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粉丝集体PTSD

张艺谋要拍三体电影这事,快把三体粉丝整emo了。

在前几天的上影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公布了一个“很大胆”的消息:

光线要和三体IP持有方“三体宇宙”合作开发电影版《三体》,并交由张艺谋执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电影已经进入前期筹划阶段,制作团队正在一边打磨剧本,一边在全球范围内选拔更多主创人员。

王总更是放下狠话,表示这次电影版《三体》制作经费原则上没有上限。

“需要多少投资,它就会有多少投资......希望它能成为最好的《三体》(改编)作品,不辜负大家这么长时间的期待。”

张艺谋本人也回应了这个消息,表示自己将会“全力以赴、继续努力、不负众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豆瓣上已经更新了张艺谋版《三体》的词条,电影改编工作看似正在稳步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相比起制作方这波踌躇满志,三体粉丝的反应就显得有点“不解风情”,甚至应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的关注点甚至已经不在于张艺谋能不能拍好《三体》电影,而是恳求他能不能别来嚯嚯这个I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事出突然,不少人甚至还未能接受这个事实,以至于在知乎上有网友发起提问:

怎样阻止张艺谋拍三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粉丝如此抵触张艺谋,也是有理由说的。

除了气质上跟科幻不大沾边外,张艺谋这几年的作品也确实有些太败路人缘了,以至于“国师”这个称号都快成贬义词了。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张艺谋代表作是有的。

从《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到《英雄》、《十面埋伏》,再到后来的《金陵十三钗》、《归来》、《影》、《狙击手》,多年以来,张艺谋的创作领域覆盖现实主义、古装武侠、历史反战、弘扬主旋律等多种类型。

更不要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印象》系列实景演出,都是经典永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达40年的从业周期里,始终保持对各类题材和各种创作形式的好奇与探索,是张艺谋留给后来者们最宝贵的财富。

而他最大的槽点,只是有点太沉迷跳“大型团体操”而已。

只不过,这几年在商业片上的频繁整活与迷失,确实让张艺谋身上的创作光环褪去不少。

如果说在《一秒钟》、《悬崖之上》里力捧刘浩存还能说是老谋子的爷爷情结作祟,那么《满江红》戏里戏外引发的巨大争议,可是实实在在地让张艺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戏言,到时候电影的保留项目怕不是要汪淼、罗辑、章北海一起站在自然选择号上复诵“黑暗深林法则”。

一想到这,粉丝们的PTSD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也有网友格局打开:

与其阻止张艺谋拍《三体》,还不如大胆一点,想办法促成中国第五代导演们联手拍一个更宏大的《三体》电影宇宙,比如说让张艺谋拍《三体:人列计算机》、陈凯歌负责《三体:疯狂年代》、冯小刚则可以试试《三体:新生活五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张艺谋拍《三体》电影这事,最让人唏嘘的是,翻遍各个简中互联网,居然没找到几条正面评价,嘲讽、惋惜、不争......应有尽有,偏偏缺了点“期待”。

这对于一个早已功成名就却仍坚守创作一线的名导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屈辱。

不过,唯一值得粉丝庆幸的是,老谋子现在手头上还有剧版《英雄联盟》、《悬崖之上2》、《第一枪》等一堆大项目要忙,电影版《三体》应该没那么快能捣鼓出来。

02 被“贱卖”的三体版权

换作几年前,《三体》的原著粉要能等来光线传媒“投资无上限”和张艺谋亲自执导的双重承诺,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双喜临门的大事。

就连大刘本人也曾公开表示过,希望《三体》的电影版可以交给张艺谋来拍。

从曾经备受期待到如今全民吐槽,背后是《三体》蹉跎了十五年的电影化之路。

2010年11月,《三体III:死神永生》正式出版,这也意味着三体小说三部曲迎来终局,原以为一切会在宇宙大重启的高潮后回归平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虽说当时《三体》在科幻圈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常年盘踞科幻小说畅销榜第一梯队,包括雷军、马化腾这样的商界大佬也是它的忠实粉丝。

但要谈到影视改编,放眼当时国内市场,《三体》确实还不在电影投资人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当年国内硬科幻的市场还是太小众了,电影改编的风险与回报根本不成比例。

直到2015年8月,《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起来。

雨果奖的正式名称是“科幻成就奖”,它与星云奖并称为国际科幻小说领域的“双奖”,是公认为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其中雨果奖更是有“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体》系列小说也因此一夜间成为了中国文坛的新门面,中国科幻小说影视化的风口说来就来。

刘慈欣的作品成为了当时最抢手的影视IP,像《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乡村教师》和《流浪地球》等多部热门作品影视化之路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也正是在这次获奖后,刘慈欣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谈到《三体》的电影改编才第一次报上了“张艺谋”的大名。

只不过此时大刘说的话,已经不能作准了。

因为《三体》的影视改编版权,其实在更早的时候,便已经落到了另一位张导演——张番番手里。

坊间的传言是导演张番番和他的编剧老婆宋春雨早在2009年便找到刘慈欣,俩人只花了10万元不到便打包拿下了《三体》系列的影视、游戏以及其他周边的改编权。

尽管大刘本人从来没有正式确认过《三体》改编权最终卖了多少钱,但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时要是不卖可能以后就卖不出去了,由此也可以推断价格不会高到哪去。

虽说这事现在看来有点魔幻,但那时候大家对国内科幻文学版权费的认知,就好比中国房地产起飞之前的房价:

别问,问就是“虚高”。

刘慈欣本人肯定没有预想到,在“贱卖”《三体》影视改编权10年后,自己的其他作品居然成为了中国电影票房保证。

2019年2月,两部改编自刘慈欣小说的电影同时上映。

其中,宁浩执导的《疯狂的外星人》,改编自刘慈欣的《乡村教师》,当年春节档收获了22亿票房。

郭凡执导的《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不仅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大门,还凭借46亿的票房成为了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国产科幻电影,堪称里程碑般的存在。

反观张番番夫妇,在以“抄底价”拿下《三体》影视改编权后,这对卧龙凤雏便开始了一场糟蹋中国最顶级科幻IP的糟心之旅。

03 《三体》电影改编的魔幻之路

《三体》的电影化之路,称得上唏嘘又魔幻。

张番番在拿到《三体》改编版权以后,一边拉投资一边拍烂片,对于《三体》电影,他有一个硬性条件:必须得由他亲自执导。

从张番番仅有的三部电影来看,就这水平,真让他拍三体,分分钟搞出汪淼、罗辑跟三体人三角恋的狗血剧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偏偏当时密室系列的制片人高军,在与张番番合作期间就被《三体》版权吸引住了,这个高军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时任盛世新影总经理。

两人一拍即合,谋划着要搞个大新闻,转眼到了2013年,《三体》电影终于在电影局立项。

眼看一部挂着《三体》名头的网络大烂片就要诞生了,还好在同年年底,盛世新影接受国有资产注入,改制成了国盛影业,《三体》电影项目也就此搁置。

张番番只好拿着《三体》版权继续四处兜售,电影圈还是没人买账,但是游戏圈的暴发户来了。

2014年,靠做氪金页游出身的游族网络正式登陆A股主板,董事长兼CEO林奇看着公司源源不绝的现金流,正愁着没处花,一打听有人在给《三体》电影找投资,立刻就拍板要拿下这个项目。

虽说林奇是做氪金页游出身,可他深知互联网时代打造IP矩阵的重要性。

为了实现影游联动这盘大棋,林奇还专门成立了游族影业,就是为了实现所谓的“F3计划”,也就是Film(电影)+Free(免费模式)+Fans(粉丝经济),用人话翻译大概就是:

IP做得越牛,游戏玩家氪金越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因此,虽说张番番在谈判时坚持要亲自执导《三体》电影,并且张嘴就要两个亿的投资,但林奇还是爽快答应了。

因为他看上的压根就不单止电影,而是《三体》这个IP背后包括网剧、手游、页游、动画等一系列衍生产品的潜在市场,区区两个亿的投入,不过是当时游族半个季度的营收。

按照电影圈的惯常套路,张番番夫妇本该拿着游族的钱拍一部勉强能上院线的《三体》电影,这个事就算结了。

可偏偏当时游族影业CEO孔二狗也看上了《三体》电影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体》电影是孔二狗走马上任游族影业CEO的第一炮,自然不可能让张番番挟《三体》版权以自重,把好处都捞走。

于是,一场由草台班子主导的《三体》电影拍摄闹剧,就在张番番和孔二狗两波势力之间展开了极限拉扯,这给原本就不专业的团队,又增添了几分魔幻色彩。

例如,单是在剧本改编环节,在孔二狗的干预下,单是加塞的编剧就有50号人,到最后开拍环节,剧本上已经多出了一个可以隔空取物的原创三体人......

再比如,张番番对于三体特效的理解,还停留在最基础的绿幕扣背景环节,甚至还经常对外吹嘘自己为了筹拍《三体》电影,自学过几年“绿幕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绍峰与张番番在《三体》电影片场合照)

更要命的是,由于电影素材拍得实在太差,原本负责后期的国外特效公司根本无从入手,以至于电影团队接连又换了几家公司,最终才找到了国内一家叫明迪传媒的公司接盘。

至于这家公司的特效做得怎样,我们或许永远都无从知晓了。

因为,在不久后的游族内部观影会上,由于成品实在是太烂了,大老板林奇决定亲自叫停《三体》电影项目,几个亿的投资就这样打了水漂。

这样做,其实需要很大的魄力。

按照当时的媒体报道,张番番版《三体》电影其实在2016年就可以上映,那时候要是能顶着雨果奖和“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的双重buff上院线,狠狠地割上一波韭菜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这或许将会从此毁掉《三体》IP,《三体》电影也将成为中国科幻烂片的代名词,后面可能就没《上海堡垒》什么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对于《三体》电影的态度,林奇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就已经很明确:游戏做不好没关系,《三体》电影做坏了,是一辈子的耻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林奇的设想,游族影业的《三体》电影原本打算拍6部,单部投资2个亿起步,当时他大概心里想的是,就算再差,第一部能够得着水平线就心满意足了,可没想到最后钱烧了不少,出来的却是一坨热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当年的剧照阵容看来,电影版《三体》距离上映或许真的也就一步之遥,可最终林奇还是决定按下中止键,把这部烂片永远留在了游族的文件库里。

04唯真爱粉可救《三体》电影

或许是张番番版《三体》电影实在太烂了,林奇终于意识到IP影视化这种事还是得专业活好的团队来干,自己还是好好操盘《三体》的资本运作就行了。

于是他在2018年又成立了“三体宇宙”公司,专门负责《三体》的IP开发,为了表示诚意,林奇还把“三体宇宙”5%的股份分给了刘慈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张番番和孔二狗折腾了一轮,大概也觉得这《三体》电影再纠缠下去也没啥意思,也就各自散去,游族最后花了1.2亿才终于从张番番夫妇手中彻底拿下了《三体》改编版权。

“三体宇宙”公司成立后,《三体》IP重新拥抱粉丝,并且很快就确立了初步的合作开发方案,包括三部电影、两部国产剧一部国外剧、三季动画,以及一系列的舞台剧、有声书和广播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体》改编版权被贱卖10年以后,这个中国顶级科幻IP开发看似就要走上正轨,遗憾的是,幕后操盘手林奇却无缘这一切。

2020年,游族内部爆发了震惊全国的毒杀案,林奇被投毒致死,这位颇有魄力的游戏大佬就此永远退出了人生这场“游戏”,据说许垚下狠手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自己在《三体》IP孵化业务中被逐渐边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林奇的意外离世,“三体宇宙”公司这几年正在逐渐与游族脱钩,走向独立,《三体》刚刚开始的IP孵化之路,再次变数。

虽说“三体宇宙”公司采用的IP合作开发模式,确实大大加速了《三体》的影视化进程,但这并不代表《三体》IP以后的发展就能一劳永逸。

相反,这种模式在缺乏像林奇这种强硬的大佬情况下,IP持有方更难全面把控内容,IP影视化的优缺点都会被无限放大。

看看这几年市场上爆发的《三体》衍生影视作品就知道了:偶有佳作,时常喂屎。

比方说,腾讯剧版《三体》的含金量,在同行的衬托下,含金量在持续上升。

2023年1月,腾讯上线真人剧版《三体》,由杨磊执导,张鲁一、于和伟、陈瑾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主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第一部上线的真人剧版《三体》,“腾三”的压力是有的,但是它采用了最直接也是最保险的方式创作,那就是直接抠书。

“腾三”几乎所有的文戏,都是直接抠书,说好听点叫尊重原著,说不好听这就叫偷懒、不会讲故事。

但这丝毫不妨碍这部剧在收获了8.7的高分,不在于剧情有多出色、画面有多漂亮,观众最大的认可就是“腾三”能够老老实实忠于原著,不瞎整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慈欣塑造的《三体》世界庞大、复杂且灵动,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好真人影视改编,真诚或许不是最大的必杀技,但严格忠于原著,至少能够保证作品的下限。

作为对比,网飞的《三体》,便是最好的反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剧情魔改、特效粗糙以外,“网三”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法抓住原著里中式文化内涵,本质上只是一部套了《三体》IP的传统美剧。

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家也不是拍给我们看的。

如果你的品味比较小众、独特,喜欢鉴赏一些猎奇类作品,也可以选择去看艺画开天拍的《三体》动画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豆瓣3.8的含金量,足以说明它的威力。

有人推测,当年叶文洁就是看了这部剧才最终决定要毁灭世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坨答辩最大的价值或许在于,让观众看到了一部由草台班子创作的《三体》改编作品下限可以去到哪,弥补了张番番版《三体》被永久雪藏的遗憾,也摸清了“三体宇宙”公司所谓的开发《三体》IP,不过是拿着这个IP四处兜售卖钱而已。

与“官方授权”做出来的作品相比,《三体》粉丝倾注了大量感情做出来的同人作品,反而能在圈子内收到更广泛的认可。

比方说画风有点简陋但又极具辨识度的方块人动画《我的三体》系列,就是《三体》同人作品中一座无法绕开的“丰碑”。

《我的三体》源自于主创“神游八方”(原名:李圳宜)一个简单的想法,想拍一部同人动画安利路人入坑《三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这一拍,便拍出了三部豆瓣均分9.4以上的神作,还没看过的朋友建议从第二部开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我的三体》整体沿用了《我的世界》方块人表现框架,但是里面的剧情张力和画面表现力却丝毫不比后来官方出品的各种特效大作。

一些文戏和关键剧情方面,团队可以通过运镜和对《三体》的理解补足。

例如这段大史跟罗辑之间的“黑暗森林”理论顿悟,几个运镜特写切换下来,方块人一下子成了老戏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一些大场面也能通过精心设置的分镜和艺术表达手法,呈现出不亚于大片的质感。

这段“古筝计划”的呈现,虽说元素很简单,但是画面冲击力绝对拉满,所以说千万别让预算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后来制作技术愈加成熟,《我的三体》只是在形式上保留了方块人风格,实际上已经走上了半专业的3D动画制作流程。

这一点在第三季的《章北海传》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粉丝们用了《三体》里的“技术爆炸”来表达对《我的三体》系列的赞美。

这一段水滴2000响歼灭人类舰队的场景,咋看一下还真有点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无论从分镜、特效、设计来看,至今仍然是《三体》影视化不可逾越的创作高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三体》系列动画成为B站上一个现象级的存在,三部曲下来总播放量已经超过2.5亿。

在神游八方创作《我的三体》期间,《三体》IP影视化经历了从立项、腰斩到重生的阶段,而游族在成立“三体宇宙”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神游八方谈正版授权合作。

就这样,一个民间团队实现了从“同人创作”到被官方半收编的跨越。

据神游八方事后回忆,《我的三体》实际上到了第一季第四集才凑齐几个人的制作团队,当年既没钱也没资源,这群人纯粹就是“用爱发电”。但这丝毫不妨碍这群《三体》真爱粉做出优秀的作品。

《我的三体》系列在粉丝圈子里获得高度认可,也狠狠打脸了业内有关三体影视化特效难题。

因为,对于如今大部分所谓的官方改编团队而言,他们连最基本的《三体》剧情理解都没摸到,就别提后期特效的难度了。

结语

从改编难度看,三体的影视化之路,从来就不是一个香饽饽,反倒是一个极其烫手的芋头。

因为它是一部披着科幻外壳、旨在剖析社会、人性的文学作品。

也正因此,《三体》拥有了超出一般硬核科幻小说的思想深度和目标受众,这让它的影视化改编难度直线上升。

过去,对于《三体》的电影改编,原著粉一直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那就是由诺兰和卡梅隆合作,一个负责执导,一个负责特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位大神无论是创作风格、影视工业化能力还是对于星辰大海的想象,都完美契合了三体原著粉的所有期望。

当然,这只是粉丝群体中的一个玩笑,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三体》爱好者们对于《三体》电影改编的期待值,以及创作难度之高。

而在经历了张番番、孔二狗之流的草台班子,以及这几年的《三体》影视改编风暴后,观众市场对于《三体》IP的影视化已经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和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在看完“网三”以后,对于外国人能否理解很好地中式科幻与处事哲学,观众大概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到最后,要拍出原汁原味的《三体》,还得是中国人。

于是,盘活小破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大门的郭凡,成为了当下呼声最高的新生代导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三体》IP影视化,大家不再只想随随便便“找口吃的”,而是真心期望,在经历

了这么多的尝试以后,能够有一部真正展示出《三体》世界魅力的电影。

影视化是公认的IP放大器,电影圈更是文化“造神”的圣地,因此,一部优秀的《三体》改编电影,将会帮助这个国民级科幻IP登上更广阔的舞台,这对于打造真正的“三体宇宙”来说,至关重要。

最后,套用《三体》一句名言: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这句话在《三体》书里书外都被反复验证过无数遍,希望同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在拥有“无限资金”的张艺谋团队中。

毕竟《三体》的电影化一路走来,已经足够坎坷和漫长了,也是时候开花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