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天齐庙是如何从张掖路消失的?

兰州天齐庙,曾经是张掖路上,一处抢眼的建筑。以一株高大的唐槐而闻名。后来,因城市建设需要,天齐庙被异地搬迁到徐家山。
多年前,我曾到访过徐家山天齐庙。那处位置还是不错的,在山顶的高处,不足之处就是山上,人有些少。徐家山,毕竟远远无法同五泉山、白塔山等相比。
我查阅到了这样一段资料,照录如下:
天齐庙位于城关区张掖路64号、70号。由市口腔疾病防治所保护并使古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齐庙也称东岳庙,明洪武初年创建,嘉靖十二年(1533年)肃藩淳化王重建,并撰《重修东岳天齐庙记》碑碣,今已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齐庙为祭祀泰山神东岳天齐大帝而建故名。今占地约1420平方米,前、后两进院落,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过厅、大殿、后殿,东、西两侧为厢房。院内有国槐一棵,传为唐朝栽植,至今树龄已越千年,槐树高约15米,胸径达1.5米,该树枝干苍老盘曲,形似卧龙,然树冠茂盛如盖,支干越过前殿屋脊。民国22年(1933年),立《唐槐碑》于树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齐庙大殿结构较为奇特,由七架梁歇山式大木结构构成大殿正厅,正厅前接四檩卷棚顶前廊,后续三檩悬山顶倒座。四柱三间,面阔9米,明间面阔3.8米,总进深三间12.85米。屋面为七样琉璃瓦剪边青瓦九脊歇山顶,大面琉璃瓦绿包,剪边琉璃瓦黄色,瓦面模压梅花、大环等花纹。屋脊为雕莲花纹透风花脊,脊中饰狮座宝瓶状宝顶,正脊两端饰夔纹正吻,吻顶箭把处插一新月形画戟。
后殿为五檩出梢悬山顶接四檩卷棚顶结构,高9.8米,宽10米,进深8.9米。梁、枋粗大,结构紧凑。屋面也为绿色七样琉璃瓦铺设,墙体为土坯墙。前厅槛墙青砖砌砖雕枋木结构墙帽。檐面正间装四扇桶扇门,次间砌青砖海棠心槛墙,其上安装直棂棋盘心支摘窗。枋间插封檐隔板。彩绘全无。
那么,这座明代寺庙,究竟是如何从张掖路上消失的呢?知道的师友们留言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