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秘书长的问题还没有最终定性,就开始有人疯狂为其洗地了。

一个民间机构是如何申请使馆牌照的?余秘书长身为国家公职人员为何能公车私用?余秘书长丈夫原为驾驶人,为何被她支开,自己坐上驾驶座?

这些问题还都没有搞明白,《法制社会报》却不遗余力地为余秘书长洗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1日,《法制社会报》特意为余秘书长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停止网暴!余琦已经够惨,对待为国操劳一生58岁老人,请嘴下留情》。

光看标题,余秘书长为国奉献一生却惨遭网暴的悲惨形象跃然纸上,余秘书长一下成了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这要是没有几十年颠倒黑白、左右舆论的经验和功力,都想不出来。至于内容,实在太让人尴尬,通篇不但没有证据也毫无逻辑可言。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搜索吧,在此不再过多解读。

怎奈余秘书长此前强权压制法律的霸道嘴脸,以及上层阶级对底层百姓固有的鄙视丑态,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老百姓只是穷,但不意味着智商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难以想象,一个关于法制社会的公众媒体会为一个违法违规的人洗地,不免让人产生好奇!

通过检索,该报并不在国家批准的新闻媒体中,只不过是个网易号,连个公众号和官微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证信息可见,其账号主体为云南法制与社会杂志社,主管单位为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个疑似官媒名称的媒体,不知是真官媒还是挂靠的官媒资质,实在太具有诱导性和误导性。

但从账号IP来看,却显示在四川。而最先报道余秘书长嚣张跋扈的媒体是《四川观察》,当时短时间内就收获数十万的点赞和评论量,但不久后就消失不见,不禁让人怀疑,余秘书长从中施压。

为何都发生在四川?一个是官方媒体,一个疑似官方媒体,不禁让人再次产生疑惑。

通过查询余秘书长的履历也未发现其在四川的经历,不知其家人在四川还有什么盘根错节的关系?

但从《四川观察》和《法制社会报》的反应来看,一方面这两家媒体与余秘书长的关系存有嫌疑;另一方面怕是公众对这些媒体的立场和态度已产生怀疑和失望。

有钱和有权都能使小鬼推磨,但作为媒体只有站在真理的一边,老百姓才会站在媒体的一边,这也是媒体的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