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023年4月11日,一则"北大吴谢宇弑母案"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吴谢宇,曾经是无数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的代表。他聪明、懂事、成绩优异,2013年高考以北京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曾获得北京大学国家奖学金。他的人生,原本应该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然而,2015年4月,吴谢宇却亲手结束了母亲的生命。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在弑母后竟然能若无其事地生活了8个月之久,期间甚至还多次嫖娼。吴谢宇的堕落,令人匪夷所思,也让这个曾经被无数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一个令人唾弃的弑母凶手。

一时间,有关吴谢宇的种种细节,在网上被疯狂扒出。有人披露,吴谢宇弑母的凶器,是一根哑铃。更有知情人爆料,吴谢宇平时就有暴力倾向,大学时期就多次殴打母亲。种种细节,勾勒出了一个暴戾冷血的形象,与他曾经的"完美学生"形象判若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一切,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是什么,让一个曾经光鲜亮丽的高材生,堕落到如此境地?

有人将矛头指向了吴谢宇的家庭。据了解,吴谢宇出生在福州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父亲早年患病去世,母亲谢天琴是一名小学教师。家境虽然并不富裕,但谢天琴对儿子的教育却近乎苛刻。

在谢天琴眼里,儿子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全家唯一的希望。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她甚至从吴谢宇上小学开始,就给他报了各种补习班,逼迫他拿全年级第一。哪怕家里经济拮据,谢天琴也会想方设法为儿子更好的教育资源买单。

功夫不负有心人,吴谢宇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与此同时,他也失去了快乐童年。他的同学回忆,吴谢宇从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放学后也不和同学玩耍,而是立刻回家写作业、上补习班。在母亲的高压管控下,他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学习机器。

进入北大后,吴谢宇的压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变本加厉。据其同学透露,谢天琴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儿子的生活学习情况,甚至连三餐吃了什么,都要过问。吴谢宇每天都要向母亲汇报行踪,连一笔一笔的开销都要说明。

在外人看来,吴谢宇无疑是"别人家孩子"的典范。他不仅学习优异,而且彬彬有礼,是所有父母梦寐以求的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完美的皮囊下,藏着一个敏感脆弱、极度渴望自由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大求学期间,吴谢宇曾多次在日记中吐露内心的煎熬。他写道,自己感到非常压抑和痛苦,每一天都在挣扎中度过。他甚至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觉得考上北大后,自己已经失去了存在价值,因为他再也拿不到让母亲骄傲的全校第一了。

当同学在课余时间谈天说地、尽情玩乐时,吴谢宇却把自己关在寝室里,疯狂阅读哲学书籍,试图寻找生命的意义。他渴望逃离母亲的掌控,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又深知这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在现实和理想的巨大落差中,吴谢宇的内心世界彻底崩塌。

更让吴谢宇绝望的是,当他鼓起勇气向母亲表达想要更多自由时,换来的却是母亲歇斯底里的反对和威胁。谢天琴明确表示,如果儿子执意"叛逆",她宁愿自杀,也不愿看到儿子"误入歧途"。

在母亲的逼迫下,吴谢宇最后的一点反抗也被扼杀。他开始厌倦这种毫无隐私、毫无尊严的生活。他甚至开始幻想,如果没有母亲,是不是就可以获得解脱?

也许是出于对母爱的最后一丝眷恋,吴谢宇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测试母亲的反应。他跟母亲说,自己想自杀。出乎意料的是,母亲的回应异常冷酷:"你若死了,我也活不下去了。我会先自杀。"

这句话,彻底击溃了吴谢宇最后的一点希望。在他看来,母亲根本不爱自己,她只是把自己当成了实现抱负的工具。一个可怕的念头,开始在吴谢宇心中扎根:既然母亲要以死相逼,不如由他亲自动手,结束这一切。

2015年4月,吴谢宇终于忍无可忍。他趁母亲不备,用一根哑铃狠狠砸向母亲的头部。鲜血溅了一地,谢天琴倒在血泊中,再也没有醒来。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弑母后的吴谢宇非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表现得异常冷静,他又做出了更加疯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