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虽然打断了大唐的双腿,但瘦死的骆驼尚能苟延残喘,真正给它补上致命一刀的“河东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顺元年(890年),朝廷因为一份联名奏疏吵得不可开交。这份奏疏来自于阴山府都督赫连铎和卢龙节度使李匡威,他们哭诉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无故兴兵入侵云中,请求朝廷主持正义,出兵讨伐李克用。

提到李克用朝廷就头疼,这个沙陀年轻人“不讲武德”,他16岁起兵占领大同,八年间横扫官军,侵占了整个代北地区,搞得朝廷焦头烂额,无以应对。

为了打败黄巢,朝廷只好委曲求全,给了李克用一个合法身份,令他率军平叛。战场上的李克用化身一头猛虎,他的“鸦儿军”横扫黄巢,多次创下以一敌十,一个回合就击溃对手的骇人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巢起义被平定后,李克用功列第一,受封河东节度使,洗白了。岂料,不久他就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挑唆利用,发兵攻打长安,逼得唐僖宗第二次当“流浪皇帝”。

彼时的大唐,已经失去了对藩镇的绝对控制力,只能靠仅有的一点余威跟他们小心周旋。像李克用这样的猛兽,朝廷一时真拿他没啥好办法。

不过,这一次赫连铎、李匡威的行为显然有恶人先告状的嫌疑。

这件事的起因是李匡威觊觎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的易州、定州,他给成德节度使王镕写了一封信:咱俩合伙,南北夹击瓜分了王处存,好不好?

王镕比较冷静:不是我不想,问题是王处存有个铁哥们李克用,那家伙跨过太行山就到河北,咱打不过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匡威说,这事儿不难,我可以让赫连铎帮忙,他跟李克用是世仇,只要打李克用,贴钱他都愿意干。咱可以让赫连铎先打李克用,拖住他对王处存的增援。

赫连铎是吐谷浑人,早年其父率领本部落投唐,被册封为吐谷浑都督,封地跟李克用的沙陀部毗邻,两家为了牧场常年互殴。

王镕一听很高兴,如果赫连铎参与那感情好呀,成交。正如李匡威所料,赫连铎一听要打李克用立刻蹦高,率先出兵了。

然而,局势却没按三人的计划发展,李克用猛得一塌糊涂,这家伙双线作战,左手增援王处存,右手暴打赫连铎,差点把赫连铎的大肠打出来。

赫连铎、李匡威打不过李克用,就只好向朝廷哭鼻子,企图将朝廷拉进来蹚浑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朝廷,说话连屁都不如,曾经很牛叉的神策军又在剿灭的黄巢的战争中损失过半,虽然后来有所补充,数量不少,但战斗力跟李克用的“鸦儿军”差得太远。

所以,唐昭宗还算冷静,保持了一贯的态度:咱插脚藩镇之间的矛盾不好吧?

岂料,宰相张濬却发表了一番高论:当年李克用攻打长安,导致先帝流亡兴元(汉中)两年,差点毁了我大唐的江山社稷,这种逆天大罪如果都不惩罚,朝廷还有什么脸面号令天下?帝国的尊严何在?皇帝的威信何在?此番正好可以借赫连铎、李匡威的告状,发起对李克用的讨伐。

另一位宰相杜让能起身反对张濬说:李克用确实有罪,不过,当年剿灭黄巢他为国立下殊勋,这样的功臣贸然讨伐很不妥。再说了,藩镇应该为朝廷所用,而不是朝廷被藩镇牵着鼻子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神策军中尉杨复恭也表示张濬:李克用的战斗力可不是开玩笑的,咱神策军是拱卫京师的最后一点家底,万一失败了,那可就是惊天大祸,必须谨慎。

张濬一听杨复恭发言就浑身冒烟,他心里暗骂一声“阉货”,嘴上讽刺道:你们杨家跟李克用是世交,你这么说难道不是怀有私心吗?

张濬的话呛得杨复恭无话可说,人家说的是事实,但如果不是两家的世交,杨复恭兄弟又怎么能劝得动李克用两次放下成见率兵勤王?张濬显然有乱扣帽子的嫌疑。

张濬为何要这么针对杨复恭呢?旧恩怨呗。

说起来,杨复恭还是张濬的恩人,当初张濬落魄的时候,正是杨复恭的提携让他走上人生的快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杨复恭失势,张濬竟然改投到杨复恭的死敌田令孜的门下,并因此一飞冲天,得到了宰相的大位。

就在张濬以为从此人生圆满的时候,田令孜又倒台了,而杨复恭却顶替田令孜成为大唐最有权势的宦官。这下倒霉了,杨复恭大手一挥,张濬又被撸掉宰相。

按这个架势,下一步杨复恭必然会痛打落水狗。岂料,新登基的唐昭宗虽然是杨复恭扶立,但却不喜欢杨复恭,他眼疾手快,宣布张濬复相,君臣二人悄悄形成联盟,准备对杨复恭开枪。

朝廷就是这么乱,各种利益纠葛混杂在一起,水之深,即便是唐昭宗也很难全都看得透。比如,他以为张濬坚持讨伐李克用,仅仅是因为操之过急,太想干倒杨复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出兵这件事上,唐昭宗原本跟杨复恭、杜让能想法一致,却不料被张濬的一句悄悄话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