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自建国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流落海外的文物念念不忘。

相关部门也坚持通过友好协商或者司法诉讼等方式,向非法占据中国文物的国家要回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

德国作为八国联军侵华的主力之一,曾经从中国掠夺过大量文物,因此他们也是我们发起对话的对象。

过往几十年里,双方的沟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国的很多文物仍旧被德国攥在手里,这也牵动了无数同胞的心。

没想到2021年,事情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进展,德国开始审查文物,展现出了归还的意向。

与此同时,有部分国家坐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溯文物,触目惊心

在德国汉堡的世界文化和艺术博物馆里,放置着一把形制古朴、花纹繁复、制作精良的黑色古琴。

古琴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而这把古琴也正是从中国漂洋过海,去往德国博物馆的文物。

从琴身的花纹、铭文等标志来看,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时期,是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见证者。

然而如此珍贵的文物,却被放在一个尺寸并不合适的琴盒当中,看起来颇有些不伦不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克内德尔对此十分好奇,无数个疑问从她的心里飘过。

为什么古琴与琴盒不匹配?古琴是怎么来到德国的?它原本的琴盒呢?这个琴盒原本装载的琴又去了哪里?

怀揣着许多疑问,克内德尔翻阅各种馆藏资料,终于触摸到了冰山一角。

原来,这把古琴是在晚清时期被运往德国的,而这个时候,正是旧中国遭受八国联军侵略的至暗时刻。

德国在历史上曾经扮演过强盗的角色,而包括这把黑色古琴在内的许多文物,就是他们的赃物。

在其他列强国家的历史博物馆里,同样也有中国文物的存在。

它们经历过和黑色古琴一样的命运,被迫与祖国母亲分离,与亲人分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0年,八个列强国家组成联合军队,侵略者的铁蹄闯开中国的国门,悍然踏向紫禁城,如同一把尖刀插进了中国的心脏。

懦弱无能的清朝皇室连夜逃跑,把偌大的紫禁城,以及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再加上辉煌灿烂的诸多文物,全都留给了侵略者。

琳琅满目的璀璨文物,满足了这些强盗无限膨胀的征服欲。

他们将能够拿走的文物全部洗劫一空,拿不走的就毫不留情地摧毁。

仔细追溯那把黑色古琴的来历就能发现,琴盒里原本装着的是另一把古琴,但很可惜,有的乐器已经成了木柴,这简直是在暴殄天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的越多,克内德尔越是觉得触目惊心。

她向博物馆馆长汇报,希望能够深入调查,最好把从中国掠夺而来的文物做个整合,编成目录。

可是馆长却告诉她,没有人对这方面感兴趣,也没有人愿意为了这段历史买单。

没有人感兴趣,就可以什么都不做吗?

克内德尔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哪怕馆长不屑一顾,哪怕博物馆不肯提供支持,她也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于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秘密进行这一项统计整理的工作,也始终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能够正大光明的把名单亮出来。

一直等到博物馆高层变动,馆长离开,新的领导上任,克内德尔才终于看到了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着对文物负责的原则,新任馆长曾经做出过把德国藏品归还给原主国家的行为,这也在国际社会上为德国搏得了不少好名声。

由于价值取向有着相通之处,于是克内德尔不再偷偷摸摸做整理,手里的名单也不再是秘密。

既然博物馆愿意重视从中国而来的文物,那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说明,他们已经产生了和中国沟通的意愿。

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从1949年建国以来,我们就广泛追踪流落海外的文物,尽最大的努力接它们回家。

不管是官方持有的文物也好,还是民间人士斥巨资购买收藏的文物也罢,只要对方愿意交流,那么我们就有把文物接回家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50年代,德国政要访问中国,曾经给我们带来过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他们愿意将义和团时期掠夺的文物归还中国,以此来推动中德双方的关系进展。

可问题是,他们归还的也仅仅只是当年的部分文物,剩下的一部分文物,一直以来都是国人的牵挂。

2021年,德国启动追踪义和团文物的项目。

时至今日,这一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克内德尔女士的正义之举,就是今年三月由香港媒体报道出来的。

与此同时,有一部分外国媒体也争先恐后地报道相关内容,并且密切关注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物归国,正在铺路

2023年5月,日本媒体报道,德国七家博物馆组成了联合调查团队,正在与中国专家展开合作,探究义和团时期中国文物的来龙去脉。

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之下,“德国计划归还中国文物”的话题,在国外社交平台上被反复讨论。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德国正在审查文物,同时也正在为中德两国双边关系的突破造势。

那么,德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结合过去德国归还中国文物的行为来看,对他们而言,文物本身具备的外交价值,已经超过了它自身承载的历史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中国人才会从中国文物上感受到华夏历史的生命力,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瑰丽。

而在这一点上,德国人无法与我们感同身受。

只有在文物的外交意义上,他们的感触才会更深。

曾经苏联为了庆祝中国的新生,且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关系,把《永乐大典》等文物还给了我们。

而如今德国追还文物,为的也是和中国进一步搞好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的这波造势,其实也是造给中国看的。

以文物拉动外交,这是其一;

其二,德国如此做法,也是在顺应国际舆论,占据道德高峰。

大国霸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这些都属于国际世界里的过去式,并不符合当下的主流价值观,甚至有悖于民众倾向。

那些被列强掠夺而去的文物,又恰恰是霸权主义和沙文主义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三,德国曾经向其他国家归还过文物,如果始终不提中国,难免会让外界觉得他们有失偏颇。

在过去两三年的时间里,德国许诺向非洲国家归还文物,包括贝宁青铜器以及一些珍贵的珠宝和工具,甚至还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地标性文物。

无论是国际舆论价值观的趋势,还是中德两国外交的需要,又或者是文物环境的进一步改变,都促进了德国在归还中国义和团文物这件事上的态度转变。

部分热爱和平的德国民众,也对于政府的举动表示大力支持,这一幕让中国网友也感到些许欣慰。

可谁知道,属于中德两国之间的交涉,却让其他国家破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物回家,呼声强烈

多次公开报道德国文物追溯项目的日本,就是破防国家中的主力军。

之所以会破防,那是因为,他们做过和德国一样的勾当,现在却不想与德国表示相同的诚意。

日本媒体在客观报道德国的情况时,绝口不他们曾经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

无论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还是后来的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都没少从中国手里抢东西。

但偷来的、抢来的,终归变不成自己的,历史是客观和公众的,它始终会记住所有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4月,日本民间团体在东京举行集会,再一次向日本政府喊话,要求政府顺应世界潮流,归还中国文物。

一位成员提到,作为民间和平爱好者,他感到非常羞愧。

因为在主动了解中国文物的相关渊源之前,他从来都不知道,日本人手里有中国这么多的文物。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政府把民众当成傻子一样愚弄,公然篡改历史,抹去了他们侵略中国的一系列罪行,其中就包括对中国文物的掠夺。

不只是他,日本国内的很多人,直到今天都还被政府蒙在鼓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个民间团体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看见真相。

这个团体首先瞄准了日本从辽宁海城抢走的三尊中国石狮,所有人都表示会不懈努力,促使政府有所行动。

但对比之下,日本政府的态度则显得十分漠不关心。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德国的举动确实给他们造成了压力。

还有一个破防的国家,那就是隔壁的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去年,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在网络平台上刮起了一阵飓风。

它通过文物拟人的方式,让更多观众看到了文物与祖国母亲被迫分离的痛苦。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精妙绝伦、种类丰富,但每见一次,都让国人无比痛心。

所以人们才会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够笑着从大英博物馆里走出来。”

而文物回家的道路虽然充满希望,但同时也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

为此,亿万同胞还需共同努力,让世界听见中国文物的回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无论是出于顺应国际舆论约束的目的,还是出于进一步推动中德双边关系的目的,德国都在归还中国文物这件事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信号。

未来,我们也希望在德国的影响之下,包括日本和英国在内的更多国家能够正视历史,把窃取的宝藏还回它们原本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德方正审查八国联军掠夺来的中国文物,为归还铺路” 甘肃奔流新闻

“一共7件乐器,其他的都被做成了木柴”——德国专家调查八国联军劫掠的中国文物 参考消息

日民间人士:很多人对掠夺中国文物历史无知,作为日本人很羞愧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