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弦交错,鼓点起落,全场观众屏息凝神,随着一曲《波莱罗》舞至狂欢落下最后一个音符,现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无眠!朋友圈的刷屏如同《波莱罗》层层递进的涟漪效应,后劲十足。直到凌晨三点,还有乐迷在回味这场演出——《荒山之夜》的爆发力、两首拉威尔作品的情感传递之细腻和精准。

昨晚,上海大剧院迎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项目——“柏林爱乐在上海”首场交响音乐会。首席指挥兼艺术总监基里尔·别特连科执棒柏林爱乐乐团近120位顶尖乐手,带来他的申城首秀。钢琴家王羽佳着一袭湖绿缎面长裙登场,灵巧的手指在黑白键上舞出“激进的古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意的安排

申城的夜华灯初上,雨幕中各色雨伞架起“彩虹”,爱乐人带着“雀跃澎湃的心”从城市各个角落涌来,他们拾级而上。“柏林爱乐”便是这“彩虹”的尽头。即便暴雨如注,七点半开场的演出,观众还是提前一小时“候场”,大厅里人头攒动、现场座无虚席。

这是一次极具巧思、充满诚意的安排——柏林爱乐乐团选择将收获盛赞的乐团2023-2024收官演出“柏林森林音乐会”曲目“平移”至上海,使申城乐迷同步同频地享受音乐盛宴。

演出由来自俄罗斯作曲家的两部作品和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三部作品组成,不同时代音乐大师的经典之作在此荟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乐团的演奏真充满了生命力,感染力啊!

前晚才在大剧院酣畅淋漓地听完一场柏林爱乐弦乐四重奏的乐评人李严欢,昨晚再度感受到顶尖乐团带来的震撼和满满幸福感。

他最属意的是别特连科对拉威尔三首作品的处理——别特连科能够将柏林爱乐个性中深深隐藏的不同方面展现出来,时而宽厚,时而辉煌,《达芙妮与克罗伊》中的“黎明”流动似水,而《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又实在是浪漫柔情,感人肺腑。乐团音色变化之细腻,各声部声音之平衡,实在无可挑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感不虚此行的还有钢琴家宋思衡,他欣赏乐团“像作曲家构思音乐那样演奏音乐”:

思路清晰,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技巧又惊人的好,即便是定音鼓、搽都非常有控制力,同时弦乐又富有内在的定力和张力,这层次无敌了。

此次柏林爱乐一连上演四场交响音乐会,场次之多、曲目之丰富是历次上海之行从未有过的,包含了德、法、俄不同时代的多位音乐大师的经典之作,这无疑是对柏林爱乐传统和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示。让人们得以尽情享受“柏林之声”独特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场外 ©王凯

尽管在演出前,别特连科几乎没有在公众面前露脸,但昨晚他用指挥棒展露了他丰沛的情感和过硬的实力。

自始至终,他调动起乐团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音乐中的每种表情、每种个性表达都清晰可见。

乐团弦乐的低声部一如既往的厚实,管乐声部在立体挺拔的同时又不失圆润,有爆发力又绝不过火。真正绚烂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场外 ©王凯

客从八方来

据数据统计显示,超过40%的购票观众来自境外及全国各地,他们为“柏林爱乐”而来,也为上海这座爱乐之城而来。

18岁的张新朗从广州打“飞的”来到现场,刚刚结束高考的他,笑称这场音乐会是过去一个月的“生存指望”:“我爱柏林,也爱王羽佳,这次的梦幻组合,完成了偶像同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多乐迷在外场打卡留念 ©王凯

昨晚,王羽佳的表现也让乐迷大呼过瘾。她携手乐团演绎的普罗科菲耶夫的《降D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写作于普科菲耶夫学生时代,帮助年轻的作曲家荣获了“安东·鲁宾斯坦奖”。该曲在奏鸣曲式轮廓中,将古典协奏曲的三乐章布局融为一体,并保留了独奏华彩段。

一曲终了,在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王羽佳两度返场,演奏了柴可夫斯基(怀尔德改编)的《四小天鹅舞》、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七钢琴奏鸣曲 第三乐章》和格鲁克(斯甘巴蒂改编)的《旋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多乐迷在外场打卡留念 ©王凯

演出后,音乐家在上海大剧院的大堂举办了签名活动。此次“柏林爱乐在上海”系列演出将持续至7月1日。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朱渊

图片:王凯 摄,其余为官方图

编辑:吴旭颖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