时,应该接受中国实力不断上升的事实。

国际地位的提升

1997年和1999年,中国相继恢复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让港澳同胞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近代以来被西方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也是中国实力地位上升的结果。

但港澳回归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香港回归之际,英国首相撒切尔访华时表示不能单方面废除有关香港的条约,但中方斩钉截铁地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港澳的回归恰恰证明了布热津斯基所说的中国迟早洗刷150年前的耻辱,中国也再次实现繁荣富强,但这也是美国所不希望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局势正在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摇摇欲拒,自身经济发展低迷,显然接受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中不断上升的事实,不断对我国实行制裁和科技封锁。

欧洲西方国家也认为一旦中国洗刷150年前的耻辱,会让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大部分人认为中国崛起之后,会因曾经的事情,找他们报仇。

一直以来,我国始终秉持着和平与发展的坚定信念,与世界各地的国家携手前行,共绘繁荣合作的蓝图,同时我国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欢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西方国家,或许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现实的利益纠葛,对我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充满了偏见和误解,也间接的讨厌我国。

二战之后,我国从未主动挑起任何战争,就算面对美国多次核威胁,生死存亡之际,也从未以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

最近,菲律宾等国在南海上不断挑衅我国,我们还主动给喊话希望他们与我国一同坐下来,进行深入的谈判与交流。在地区性的冲突与争端中,我国都愿意挺身而出,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似乎忘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但我们没有忘记,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是发展合作的积极推动者。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17-06-05,《半个世纪以来,布热津斯基一直在强调中美两国的合作》
澎湃新闻,2017-05-27,《布热津斯基辞世,曾大胆建议中美间达成一份“太平洋宪章”》
央视新闻,2017-05-27,《哀悼|美国重量级智囊逝世,他曾推动中美建交,还重走过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