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玩具,大家脑海中浮现的是否是如今琳琅满目的各种玩具?然而,当我回忆起童年时光的玩具时,脑海中更多的是那些不起眼的野草和小昆虫。想必许多90年代以前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们,与笔者有着相同的经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那个时代,可供玩耍的玩具实在是寥寥无几。因此,为了寻找乐趣,孩子们总会在田野间采摘些野草,或是捕捉一些小昆虫当作玩具。

例如狗尾草、苍耳、天牛、蚂蚱、蛐蛐儿等,都是农村孩子们童年时期的常见玩具。尽管它们看似普通,但玩耍起来却充满了乐趣。笔者至今仍然记得有一种小昆虫,特别喜欢钻进沙子里。那时候,一群孩子会拿着竹签或植物茎,兴致勃勃地把它从沙子里挖出来玩耍。

但你知道吗?那些曾经被我们当作玩具的小昆虫和野草,其中有些在现今已经变得非常珍贵。那个喜欢钻沙子的小昆虫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欢钻沙子的小昆虫是啥?

谈到这个喜欢钻沙的小生物,相信很多70后、80后的朋友们都曾经玩耍过。在那个时代,孩子们在捕捉这种小虫子时,总会准备一根细长的竹签或者纤细的野草茎。接着,他们会挖掘这种小虫子在沙子里形成的“漩涡”。

在挖掘之前,孩子们还会念上一段有趣的“咒语”:“地牯牛,地牯牛,请你出来喝酒酒,喝的啥子酒?喝的尿酒,吃的啥子菜?吃的酸青菜。”说完之后,便将竹签或野草茎插入漩涡中,不一会儿,这种小虫子便会钻出来。

许多朋友可能已经想起了这个场景,没错,这种小虫子便是“蚁狮”。然而,在民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学名,大多数人只知道它的俗称。正如前面“咒语”中提到的地牯牛,除了这个名字,有些地方还称之为倒退牛、沙牛、沙王八、倒退狗等等,各种叫法五花八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蚁狮

蚁狮,属于脉翅目蚁蛉科蚁狮属,在中国广泛分布,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它们主要栖息在富含沙质土壤的环境中,因此在新疆、甘肃、陕西、河北、广西、河南等地的农村地区较为常见。

尽管蚁狮的名字听起来颇具气势,但它们的体型却相对较小。成年蚁狮的最大体长仅为32毫米,而小时候在农村孩子们手中把玩的蚁狮幼虫,体形更是仅有10毫米左右。

然而,切莫小觑这小小的蚁狮,它们可是相当厉害的生物。无论是幼虫还是成虫,蚁狮都是极具攻击性的肉食性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蚁狮在沙地上精心构筑漏斗形的陷阱,这些我们常在沙地中见到的小旋涡,一旦有其他小型昆虫不慎掉入其中,便会立刻被蚁狮那锋利无比的大小颚构成的吸管刺穿,吸入其体内,成为蚁狮的美餐。

蚁狮的胃口相当广泛,几乎不放过任何落入其陷阱中的小型昆虫,例如蚊子、苍蝇等。然而,在这些猎物中,蚁狮尤为钟爱捕食白蚁。据数据显示,一只蚁狮一年之内能够捕食至少两千只白蚁。由此可见,蚁狮这个称号可谓是名副其实,堪称“捕蚁之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察蚁狮的猎物,我们可以认为它们对农业有益。毕竟,它们捕食的白蚁、蚊子苍蝇等昆虫都对农业或人类有害。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应该保护蚁狮。然而,现实情况却相反,许多地区的蚁狮因过度捕捉而濒临灭绝。原因何在?

除了捕食有害昆虫外,蚁狮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尽管笔者对其具体价值不甚了解,但许多人认为其药用价值颇高。早在十几年前,蚁狮在市场上的价格就已高达每斤六七百元,因此吸引了大量捕捉。此外,随着蚁狮生活环境的减少,原本数量就不多的蚁狮变得更加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蚁狮,曾是许多乡村孩童童年时光中的独特记忆。然而,现如今,想在乡间的沙地上寻找到它们所挖掘的漩涡,已非易事。

依我之见,不论蚁狮的药用价值如何,我们都应避免肆意捕捉。毕竟,它们在捕食白蚁、蚊子、苍蝇等对农业造成困扰的昆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应得到我们的庇护。因此,恳请大家日后若在沙地发现漩涡,尽量不要去破坏,也请大家好好保护,让这些小生命得以安宁。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小时候是否也曾将蚁狮当作玩伴?在你所在的地区,现在还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吗?你认为我们是否应该保护蚁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