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向来是讲究通用性,因此当人们都讲普通话时就不会觉得沟通不便。

但是在古代,那时候全国可没有什么统一的发音体系,可以说是方言林立,各说各话。

普通老百姓不讲究也就罢了,但如果在庙堂上没有一个统一的语言,势必会影响到国家大事的处理。

那么皇帝要如何在没有普通话的情况下同各地的大臣进行沟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话二三事

放眼现在,虽然普通话已经普及甚广,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依旧是语言不通。

再比如说南方地区的粤语或闽南语,实际上对于北方的人来说还是会存在些理解障碍。

如此看来,方言林立的古时候就更容易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那时候可没有朝廷愿意去强行让所有人都去学一门语言,费时费力不说,实际上也没什么用。

统治者又不需要听老百姓说话,只要他手底下的官员们能够与他有效沟通就可以了。

于是乎为了保证朝堂之上的语言秩序,官话也就应运而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话官话,也就是官方流行的话,一般来说,就是皇帝住哪儿哪儿就是官话。

就比如春秋战国的官话是“雅言”,也就是周朝的首都洛阳那里讲的古洛阳话;北宋的国都在开封,于是官话就是河南话。

也就是说那些在大家印象里颇具威严的北宋皇帝,实际上是一本正经地操着一口流利的河南话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有些滤镜要被打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在古装影视剧里,那些角色说的可都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哪怕说上几句文言,也还是普通话的味道。

不少人也就因此产生了滤镜,但要是想到大公无私的开封府尹包拯讲着河南话审案,是不是瞬间就有些忍俊不禁了。

其效果可能就跟岳云鹏和孙越的河南方言版《泰坦尼克号》一样。

但对于文武百官来说,讲官话向来是他们的必修课,起码在朝堂之上与皇上沟通之时,要以皇上听得懂的话来讲。

否则叽里呱啦地说一堆皇上听不懂的话,皇上估计都要尴尬地在金銮殿上抠出个三室一厅,但还要表面上装作云淡风轻,频频点头,略带沉思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个玩笑便是说张九龄是唯一一个敢当着唐玄宗面骂他是聋子的人。

因为张九龄是广东人讲粤语,而粤语里说“你聋子吗”就近似于普通话里的“李隆基吗”,李隆基听了估计也只能说是我没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毕竟是玩笑,但在历史上,还真有人因为不会说官话而被皇上所嫌弃,而且这个人还非常有名,他就是梁启超。

当初光绪帝第一次召见梁启超时,旁人都觉得以梁启超的才学必然会受到皇帝的赏识。

梁启超自己也是十分自信,凭他那满腹墨水定能使得光绪皇帝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料等梁启超行完礼一开口,光绪帝却傻了。

因为面前这个有名的才子嘴里叽叽咕咕地说的是广东话,他听不懂。

而梁启超没有察觉这些,依旧兴高采烈地侃侃而谈,殊不知他的满腹经纶因为他的广东话而成为了对牛弹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末了,光绪帝也只是意思意思地给了梁启超一个小官,就让他退下了。

毕竟梁启超说了半天光绪帝也就听懂几个字,实在是好感欠奉。

而梁启超也是后知后觉,可谓是懊恼不已,于是便发奋图强好好学了学官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言也曾是官话

虽然官方要求大臣们都会说官话,但有时也在所难免地会有不懂官话的官员上朝。

因为在古代由朝廷指派到地方的官员向来是要在当地待上几年的。

而在地方上就没有要求必须说官话,于是地方官就需要入乡随俗地学习当地的方言,平时也会以当地方言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回到中央述职之时,哪怕几年前会说官话的,也或多或少说不流畅了。

更别提那些由地方调到中央任职的官员了。

就跟现如今上学的孩子们会因为某位同学说方言而哄堂大笑,在古代官场里,也不乏取笑某些官员方言与口音的例子。

比如黄庭坚就曾拿山东方言“来日吃蒸饼”取笑过李清照的公公——山东人赵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即使有官话,也不能保证上朝之时不会有漏网之鱼。

更何况皇帝们私底下也会会见各路大臣,里面有不会说官话的也很正常。

基于这种情况,皇帝们就不得不要加大自己的工作量,那就是多学几门语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比如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后,朝堂上可谓是鱼龙混杂,有汉人,有满族人,还有蒙古人。

面对这种情况,当皇帝的要是没两把刷子还真就降不住他们。

于是乎皇族子弟从小就要学习多门语言,以便将来有需要的话能够与讲不同语言的官员沟通。

这样想想看,似乎当阿哥也挺辛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其中,那位得过天花而不死的少年就更加厉害了。

当别的阿哥只会满语和汉语的时候,这位少年便已经会说13种语言了,而他就是康熙大帝。

但等到他的儿子雍正继位之后,情况就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道是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雍正为了矫正闽广地区官员的口音,特意在当地建立了专门教官话的学堂,就叫做正音学堂。

那些当地的大臣们都要去那学习发音,倒是跟现在考普通话证书有些相近之处。

但要是实打实论起来,说闽广地区官员发音不准还真有些冤枉他们。

毕竟要是往前回溯个几百上千年,他们所说的话就是当时的官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从周朝开始诸侯争霸,再到改朝换代,乾坤更迭,那些原本处于中枢的人不得不一步步向南迁徙。

渐渐地就来到了闽广地区驻扎生存,他们曾经作为官话的语言也因为政治地位的丧失而只能被认定为是方言。

了解历史的朋友可能清楚,《诗经》也好,《楚辞》也罢,甚至是唐诗宋词,也都是用闽南语粤语吟诵更为韵味十足,而这就是鲜明的印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明清时期,政治重心开始向北倾斜,更是因为清朝的国都定位北京,使得北京话渐渐发展为官话。

待到近现代时期的语言改革之后,普通话也就随之普及开来,突破了古时官话的地域限制,真正实现了大范围的普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以现在人的视角来看,普通话的普及可谓是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交流与生活。

但在古代,交通不算发达的情况下,普通话的需求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也只有朝廷有条件集结各地人汇聚一堂讨论国事,所以说官话的传播范围就会受到局限,大多停留在京畿周边。

而如今普通话的兴盛已成常态,只是也要重视对于方言的保护,毕竟方言也属于中华民族的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