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讯员 郭素彦 商贺 刘逸飞

田间地头上“智慧农机”穿梭不息,蔬菜大棚里蔬果鲜翠欲滴,养殖大棚内牛羊成群,项目工地上热火朝天,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眼下,行走在阳谷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涌动着千年古城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去年以来,阳谷县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刻把握“走在前、开新局”目标任务,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成功获评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等20余项省级以上整县制荣誉称号,一个日新月异、环境优美、宜居宜业、转型跨越的新阳谷正在盎然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奋起担当

勤耕经济发展“责任田”

盛夏时节,走进汉河(阳谷)电缆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忙着为国家电网加工配套产品。这两年,该公司先后投入3800万元,引入远程监造系统、SAP信息系统,利用5G技术,进行了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数字化改造,新设备通过互联网5G技术实现用户、生产厂家、第三方服务机构“设备互联、数据互通、系统共享”,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对生产和检测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了生产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有效的数据集成处理,建立数字化集成模式,实现了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该公司副总经理马革胜说。

而这,正是阳谷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有利契机,借力新技术、新装备,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缩影。在此背景下,阳谷县的铜及铜精深加工、绿色食品、轻工纺织等主导产业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增长,产值分别增长11.6%、10.6%、17.1%。铁路输电设备产业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登记市场主体7492户,新增“四上”企业131家。新凤祥集团债务风险成功化解。祥光铜业等19家公司重整计划(草案)获法院裁定通过,真正实现转危为机、浴火重生,创造了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债务风险化解典型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燃“引擎”

发展动能实现新跃升

在阳谷金威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年产160万米振动棒软管、18万套混凝土振动棒项目加工车间,企业投资1.4亿元建设的振动棒及配件加工制造生产线、软管生产线正有序运转。该项目可生产40多种规格的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我们生产的振动棒及配件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左右,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能占到全国的60%”,该公司副总经理魏响所说。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阳谷县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大力推进“智改数转”,以新质生产力要素赋能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和升级发展,构建富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骨干企业支撑、加快新增长点培育,以新的“增量”对冲“减量”,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夯实经济稳运行支撑,确保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阳谷经济开发区成功获评首批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祥光生态工业园入选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园区。新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家,新增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12家。德海友利新能源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汉河(阳谷)电缆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024年第一季度新引进项目19个,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5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比例35.56%,招大引强项目4个,招商引资综合成绩全市排名第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行先试

勇蹚改革发展“深水区”

走进位于阳谷县的山东阳昇(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数字化的气息扑面而来:LED大屏闪烁着各类实时数据,调度员们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铃声响起,随即指令发出……智慧大屏上,全县农村用水量和趋势变化等情况一目了然。在大屏的正中央,以管网地理信息为基础,将供水的主要运维数据做了整合,在这里可以看到管网的分布情况,以及每个乡镇的主要供水数据和各监测点的运行情况。

阳谷县完成实施了总投资3.5亿元的农村智慧供水项目,搭建智慧化管理平台、铺设各级管网2.58万公里、安装智能水表20万个,覆盖全县所有村庄,规模化供水率达到100%。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格、同服务、同监管“六同”目标,真正让农村群众享受到了城乡一体的供水服务,喝上放心的“智慧水”。

“一碗好水”的背后,正是阳谷县聚力深化改革开放,在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动力上攻坚突破的生动写照。去年以来,阳谷县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筛选实施重点改革事项110项以上,42项行政许可事项委托下放乡镇(街道)办理,在全市首建企业全生命周期“金牌管家”团队,首创“政邮银合作”服务模式。“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部长批示肯定,并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全面完成农村供水智慧化改造提升,获评2023年度全国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其中典型案例被省委改革办上报至中央改革办,形成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阳谷经验”。

改天换地

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

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全部是水泥路,主街两侧安装了路边石,街道两侧冬青、黄金槐及五颜六色的花朵格外鲜艳......走进阳谷县郭屯镇北葛村,近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民们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感谢党的好政策!”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如今公路修到家门口,出门是鲜花,吃喝不愁,今天的幸福生活做梦都不敢想,俺至少还要活10年!”,北葛村92岁高龄的老人夏秀英高兴地说。

几年前,北葛村村内道路还是坑洼不平。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去年以来,该村先后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共计70余万,对全村1万余平方米的两横一纵街道和24条小胡同全部进行硬化,同时全村安装路灯50多盏、路边石1500多米。

聚焦和美乡村,阳谷在乡村建设行动上实现新突破。“春和八里”“和美寿张”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高效推进,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村达到92个。按照精品村、样板村、标准村、提升村4个村庄分类标准,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充分发挥“信誉+积分制”长效管护机制,重点打造“一轴、一镇”。加大和美乡村建设,在确保完成2023年5个省级和美乡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今年新增4个省级和美乡村、11个市级和美乡村,以点带面逐年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高效农业加快发展。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在全市率先创建“吨粮县”,分别获评全国小麦、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同时,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进程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镇2个,均居全市首位。新培育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级生态农场1家;凤祥股份、维尔康食品入选2023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成功入选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为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人为本

共享民生发展“大蛋糕”

01:14:39……这是在景阳冈酒·2024阳谷县职工半程马拉松赛上,男子组冠军李恒庆的最终成绩。2024年5月19日,阳谷县职工半程马拉松赛在谷山公园南门鸣笛开跑。此次半程马拉松赛分为半程马拉松和欢乐健康跑两个组别,共有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职工和群众3000人参加比赛。

马拉松体现的不仅是竞赛成绩,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对外名片。进入2024年,阳谷县的雄商高铁、东阳高速建设进展顺利,“一纵一横”综合运输通道加快构建。城市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城市功能、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已建成基础型、成长型智慧社区12个,城市书房12处,县图书馆高标准完成改造提升并全面开放,成功构建“15分钟阅读圈”;在全市率先将城区中小学操场对社会开放,成功举办职工半程马拉松赛等一系列体育活动,营造了“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现在,从家出发5分钟就能到图书馆,真是太方便了。”走进阳谷县图书馆,72岁的读者杨国伟笑着说。阳谷以县图书馆为依托,将紫汇湖片区打造成了温馨、舒适又充满浓厚书香气息的城市文化会客厅,目前已正式对外开放。以县图书馆为核心,阳谷县以城市书房的方式向周边辐射,在城区建成了12处城市书房。城市书房均配置自助借还系统、自助借还机等智能设备,建构了“总馆+分馆+城市书房”的智慧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了“书香阳谷”建设。

阳谷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成功获评第一批省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县。城镇新增就业5868人,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5800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5亿元。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7处幸福食堂运营良好。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保障、孤困儿童救助等各类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有力有效。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今天的阳谷,经济发展、生态美丽、民生殷实。阳谷人民将继往开来、继续前进,阔步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阳谷,持续开创阳谷经济社会发展“风景这边独好”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