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海天雄鹰》中,模拟歼15战机航母着舰这个试验阶段,光争论着舰方式就用了将近8集时间。不光是这样,试飞基地和中船中航的工作竟然出现了脱节,大家几乎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展航空母舰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一开始就有系统周密的计划。也就是说,工程应该按照事先的计划,在总指挥的协调下,并行进行的,中间出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尽量做到在试验开始前把一切能想到的都提前准备好。

可是,到了《海天雄鹰》剧中,这个工程变得不系统了,很多本来一开始就应该想到并提前解决好的问题,到了试验阶段才想到,这也太不现实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飞大队集中了海军空军最顶尖的飞行员,中船中航还有两个老总坐镇,这些人都是智力高度发达的人,怎么会在战略前置和问题想定上出这么多纰漏呢。

还有,歼15是喷气式重型舰载战斗机,秦大地研究舰载机着舰看的视频,竟然是二战期间螺旋桨战机的资料。

抛开系统的情报搜集不说,喷气式舰载机航母着舰的视频资料,一抓一大把,通过对视频进行分析,不难确定飞机着舰时的速度和攻击角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模拟舰载机着舰缺乏系统性,剧中最明显的一段就是讨论鹞式飞行的联席会。在会议上,谢振宇突然向两位老总抛出一个问题,想知道若是以鹞式飞行的方式高速着舰,他们的机、索、航母甲板是否能够承受得住。余涛也以同样问题支持谢振宇,就算鹞式飞行非常困难,也值得一试。

两位老总当场表示没有足够把握,尽量短时间内拿出科研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观众都知道,16号航母平台的前身是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而俄罗斯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就是瓦良格号的姊妹舰。苏33舰载机能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起飞着舰,16号航母平台甲板应该能承受住高速着舰的冲击。

还有,歼15战机和苏33战机同源同宗,苏33战机能做到的,歼15应该同样能做到。

这些对比参数,一般来说,按照系统工程的思想,在开始模拟航母着舰前,都应该提前完成的。亦正邦作为海军中将级别的总指挥,身边还有两个老总,这些事情都没有准备好,实属说不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谢振宇提的机、索和航母甲板问题,舰载机高速着舰时对飞行员的冲击,也应该提前通过假人模拟获得相关的数据。不然的话,让飞行员没有任何准备就进行试验,不是让飞行员冒险吗。

这项试验本该提前完成,可在剧中,不但没有做,做的时候,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不说,就连试验用的假人都被封锁了。

按照秦大地的说法,国内自己研制制造假人,需要三年时间。并行工程糊里糊涂变成了串行工程,这简直是在开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个道理,都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了。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缺乏战略预置和问题想定,真不知道,《海天雄鹰》的剧组团队是怎么想的。

《海天雄鹰》的剧情已经过了大半,军旅剧的一些老毛病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就是为了剧情紧张,没有问题也要强行制造问题,没有事情也要搞出事情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舰载机模拟着舰缺乏系统性外,夏初和柳妮娜的心理支援小组,戏份也太多了吧。心理支援对战机飞行员的确重要,但也不至于像剧中这么重要吧。什么心理测试,什么催眠等等,都上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初柳妮娜的戏份,和试飞员几乎差不多,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为了突出而突出,强行加戏。

还有就是这个柳妮娜,一个助理医师,架子比衣正邦还大,整天叽叽喳喳,心思就没有放在工作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海天雄鹰》剧情中存在很多不足,但两个角色却值得感动敬佩。童蕾饰演的乌晓,一个人常年带着生病瘫痪的儿子不说,还要照顾两边的老人。

乌晓除了在故事开始时抱怨过外,以后一直默默承担着家里的事情,全力支持秦大地的工作,乌晓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好军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乌晓,张瑶饰演的陈亚红,是飞行员余涛的妻子。陈亚红更是通情达理,她和余涛一起参加了试飞试验,为了不让余涛分心,每次余涛出场,她都默默地躲在后面,不让余涛看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陈亚红的其他做法,更是让人感动。陈亚红把婚礼推迟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在婆婆的见证下,用一顿简单的晚饭替代了婚礼。余兆年想抱孙子,陈亚红就马上和余涛生孩子。陈亚红的这些做法,想想就让人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因为有无数乌晓和陈亚红这样的好军嫂,人民海空军才能为祖国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