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6月25日报道,北约各国已经正式达成协议,将选举前荷兰首相马克·吕特为新任北约秘书长。6月26日,32个北约国家的大使将正式投票选择延斯·斯托尔滕贝格的替代者,他的任期将于10月1日届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报写道:“周三,北约将正式决定任命荷兰首相马克·吕特为下一任领导人,因为乌克兰战争在家门口肆虐,美国对跨大西洋联盟的未来态度存在不确定性。

这句话意味深长,含蓄地指出这个成立了75年的联盟所面临的困境。

延斯·斯托尔滕贝格曾称荷兰首相是他职位的有力候选人,但强有力的竞争者并非他一人。罗马尼亚总统克劳斯·约汉尼斯也申请了该职位,虽然他最终撤回了申请转而支持吕特。爱沙尼亚总理卡雅·卡拉斯也曾是强有力的候选人。

北约秘书长一职的竞争,可以看作是欧洲东部和西部北约国家间的竞争。由于欧洲东部从未有人担任过这一职位,再加上卡雅·卡拉斯是女性,对俄态度强硬,曾经呼声很高,她是基本盘就是欧洲东部国家,也得到了西欧许多国家的默认。

但是特朗普可能再次入主白宫一事让卡雅·卡拉斯的努力受挫。特朗普多次威胁如果北约各国不将国防开支提升到GDP的2%以上,将放纵北约瘫痪,任其面临俄罗斯霸凌。一旦此事成真,相当于欧盟要独自面对俄罗斯的威胁。

谁出钱谁有话语权。西欧默认卡雅·卡拉斯担任北约秘书长,是因为美国作为最大的金主,无需西欧担起这个担子。但特朗普一旦事实上撤出美国的支持,就要西欧来做金主,东欧国家的支持就显得分量不足。

面对很能搞事情的特朗普,北约各国不得不留一手,因此最终卡雅·卡拉斯和罗马尼亚总统都退出了竞争,由西欧的荷兰首相接任此职。马克·吕特对俄态度强硬,率先援助乌克兰F-16。荷兰大选崛起的极右翼也不含糊,支持吕特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