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Gary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近几年,如果说汽车后市场还有哪些红利,网红项目算是之一,比如治理烧机油、胶套更换等。

情况在今年发生了变化。

前段时间,武汉一家修理厂打出了“治理烧机油688”的口号,终于将价格战卷向了网红项目。

另外,清积碳288、释放活塞环680等噱头,也已屡见不鲜。

虽然上述价格战现象遭到一定行业质疑,存在名不副实的可能性,但是汽车后市场的网红项目,在多个层面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不少门店老板也表示坚决不做网红项目。

窗口期背后的先发优势已经逐渐消失,网红项目还能红多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一、网红项目陷入价格战

一、网红项目陷入价格战

治理烧机油、胶套更换等项目,在过去几年可以视作汽车后市场的网红项目。
一方面,这些项目兴起于抖音等线上流量平台,往往由行业IP带红;另一方面,项目蕴含一定的技术壁垒,所以客单价并不低。
经过几年时间的积累,以及一批培训机构的推动,网红项目在抖音上已经随处可见。
供给侧的堆积,一定会造成价格体系的波动。
前段时间,武汉一家修理厂,以“武汉一个修车师傅被逼疯”为标语,挂出烧机油688、清积碳288的价格,引发了一定的行业关注和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价格到底是什么水平?

两年前,汽车服务世界采访过一家西安本地连锁,当时企业将治理烧机油当作门店的差异性项目,负责人表示:“烧机油不是单纯的一个点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问题,造成烧机油的因素可能有6-8个点,价格基本在6000-8000元。”

这是两年前的价格体系,当下的市场环境,从抖音上看到,上海一家以“免拆治理烧机油”为店名的修理厂,四缸发动机价格2480元,五缸和六缸分别对应2980元和2680元,其主打的是“不额外收取工时费”。

另外,汽车服务世界专栏作者梁晓英补充,现在清积碳套餐价一般在500-1000元,德系车更换废气阀300-600元,和前几年相比下降不少。

专栏作者黄灿也证实,治理烧机油确实降价很厉害,现在还出现了一种玩法:“有的门店让车主购买几次保养,那么治理烧机油就免费,为的就是把未来的保养锁定在门店里面。”

相比之下,688元的治理烧机油可以说是更进一步,算是另一种形式的价格击穿。

当然,面对这么低的价格,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一位行业人士就表示:“688元感觉只是工时费,全部算下来应该要3500-4000元。”

对此,老板的回复是“最终价格要看具体的问题,释放活塞环是688元,气门油封就不在688元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治理烧机油并未孤例。

在抖音上,释放活塞环680、清积碳288等随处可见,虽然不乏一定的话术潜规则,但行业趋势是很确切的:价格战已经卷向了网红项目。

二、崛起背后的逻辑

二、崛起背后的逻辑

汽后网红项目的崛起,离不开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行业IP,二是抖音的兴起,三是车主的消费理念。
这几年行业感知度最高的应该还是治理烧机油,这一问题常见于德系车,本质上是因为汽车动力系统的密封性出现问题,导致机油渗透到发动机气缸与汽油一起参与燃烧过程。
机油长期在气缸内燃烧,轻则导致积碳增加、动力下降、油耗上升等,重则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报废。
烧机油是一个比较普遍、可轻可重的问题。
然而,治理烧机油则是比较麻烦的过程,因为导致烧机油的因素很多,比如气门油封老化、油底壳衬垫、正时系统衬垫、散热器座垫变形等等,有时候还是多个因素混合作用,导致烧机油很难彻底解决,容易售后返修,一般的门店不愿意做这个项目。
也正因为同时存在行业痛点和技术壁垒,一些行业个人IP瞄准了这个项目,将重心放在项目的研究和推广之上。
这是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当然离不开抖音的推动作用。
即便再好的技术,如果还是原来三公里范围的线下生意逻辑,也很难破圈,更不可能打造成所谓的网红项目。
随着抖音的普及,2020年左右,不少行业人士在抖音上开通账号,早期以修车养车知识分享为主,还没有现在的团购体系,主要是通过内容吸引粉丝,再利用地址导航、底部留言等方式,吸引三公里外的车主到店。
在这个过程中,烧机油本来就是行业普遍痛点,容易吸引车主的关注,所以造就了一批汽后网红,在这个领域成为KOL,顺势将项目推广开来。
第三个因素,也和车主的消费理念变化相关。
以治理烧机油为代表的深度养护项目,本质上是以养代修的理念,比如宝马烧机油90%是气门油封老化所致,这个时候门店会推荐使用油封活化剂,软化气门油封,缓解烧机油的现象。
站在车主的角度,治理烧机油只要更换密封件、易损件等,就可以避免潜在的发动机大修,是一种省钱的逻辑,这显然符合当下消费理性化的趋势。
一旦占据了车主心智,项目推广相对来说就变得理所当然。
这就是汽后网红项目崛起背后的核心逻辑。

三、网红项目还能红多久?

三、网红项目还能红多久?

然而,经历过去几年的市场教育和推广,汽后网红项目的进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必然迎来变量。
正如上文所说,价格战是最为显性的现象。
随着抖音的传播,以及一批培训机构的推广,所谓的网红项目也得到普及,越来越多门店加入到了竞争行列当中。
汽车后市场的汽服门店本来就拥挤不堪,单项的参与者变多,供给侧饱和,必然导致价格下降,并且是以利润直接拉低一半的方式开展。
一位门店老板说:“我们附近有家门店,释放活塞环680,清洗积碳2瓶286,机油保养480,加起来1400左右,我们收费2500,车主一听价格就没下文。”
在价格战的表象之外,还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抖音是网红项目的主阵地,如今整体流量下滑比较明显,道理也很简单:
这些以深度养护为核心的网红项目,不同于保养,并非刚需,整体的业务量是有限的,抖音的平台算法让这些存量需求迅速被满足,如今没有需求就没有流量。
其次,网红项目存在潜在的售后风险。
以治理烧机油为例,这个项目只能缓解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一辆车的问题点很多,不容易一次性解决到位。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治理烧机油一般是两年的寿命,到一定时间,问题反复,很可能出现售后纠纷。
第三,网红项目普及之后,客户已经被筛选了一遍,因此,有些门店在操作施工上可能出现怠慢的情绪和现象,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价格很难收上去,而能收上价格的还是那些建立了标准化流程的门店。
事实上,价格战往往也是和低品质、低质量挂钩,导致网红项目的整体调性下降,在车主端的口碑遭遇崩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最后,也是更为本质的一点。
网红项目在兴起之初,就受到一定的行业质疑:其本意是通过车辆部分区域的养护,避免潜在的修车甚至大修风险,有行业观点认为,这是站在车主省钱的角度做出的选择,但并不一定符合车况的实际需求。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有的门店缺乏综合诊断能力,一味地给客户推网红项目,可能适得其反,“有时候该修还是要修,根据实际情况,从根本上解决车辆的问题。”
综合来看,目前汽后网红项目面临着流量下滑、价格比拼、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潜在的售后风险等诸多现实性问题。
可以说,早期的先发优势和存量客户正在逐渐消耗,网红项目还能红多久,是一个存疑的话题。

四、汽服门店更要做好基盘业务?

四、汽服门店更要做好基盘业务?

在网红项目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过去几年,一直延续至今,也有不少门店表示坚决不做网红项目。
前段时间,汽车服务世界采访上海一家特色门店,老板就透露,主要是担心网红项目出现售后纠纷,容易把门店口碑打下去,所以一直没做。
事实上,现在不少门店老板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做网红项目不如做基盘业务。
纵观过去几年,行业当中做得好的门店,主要是三种。
一是抓住了抖音红利,并且在部分项目上赢得窗口期,在项目还具有时间差的时候,趁机赚到一波,网红项目、老车整备、三膜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不过,在抖音愈发普及的当下,这种打时间差的做法,已经很难行得通了。
二是聚焦于非常垂直的领域,要么是垂直项目,要么是垂直车型品牌,要么是垂直的客户群体,树立明确的行业壁垒,其他玩家很难进入,汽车服务世界早期报道的领结站、FCC等就是如此。
三是回归并坚守在基盘业务上,保养、维修等还是门店主营项目,但是在运营、管理等基本功上狠下功夫,用技术和服务稳固基盘客户。
今年华胜就明确提出回归和聚焦于燃油车业务,同时修炼内功,提高内部运营能力。
另外,前段时间汽车服务世界采访广州一家综修厂也是如此,甚至在2022年将厂房扩增一倍,其特点就是独特的员工管理机制、标准的客户服务流程,以及技术能力的壁垒,用口碑形成基盘客户,稳定基盘业务,同时用技术和服务把价格做上去。
出奇制胜、弯道超车……这些思路往往具有时代特性,当下,类似的机会并不多。
而汽车服务的本质,还是体现在每一次检测、洗车、保养、维修等等业务之上,这也是绝大多数车主的养车修车需求。
一位行业人士总结:“如果门店连基盘业务都做不好,更不用说所谓的网红项目、特色项目了。”
在稍显浮躁的市场环境下,沉下心来修炼内功,可能是汽服门店更务实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