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百年学堂文脉 绽今朝艺韵芬芳——利州区北街小学在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6个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建坤 宋川

6月21日,2024年广元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落下帷幕,利州区北街小学在少儿童话剧、舞蹈、版画、书法及陶艺工作坊5个项目中6个作品荣获一等奖,以优异成绩在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路上不断前行。

■ 自编自演展示才艺 硕果累累谱写新篇

“翠云廊是‘我家’,我们共同守护它。”5月30日,利州区庆“六一”节目汇演暨艺术展演活动中,北街小学童话剧《翠云廊的笑声》,获得利州区戏剧类(小学组)第一名,荣获一等奖。6月17日,该节目被推送参加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与舞蹈节目《承愿》一起获得市级一等奖。

“两个节目同时获得一等奖,是我们积极构思、努力排练的结果。”教师孙琨兮说,舞蹈《承愿》的获奖要感谢市中医医院。2023年11月,学校牵手市中医医院,建立“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该校小白鸽舞蹈社团以此为契机,秉承传统文化进校园理念,将中医药文化与舞蹈相融合,在编排创意上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有责任从小去认知它,并努力把它传承好。《承愿》节目的35名‘演员’,由二三年级的小朋友组成。孩子们利用每周舞蹈课、课后延时服务社团活动时间刻苦练习。”孙琨兮说。

“我们扮演不同的中草药,了解中草药知识。”一些小演员脱口而出。

“我们是小医官。”“我们是采药师。”……大家轮流介绍各自的角色。

《承愿》节目的表演,让学生领略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通过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北街小学学生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把古柏、古道保护好,把中华文化传承好,这是我们创作《翠云廊的笑声》的力量源泉。”首届广元市舞蹈名师郭静说,作为学校舞蹈社团的领航教师,她对节目前期的台词、排练和角色分析等环节进行了详细指导。

节目表演中,1名高年级学生扮演千年“大树爷爷”,另11名学生分别扮演“小松鼠”“小兔子”……通过角色扮演,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场景。

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苦付出和孩子们的不懈排练。北街小学小白鸽艺术团成立于2003年,至2023年每年均被授予学校“优秀社团”荣誉称号,是市级优秀学生艺术社团。成立至今,创作的大型音诗画节目《蜀道明月情满峡》,被选送到省电视台参加“庆中秋迎国庆”专题节目的录制;舞蹈《阳光少年》参加全国少儿春晚演出并荣获金奖;舞蹈《步步高》《小算盘·大梦想》分别获第八届、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省级一等奖;《古训吟》《考棚记忆》等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国学春晚的现场录制;舞蹈《承愿》获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市级一等奖。

■ 绘画版画精雕细琢 殷殷嘱托守护传承

“我们从培养学生绘画基础入手,悉心教导,绘画作品《嘉陵江上的广元》荣获市级一等奖。”教师李玉兰说,学校绘画社团的学生经常来到嘉陵江边,观看不同天气时江水的变化以及风吹岸边芦花的情景,能有效提升绘画技巧和兴趣。绘画作品《嘉陵江上的广元》的作者武赵雯正是这样一位刻苦练习、勤奋努力的学生。

“版画作品《嘱托·守护·传承》荣获市级一等奖,是学校领导的智慧和师生勤奋创作的结果。”主创教师之一李玉兰说,该作品创作思路是从去年9月开始构思,围绕翠云廊话题,但思路不清晰,在创作小组犯难之际,该校校长及时给予指导,提供创作方向。

该幅作品在2位教师的指导下,北街小学王钰轩等6位学生利用午休和社团活动时间,历时7个月精心雕刻而成。李玉兰介绍,作品在创作中加入套色版画的特点,色彩借鉴《千里江山图》的青绿着色,用刀雕琢,突破作品中剑阁柏树冠和树叶立体感的难点,最终完成创作。

北街小学四年级2班学生王钰轩是作者之一,她和同学们希望通过画作,让更多人了解剑阁柏独特的美,以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

细心、耐心创作,注重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北街小学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学习简单素描、简笔画练习中一些透视、明暗、色彩、上色的知识,到绘画作品的风格、技巧、色彩、构图,以至形成风格,孩子们在审美中修德润行。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北街小学培塑“爱国美、树文美、勤学美、见解美、创新美”的“五美少年”,殷殷嘱托守护传承,正是“朵朵葵花像太阳”,灿烂明媚。

■ 汉字之美笔尖绽放 学科融合砥砺前行

北街小学书法作品《翠云长廊 蜀道剑门》荣获市级一等奖,书法作品《秦时明月 唐诗八首》荣获市级一等奖。这是对北街小学书法教育的肯定。

书法指导教师李长敏介绍,书法创意题目源于“翠云廊”,旨在通过书法宣传蜀道古柏。《翠云长廊 蜀道剑门》的作者鲁芝含是四年级4班学生,坚持书法练习3年;《秦时明月 唐诗八首》的作者是三年级2班学生,他特别喜欢书法,虽然只练习书法2年,却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

“为进一步加强书法教育的普及,从三年级开始,学校开设由专业教师任教的书法训练课。”北街小学党委书记闵正德介绍,学校在不断的实践探究中,提炼出“引、教、提、评、展”五步书法教育法,获得“四川省书法教育特色学校”称号,2021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书法教育传习基地”。

近年来,学校加大资金投入,为每个班配置“沃笔”书法教学系统。语文教师教学生字书写时,可以点开和教材同步“沃笔”书法教学系统,不仅有教学视频,还有书法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协助教师开展书法教学。北街小学坚持以“学科引路,各科渗透,三字并举,整体联动”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书法教育。

“广元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工作坊展场中,北街小学‘陶然自乐’陶艺工作坊,是陶艺工艺与书法艺术高度融合的结果。”教师蒋海霞是该工作坊重要成员之一,她说,学校陶泥均源于景德镇泥土,做出的“胚子”光滑,质地好。学校以生为本,以书法为基础,将书法书写、拓印及中医药瓷板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艺术特色的陶艺之路。

学校陶艺工作坊2018年成功申报省级课题并结题,其立题、创意、研究已达到成熟的标准。自广元市中小学生艺术工作坊设置展示以来,北街小学5次荣获一等奖。

2020年,北街小学被评为“四川省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法)传习基地”,《四川教育》2023年第11期撰文报道学校书法教育。2023年5月,北街小学被四川省教育厅认定为“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

北街小学校长杜甫表示,北街小学是一所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追求的百年老校,在本次艺术节活动中,学校聚焦“传统文化”创作,取得优秀的艺术创作效果。站在新的起点,北街小学将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入办学治校的奋进足迹中,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中书写文化自信的美好篇章!

图文来源 | 广元日报、利州教育在线-编辑 | 柏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