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常常提到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大山里的孩子学习资源更是匮乏,

但令我们难以想象的是,有些人的生活不能单以困难来作为定论。

在四面环山的深山里,走出一位北大学子是多么地难能可贵。

在广西有这样一位男孩,父母双亡,靠吃腐烂的瓜果为生,

他就是韦仁龙,在2020年以707的高分考进了北京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他一路走来的经历,却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艰难。

看完他的经历才发现,原来一个人还能如此强大,不知打脸了多少“不思进取”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岁丧父,母亲改嫁

2001年,韦仁龙诞生于广西一个普通家庭,原本安静的屋子因为有了这个小男孩的到来,

变得热闹起来,夫妻俩喜获一子,这个家也就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家。

然而,幸福的小家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在仁龙满一周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不幸病逝了。

由于家里没有别的收入,也没有什么储蓄,

只有那一亩三分地,一离开田地,就马上要断粮。

可是仁龙还小,母亲又没什么文化,一辈子困在深山里,

并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到外地打工糊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衡量再三,仁龙的母亲在村里邻居的撮合下,

决定带着他改嫁到村里的另一男人家里。

由于该男人老实厚道,仁龙的母亲心想婚后应该不会亏待他们娘俩。

深山里的人,大都面朝黄土,背朝天,都是靠天吃饭。

仁龙母亲改嫁的男人并不富裕,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

只是婚后多了一个可以依托的人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岁丧母,和继父相依为命

就这样,这个重组家庭,还不到两年,又再次出现变故。

仁龙的母亲在除夕夜出现强烈的咳嗽,过了年之后,

就在四乡八里挨个遍寻医问病,眼看仁龙的母亲越咳嗽越厉害,到了后面不断咳血。

家里仅有的小储蓄早就花光了,仁龙的继父为了给他母亲治病,

又向亲戚朋友挨个借钱借了个遍,把她送到大医院去检查,而一检查发现就已经是肺癌晚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多久,仁龙的母亲也随他的先父去了,没了母亲的仁龙就剩继父一人了,

可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继父光为仁龙的母亲治病就背了一身债,

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现在还要养这个只有3岁的男孩,

很多乡亲都担心,这个男人会抛弃仁龙不管。

事实并非其然,这个老实忠厚的男人对仁龙视如己出,既当父亲,又当母亲。

而且仁龙的继父很有远见,他知道,这孩子以后要摆脱贫困,

走出深山,就一定要读书,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仁龙的继父知道继续下地干活是没法挣钱的,顶多就是糊个口,

为了仁龙今后能读上书,就带着仁龙外出打工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都不假,4岁的仁龙就开始做家务了,

由于继父白天在外面打工,他就得在出租屋里负责自己的生活,

中午给自己煮面条,晚饭做好了等继父回来吃,吃完饭还负责洗碗,给继父捶捶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继父白天干活特别累,晚上洗完澡后,他还把继父的衣服给洗了。

这换成其他孩子在这个年龄,恐怕还要哄着吃饭,

哄着睡觉,吵闹着要买玩具,吵闹着要吃零食。

继父对于懂事的小仁龙特别欣慰,他跟仁龙说,

到了上学的年龄就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读个大学,好告慰逝去父母的在天之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又3年过去了,

穷困的仁龙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上过幼儿园,他在出租屋一呆就呆了三年。

春来秋去,严寒酷暑,韦仁龙都呆在那狭小的出租屋里,

他从没见过游乐园是什么样子,从没尝过冰淇淋又有多么香甜可口,

在应该被疼爱和享受童年欢乐的年纪,他被现实催着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到了上学的年龄,由于在外地上学存在诸多不便,继父带着仁龙回了老家。

靠着这几年打工攒下的积蓄,供他在老家上学,而继父又拿起了锄头,回到地里干活。

12岁继父过世,孤苦伶仃

仁龙回到老家之后,就跑到父母的坟前磕头,

和父母诉说着这几年的生活,他很自豪地跟父母倾诉着,

在跟随继父外出打工的日子,并没有给继父添麻烦,

而且还学会了洗衣做饭,现在生活已经完全能够自理了,请父母放心。

到了学校,哪怕学校的教学设备再简陋,教室条件再差,

他都觉得这要比他家里住的房子好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的老房子,听说是祖爷爷的时候就留下来了,年久失修,

一下雨就不停漏水,墙壁上的灰全部脱落,

架在屋内的木梁已经被白蚁蛀得千疮百孔,仿佛时刻都会倒塌下来。

仁龙很珍惜学校的学习时光,和过往的几年不同,

这里有老师,有同学,有浩瀚的知识海洋,

他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呆在狭小的屋子里。

他喜欢学校的每一个人,对待每一本书都视若珍宝,

每天早读的朗读声是他听过的最悦耳的声音,

黑板上的数字和公式正在迅速地构建他对这个世界的想象,

唐诗宋词让仁龙的目光如炬,历史和地理让他翻开了世间最恢弘的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生活不再枯燥无味,只因书中的世界太精彩。

在四面环山的世界里,恐怕手机都收不到信号,

家里什么电器都没有,就别提什么大彩电和游戏机了。

但仁龙最大的快乐就是阅读不同的书,特别是学校的图书室,

对他来说,就相当于县城里孩子的游戏厅,一进去就出不来了,常常忘记吃饭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仁龙12岁这年,由于继父多年积劳成疾,

患了重病去世,从此仁龙成了真正孤苦伶仃的孤儿

在继父临终前,他也试想着把仁龙托付给他舅舅,

这可是仁龙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可是舅舅家里同样十分贫穷,

同时还拉扯三个孩子,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所以舅舅也带不了他。

没办法,继父鼓励着仁龙,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坚持把书读下去,把学业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求生存,一边刻苦学习

由于继父过世前,看病花了不少钱,所以临终时,他留给仁龙也只有三百块钱了。

仁龙攥着这三百块钱,可以说这就是他全部的家当了,

今后的路还很长,摆在他前面的三座大山高耸入云:生存、学习、赚钱。

仁龙给自己制定了一张时间表,分别是生活时间、学习时间、赚钱时间。

每天天还没亮,他就先到地里干活,种一些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天的上学路上,他就沿路摘采一些继父生前教他辨认的草药,

并囤起来,一到周末就拿到镇上去卖;

放学时间,他就去捡垃圾,捡废品,并跑到几公里外的废品站卖钱。

晚上他就跑到路灯下学习,也只有天气不好的时候,他才会屋里点蜡烛学习。

但是,尽管仁龙这么节俭,这么努力赚钱,赚到的钱实在少得可怜。

随着学业的加重,既要兼顾学习,又要兼顾生存,他实在扛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他在时间的分配上必须有所取舍,要么放弃学业就去干活,要么饿肚子去完成学业。

显然,他选择后者,为了不耽误学习,仁龙选择每天少吃一顿饭。

每天午饭时间,他都一个人呆在教室学习,

要充分利用午间休息的时间赶温习功课进度,这样放学后,他才能安心地去捡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中午的时间腾出来学习了,他捡废品的时间少了,

赚到的钱也就更少了,于是他又灵机一动,

跑去村里的小集市上跟菜贩讨要别人买菜时折下来的烂叶子,

又跑去水果店跟老板讨要糜烂的水果。

这些烂叶子、烂果子,可以勉强让他补充维生素和叶绿素,

晚饭吃点淡水粥和自己腌制的咸菜就应付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仁龙一边维持着生存,一边维持着学习,在学校里依旧名列前茅。

但没过多久,仁龙就变得面黄肌瘦,他好久都没吃过一块肉,连吃块糖都是一种奢侈。

也只有在夏天的暑假,他才有时间去村子的溪旁捕捉一些小鱼小虾小螃蟹来补充营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期末的表彰大会上,校长看着领取奖状的韦仁龙奇瘦无比,发现了一些端倪。

此时的韦仁龙脸上已经没有一些血色,十几岁的孩子双眼凹陷,

眼袋又深又黑,这显然不是一个青春少年的该有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为了维护学生的尊严,没有当着师生面前问他这些问题,

而是表示道,表彰大会过后会对一些同学进行家访。

一走进韦仁龙家里,校长愣住了,这破旧无比的屋子可不就是危房么,

他又向仁龙询问父母的情况,在仁龙的一番讲述之后,校长又怔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又赶紧询问仁龙平时吃饭怎么办,仁龙低着头手指着堆在地上的烂叶子、烂果子

“什么?”校长大吃一惊“你就吃这些东西?”

他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又翻看仁龙家的米缸,

里面都是一些品次极差的大米,大米间还不少的米虫在钻来钻去的,看得校长十分心疼。

校长摇摇头,摸着仁龙的头说道:“孩子,以后就到学校住吧,这屋子已经不能再住人,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的。以后在学校饭堂吃饭吧,学校来帮助你,伙食费给你免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心人的帮助

细心的校长,还带仁龙去看了医生,

好在仁龙只是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身体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为此,校长在学校里发起了帮助韦仁龙的募捐活动,

为他筹集了1400多块钱,并嘱咐韦仁龙这个暑假别再出去捡破烂了,安心在学校养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仁龙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悟性好,是个好苗子。

在学校,有些同学遇到了一些难题,都会去找他解答,

而仁龙也是十分耐心地给同学讲解。

这样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确实不能因其家庭条件不好而让他在学业的道路上搁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也想得长远,为了确保韦仁龙能够顺利完成初中、高中学业并如愿考上大学,

他借《第一村书记》这档节目,宣传了韦仁龙的事迹,

许多看过这档节目的热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解决了仁龙在学业道路上的后顾之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仁龙很感激热心人士对他的帮助,尤其是校长,

他就像继父那般慈爱,如果没有他,仁龙恐怕撑不到初中毕业。

金榜题名,少年如愿以偿

没了后顾之忧的韦仁龙,就像开足了马力的千里马,在学业的征途上快乐地驰骋。

而韦仁龙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脸色开始红润,精神也愈发饱满。

韦仁龙的状态越来越好,还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种竞赛,获得了许多奖项。

在2020年6月,韦仁龙和众多的考生一样,自信地走进考场,

从容地答卷,这十几年的种种经历在脑海一闪而过,高考的卷子写满了梦想的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其他考生,这几份卷子的份量可能更加沉重,

因为它们承载着逝去的至亲的心愿,承载着校长的殷殷期盼,

承载着热心人士的祝福,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高考放榜那一刻,韦仁龙取得了激动人心的“707分”,成功地叩开了北京大学的大门。

在接到北京大学录取书的那一刻,

韦仁龙拿着通知书直接跑到父母的坟前痛哭一场,

压在心中多年的泪水,在这一刻顷然而出,

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同时也感恩所有帮助过他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信念的力量究竟有多么强大,在经历生后的苦难和磨砺之后,

一颗种子终于在心里发芽、开花、结果,这尾来自深山的鲤鱼,终于拼尽全力跃过龙门。

不要再妄言读书无用论,芸芸众生,读书不一定能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但对某些还困在深山里的孩子来说,知识就是一盏明灯,是改变世代困苦死循环的路径。

最后,还要感谢这些热心人士,在韦仁龙的分数里,闪烁着你们善良的光芒!

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