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本是一根竹,生在终南山里头……”一阵阵悦耳的渔鼓说唱声从镇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来,非遗传承老艺人现场给孩子表演原生态的渔鼓说唱。5月23日,镇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文明实践我行动”系列活动之非遗传承渔鼓学唱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镇安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工作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未成年人成长实际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整合资源建设活动阵地,大力开展“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变成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温暖家园。

“文明实践+联合共建”凝心助成长

“我现在知道了,年龄小可不是‘免罪金牌’!”两名正在听讲座同学谈论道。镇安县刑侦大队大队长夏泽刚从近期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园欺凌事件切入,向学生们介绍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性,强调了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结合相关案例,向学生们深入浅出地解析“什么是违法犯罪”以及犯罪可能带来的后果。6月26日早晨,镇安中学的操场上正在进行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对策》讲座,这是司法部门和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举办的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

为了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形成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镇安县凝聚力量、强化联动,成立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联合县关工委、团县委、妇联、民政、科教、卫健等多个部门组成多元协作团队,围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实践中心为主阵地,实施宣传宣讲、科技科普、法律保护、童心阅读、非遗传承、阳光成长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思想、学科技、学法律,参与文艺表演、敬老爱老、有礼镇安等各类主题活动,凝聚各方力量,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明实践+基地建设”励心乐成长

“同学们,请往这边看,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茅坪的红色历史,1946年,中原突围的一支部队到达陕鄂边区,当地的回民青年纷纷响应号召,在此地加入武装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仅茅坪这片土地上牺牲的前辈就有50多人。”在茅坪社区村史馆,茅坪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王艺涵正在为同学们讲解红色历史。

“今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甜蜜生活,不能忘记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革命先烈。”作为学校的“金牌讲解员”,王艺涵平时爱看红色故事,节假日也会走进村史馆、烈士陵园等地宣讲红色故事。

近年来镇安县按照“示范带动、基地辐射、全面实践”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劳动技能培训、非遗文化传承、“秦岭山水乡村”实践、体育健身、科普教育等未成年人活动基地60多个,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兰花养殖培训、“非遗文化”传承、“全民阅读·书香镇安”“爱我商洛,爱我镇安”、阳光体育、汉白玉科普教育等实践活动300余场次,让少年儿童在寓教于乐中受到熏陶,受到关爱,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享受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明实践+特色活动”润心伴成长

镇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团县委,利用寒暑假,积极组织“返乡”大学生、高校“三下乡”团队和中小学校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紧扣青少年儿童成长需求,聚焦“思想引领、健康生活、身心健康、研学体验、快乐学习、艺术素养、文化传承”七大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学唱《红星歌》“零距离”体验消防、聆听“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法治讲座、开展“周五环境清扫日”志愿服务活动、赏析语言文学名篇、学习“波点艺术”、体悟“漂浮的章鱼”“会动的牙签”“锥子悬浮术”和“消失的数字”等科学实验……“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活动载体,守正创新的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丰富了未成年人课外生活,让青少年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关爱,用爱滋润幼小的心田,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培育时代新人是我们的共同责任。”镇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镇安县将探索健全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将用心用情推进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镇安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 杨丽华 侯兴华 王佳姝钰)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