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白石山堂是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全资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书画院,全权负责齐白石文创、齐白石风尚等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致力于对齐白石书画、艺术、篆刻鉴定及拍卖等资产进行内容挖掘、体系梳理、产业推动、业态创新、价值观重现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齐白石文化艺术的产品创新平台的重要环节。各位藏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请时任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清华美院客座教授、网易集团官方形象代言人、特邀教研主任、北京画院及荣宝斋签约画家,齐白石书画大数据鉴定专家、上海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白石山堂文化传媒的首席运营官-汤发周先生曾听他师父齐白石小女齐良芷这样说道:在艺术的世界里,说起画虾,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师——齐白石。他的墨虾作品不仅活灵活现,而且层次分明,仿佛每一只虾都在水中跳跃着生命力的故事。然而,如何辨别真伪、鉴定一幅声称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的作品呢?让我们跟随齐白石传人的指引,探索这其中的秘密。

齐白石

QIBAISH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以来举世瞩目的绘画高峰,其艺术成就是世所公认的。作为一位全能型画家,齐白石在人物、山水、花鸟诸多画科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齐白石从事花卉草虫创作并获得了显赫声名,“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用笔雄浑挺拔,用墨滋润淋漓,用色浓艳泼辣,真率自然,笔下的花鸟虫鱼极富生活情趣和民间特色。今年恰逢齐白石诞辰160周年,此次春拍特别推出齐白石作品专题,呈现多件齐白石书画,尤以花鸟作品居多,其中不乏名家旧藏,流传有序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801

齐白石 篆书“西山犹在不须愁”

纸本立轴

1943年作

91×35cm 约2.9平尺

释文:西山犹在不须愁。

款识:白石老人八十三岁,癸未冬。

钤印:白石(朱)

出版:《中国生活》画报,第21页,1947年第8期。

备注:本拍卖标的成交后,提货地点为中国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801出版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题写的“陶然亭”匾额

“西山犹在不须愁”出自齐白石《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已进耆老之年的白石老人意欲在陶然亭一带选购一块生圹以为百年之后的归宿之处。慈悲庵僧人闻讯,慨然以二亩地相赠。齐老因此篆刻“借山记”以及“陶然亭” 书匾,以表感激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然亭内南壁间嵌有齐白石

《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石刻

北京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期间,齐白石与张次溪同登陶然亭,并作《西江月·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四十年来重到,三千里外重游。发衰无可白盈头,朱棹碧栏如旧。城郭未非鹤 语,菰蒲无际烟浮。西山犹在不须愁,何用沾衫泪袖。”抒发爱国情思,并表示他对抗日战争必将获胜的坚强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821

齐白石 得利图

纸本立轴

1933年作

134.4×33.2cm 约4.0平尺

款识:

1. 白石山翁。

2. 予七十岁后闭门谢客,今华青先生过谈第三次矣,欲得予画,检此赠之。时癸酉秋八月,将游巴蜀,齐璜白石记于燕。

钤印:

1. 老木(朱)

2. 白石翁(白)

出版:

1.《齐白石绘画精品集》第 34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2.《齐白石绘画精品集》第 79 页,美术文化院,1993年。

3.《齐白石全集——第三卷》第 297 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4.《齐白石在钦州——诗画艺术与荔枝文化》第 46 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

说明:藏家得自陈半丁家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版物封面

1906年,齐白石奉父命到广西边城钦州寻亲,偶然结识武官郭葆生,次年春日应郭氏之约再赴钦州。时值荔枝成熟,果实鲜艳,给齐白石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便是日后“寄萍老人齐白石自钦州归后始画荔枝”(齐白石题画语)的由来。齐白石定居北京后“衰年变法”创“红花墨叶”一派,荔枝正是绝好的入画素材,他自己也常说荔枝“入图第一”。直至晚年,荔枝始终是齐白石最钟爱的题材之一,一再图写。

此幅《得利图》构图以折枝法为主,兼具清供图特征。画面中部以淡墨混合赭石粗笔画南方习见的编织篓,下方以设色法画折枝荔枝,果实鲜艳饱满,枝叶青翠欲滴,富有生机。农家风味,跃然纸上。由左上方题跋所示赠画时间“癸酉秋八月”推断,此幅当作于三十年代前后,在齐白石的荔枝画中属于表现技巧完备成熟阶段的佳作,具有典型的个人图式和语言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823

齐白石荔枝草虫

纸本镜心

1950 年作

96.5×34.5 cm

款识:予曾客广东之钦州,有人呈鲜荔枝易画,不可再梦。庚寅白石。

钤印:白石翁(朱)

说明:附原藏家英文书信一封。

备注:本拍卖标的成交后,提货地点为中国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ear Ms.

May I present you one of my collections of ChinesePaintings. This scroll of painting was done by Mr. Hsi PeShek (齐白石), The most famous Chinese Painterin therecent 50 years. He died four or five years ago at age of98. His masterpieces were also in the collection of BritishMuseum of London.May I wish you a very pleasent hourney and wonderfulholidays at home.

Sincerely yours,

亲爱的女士,

我是否可以向您展示我的一件中国绘画收藏品?这幅绘画卷由齐白石先生完成,他是近 50 年来最著名的中国画家。他在四五年前去世,享年98岁。他的杰作也被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中。我衷心地祝愿您旅途愉快,度过美好的假期。

谨致问候,

[您的名字]

原藏家英文书信

如前所述,“寄萍老人齐白石自钦州归后始画荔枝”,此幅《荔枝虫草》题云:“予曾客广东之钦州,有人呈鲜荔枝易画,不可再梦。”1950年,齐白石年事已高,犹能回忆起四十余年前钦州旧事,足见印象至深,喜爱之极。画作用笔、用色泼辣老健,极称风流。

阅读更多

齐白石荔枝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819

齐白石 紫藤明珠

纸本立轴

139×34cm 约4.3平尺

款识:画藤之能事,吴缶庐为今古一人,白石山翁所许也。

钤印:老白(白)

出版:

《二十世纪美术作品档案大师合卷1》第68-69页,北京出版社,2024年。

说明:附20世纪美术作品档案入编证书。

藤萝是齐白石常画的题材。他喜画藤, 一是因其美; 二是因自己会种藤养藤,藤花常引起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三是借以寄寓。

但他的寄寓从不以藤花喻“紫玉”,而总是联系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此幅《紫藤明珠》正是老人功夫纯熟、精力充沛的时期,布置很费经营。众散穿插各极其妙。笔力健爽,花叶的开放又能尽情发挥,对枝、干、花、叶, 都特别的审慎。花簇垂垂如璎珞珠串,色彩明快,藤枝前后穿插,与花簇交叠掩映,浓淡墨韵与轻柔色调相间,见墨彩相融的调协效果。所以细看一枝一花一叶都各有意致。即便如此,白石老人也极为谦逊,“画藤之能事,吴缶庐为今古一人”,对于吴缶翁画紫藤一事不吝惜赞美之情,称其为当今第一人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820

齐白石 瓜瓞绵绵

纸本镜心

1926年作

130.5×34.5cm 约4.1平尺

款识:

1. 白石山翁画。

2. 瓜土桑阴皆似旧,老萍独得鬓边霜。白石先生之雅,丙寅春齐璜。

钤印:

  1. 木居士(白)、木人(朱)
  2. 老齐(朱)、白石(白)

来源:兵库县企业家白石先生旧藏,于战前得自作者本人。

南瓜是齐白石常画的题材,他赋予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以一种生动的趣味。他屡写南瓜有寄寓怀乡忆旧之思,以熟透的硕大的南瓜来表现丰收的喜悦,即是白石老人质朴善良心灵的体现,也是老人对儿时记忆的一种追忆,因为这些景象正好是老人在星塘坞时最真切的记忆。

此幅《金瓜桑阴》描绘了日常生活常见之南瓜。瓜藤缠绕盘桓,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巧妙布置,瓜叶与南瓜紧紧相连画面首尾呼应,用笔上老辣苍劲。南瓜以赭石色画出形态特征,复以墨笔勾写出瓜楞,色墨融渗,笔墨趣味自然生成。瓜叶则大笔写成,墨色深浅层次分明,淋漓秀润,与瓜藤的干涩,形成视觉上强烈对比。画中笔走龙蛇,枝蔓交错,乱中有序,系以叶块金瓜,见轻重、虚实之夹杂对比关系,但他处理举重若轻,毫不紊乱,极见自然真趣,正是“无画家习气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816

齐白石 群蟹图

纸本立轴

1938年作

134×33cm约4.0平尺

款识:平方先生雅属,戊寅三百石印富翁齐璜。

钤印:齐大(朱)

出版:《荣宝斋期刊》拾贰,第 259 页,荣宝斋月刊,2023 年。

画面构图饱满,群蟹横行,富有生活情趣。若干只螃蟹以浓淡不均的墨色写出,充分利用宣纸自然晕化的功能,把蟹壳的凸凹、蟹钳的绒毛真实地表现出来,蟹爪以顺笔、逆笔交替勾写,线条迭搭错落,极具金石意趣,尤其是蟹的腿部,用中扁锋画出,饱满而表面扁平的状态十分生动。“多足乘潮何处投?草泥乡里合钩留。秋风行出残蒲界,自信无肠一辈羞。”这是齐白石常在螃蟹图上题写的诗句,乃以甘居草泥乡里的螃蟹自况,表明自己的志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817

齐白石 钓虾图

纸本镜心

136.5×30cm 约3.7平尺

款识:以竿丝钓虾从古所无,有之始自白石少年所为之事,至衰老尚不能忘,今画之未免太息也。白石并记。

钤印:齐大(朱)

“钓虾”是齐白石独创的题材,画史中未见有先来者。依《齐白石全集》所收画作来看,齐白石“钓虾”画题目 前所见最早者作于 1920 年代中期,其画上自题“从来未闻有钓虾者,始自白石”明确阐明齐白石在此一题材入画上的开创性。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市场可见齐白石之“钓虾”题材也约仅有五幅左右,为齐白石作品中之罕见题材。

此幅《钓虾图》,虾多绘4-5节,虾头与虾身比例相当,每只六须中不见小须;全幅三虾墨色均较谈,饱水较多,深浅变化不十分明显;又虾头浓墨中线晕染为线状,虾眼亦几乎垂直伸出虾头以外。综合以上特点及书风、用印判断,应为1930 年代作品

款题:“以竿丝钓虾从古所无,有之始自白石少年所为之 事,至衰老尚不能忘,今画之未免太息也。”画家详述追忆童 年钓虾细节,文字情感浓厚,区区数字写尽岁月流淌年华方逝的童年往昔。

阅读更多

画钓虾者,始自白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822

齐白石 延年

纸本立轴

101.5×34cm 约3.1平尺

款识:延年。九十老人白石尚客京华。

钤印:白石(朱)、寄萍堂(白)

出版:《荣宝斋期刊》拾贰,第 258 页,荣宝斋月刊,2023 年。

菊花象征着一种君子的情怀,隐逸的情结,人淡如菊,菊花的幽雅和耐寒一直是文人士大夫最爱的品质,千百年来屡屡入画。齐白石可以说是菊花的知音,他笔下的菊花尤为烂漫多姿。

菊花是齐白石晚年最为钟爱的题材之一,菊花在万物萧疏的秋天开放,喻年高而体健,寓有长寿之意。本幅白石翁《延年》菊花造型大气洗练,采用其衰年变法时创造的“红花墨叶”之法,均用浓墨染绘枝叶,淡墨勾勒叶筋,使明艳的花卉跃然纸上,分披的菊叶,嫣红和明黄的菊瓣,饱满的菊朵,构图布局充满张力。色彩饱满,色墨之浓淡轻重的对比处理极佳,笔墨随意阔达,气氛在热烈中透露着幽静。题款“延年”为雄浑健拔的白石体篆字,与画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814

齐白石 延年益寿

纸本立轴

1943年作

36×30cm 约1.0平尺

款识:延年益寿。受苍先生三十岁初庆,白石。

钤印:白石山翁(朱)、行年八十三矣(白)

说明:此件原为张映雪旧藏,原委托人得自其家属。张映雪(1916-2011), 山西夏县人。1934 年考入运城中学后,课余为裱画店作画。1939 年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开始从事版画创作,曾任延安《新中华报》美术编辑。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备注:画面右下角有齐白石防伪钢印:齐白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防伪钢印:齐白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815

齐白石一年容易又秋风

纸本立轴

136×33cm 约4.0平尺

款识:一年容易又秋风,少陵句也,又秋声亦不难也。齐璜白石山翁。

钤印:木居士(白)

鉴藏印:国为私印(朱)

题签:苍苍亭爱玩,齐白石鸡头图。

此幅《一年容易又秋风》,首先可以看到齐白石对于画面经营的高超之处。

白石老人精简以三枝雁来红枝干圈成一个半圆状,引导观者在视觉上形成了红叶与地面的对比。虽然寥寥几笔,却能巧妙的分间布白,足见其功力至深非常人能及。另外,细观画面的植物,用胭脂罩染的片片红叶已然低垂,枯萎的神态仿佛暗示着夏日已过,秋天将至。

正如白石老人在画幅右上方题写之画名:“一年容易又秋风”,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而树叶弯曲的动势也将观者的视线引向叶下的一对蟋蟀,它们似乎也感知到季节的变换,雄虫奋力的鸣叫欲吸引来自己的伴侣,与其共度深秋。画面中不论是蟋蟀,亦或是红叶,其动态皆描绘得丝丝入扣,使人从这幅静止的作品中似乎也能听到秋风吹过树间,蟋蟀的相互鸣唱的声音。这样对自然的敏锐观察,是大半辈子生活在农村中的齐白石得天独厚的才能,加上其妙笔生辉的能力,才能造就这么一幅生动的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818

齐白石 红叶蝈蝈

纸本立轴

86.5×45.5cm 约3.5平尺

款识:愁根愈冷愈精神,霜叶如花正占春。人世只夸篱下菊,爱花还是折腰人。老萍并题新句。

钤印:老白(白)、木人(朱)

张伯英题:草虫善鸣者,吾乡曰游之,北方曰聒聒。童时散塾后,自往郊外,捉得置庭前花草间,日夜不绝声,然往往为鸡所食,若蓄诸笼中,无风趣矣。勺圃。钤印:张伯英印(朱)、少溥(白)

备注:本拍卖标的成交后,提货地点为中国香港

三枝雁来红横斜交织,姿态舒展,鲜艳的红色令斑驳的秋天色彩更加绚烂。“愁根愈冷愈精神,霜叶如花正占春。人世只夸篱下菊,爱花还是折腰人。”对于雁来红,白石老人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一只蚱蜢踞余叶端,构成一个画眼,动静结合。秋风习习,草虫鸣声阵阵,令人为之动容。乡间的平常秋景,被齐白石移入画图,在画境又是别开新面,于画史有功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南北20周年暨开拍国际2024春季拍卖会

LOT 629

齐白石 丰收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50年作

102×35cm 约3.2平尺

款识:

九十岁白石老人制造。

钤印:

白石(朱)、大匠之门(白)

题签:

齐白石丰收图。玉米。艾青题。

出版:

1.《荣宝斋期刊》2022年第8期(总经213期)。

2.《先生归来马衡和他的时代》,第63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22年11月。

3.《迈上新时代绘画创作高峰—人美「大红袍」出版30周年作品集(近现代卷)》第16-1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年。

4.《二十世纪美术档案-大师合卷》第14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24年。

展览:

“迈上新时代绘画创作高峰—人美‘大红袍’出版30周年作品展”,人美美术馆,北京,2023年11月6日-12月3日。

1.艾青题签。

2.原藏家俞福祚为上海美术出版社编辑,该作品由艾青介绍至齐白石处购买。

在齐白石极其丰富的绘画题材中,玉米是一个不常见的品种,晚年的齐白石常常回忆自己儿时耕作田间的场景,并以水墨和篆刻来寄托思乡之情。进入八十岁的白石老人,无论艺术水平与知名度在当时都已达到巅峰,然而对故乡的思念却从未停歇。自诩为「湘上老农」的齐白石,玉米之类的农作物播种与收割深深烙印在其脑海里。是幅以饱含水汽的赭石写出杆和枯叶,以留白法勾出成熟的玉米,让我们一眼便看到了秋的收获,玉米上寥寥几笔重墨枯笔便将穗子的质感描写的惟妙惟肖,如得神助。(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