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最热的新闻可能就是外媒报道的菲律宾武装部队被使用砍刀、刀具和长矛等冷兵器的对手给缴械,7名菲律宾士兵受伤,1人手指被“切断”,还有“8支大威力枪支被扣押”。报道一出,很多网友都惊呼21世纪虚假的海战是两边舰炮导弹齐鸣,真实的海战是开船撞击,手持冷兵器跳帮夺船。时代又变回去了,冷兵器技术真的有用。其实就网上流传出来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颇有古代水军跳帮战的风范。其实古代水军作战,除了战船上有投石机等大型武器外。水军士兵冷兵器作战大抵也和现在海警的方式比较类似。本文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战国时代,传说鲁班就发明了“勾拒"献给楚国专门用于水军作战,这种武器有点像后世的钩镰枪,在敌军势大时,可以刺击以及顶住对方舟船防止敌军靠近,称之为拒。而己方势大时又可以勾住对方舟船拖近跳帮作战,防止对方逃跑,称之为勾。

这种武器在战国时代的水军中十分流行,普遍都装备这种武器。而因为勾拒可以勾住对方舟船拖拽过来,一人之力是无法拖拽得动敌人舟船的,往往需要多人合力一起用力拖拽。这就需要士兵们训练合力拖拽的配合,于是形成拔河这项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抗倭战中,抗倭名将俞大猷和戚继光,每艘福船上会配备一千五百枝标枪,戚继光甚至要求所有船员都要练习投掷标枪。因为中国的福船更为高大,面对倭寇更为矮小的舟船,一般会抢占上风头位置逼近倭寇舟船,用撩钩来勾住对方小船,然后居高临下近距离投掷重型标枪,根据记载“中舟必洞,中人必碎”甚至可以直接穿透倭寇舟船的船板杀伤躲在船舱的敌人。

明代还有一种轻型标枪,枪头重4两,杆长七尺,要求前粗后细,头重尾轻,这样投掷起来杀伤力才够大。这种标枪反而不适合居高临下投掷,一般用于两船高度差不多的时候投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