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九场:坚定不移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明康作主发布,盐城市和有关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试点建设(近)零碳产业园、打造综合能源保障基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点建设(近)零碳产业园,为“碳”路探路

盐城是首批全国碳达峰试点城市,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政策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当前正试点建设(近)零碳产业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城新能源资源丰富,待开发的风光资源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而且还拥有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区域面积大的空间优势。”张明康介绍,这些优势可以为(近)零碳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五大基础条件:一是承载绿色产业转移,二是满足大规模绿电需求,三是承接绿色技术溢出转化,四是提供多元应用场景,五是先行先试提前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零碳研究院 射阳宣传部供图

据介绍,从去年7月到现在,盐城主要抓了几项工作: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盐城方案。与国内外知名的规划设计公司合作,一起编制园区总体规划,确保园区从起步开始就能够达到业界最高水平。

二是注重因地制宜,探索盐城路径。布局了“绿电+氢能”“绿电+冷能”“绿电+新型电力系统”等多种路径,为全省全国形成尽可能多的建设模式提供参考。

三是坚持国际视野,形成盐城标准。盐城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英国标准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碳足迹认证和零碳园区建设标准体系。接下来,将陆续发布沿海(近)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规范、江苏省(近)零碳产业园建设指南导则、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等,最终形成一套国家认定、国际认可的标准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标杆园区。

采取“组合拳”,推动高质量就业

民生是幸福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盐城如何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响水西兰花带动村民增收 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采取援企稳岗、开发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创业等一系列‘组合拳’。近三年,全市就业补助资金累计支出超1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2.8万人,引进高校毕业生11万人。”张明康介绍,一是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企业稳岗扩岗、支持自主创业与灵活就业。

二是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支持力度,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进一步放大“黄海明珠人才计划”2.0版政策效应,开展万名学子“聚盐留盐”行动,确保全年引进高校毕业生就业4.1万人以上。

三是全年精准开展供需对接招聘活动1000场次以上。深入实施制造业职业技能根基工程和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四是持续优化就业软环境,盐城在全省首创了“家门口”就业、家政服务、零工驿站“三站合一”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将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提档升级计划。

“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发展,打造综合能源保障基地

近期,我国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在盐城滨海港建成,引发关注和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勾凤诚介绍,近年来,盐城着力打造长三角规模最大的综合能源基地。他用3个数据介绍盐城的特色。第一个数据是65%。截至6月底,盐城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516万千瓦,全省第一。今年以来,新能源发电量在全省占比保持在25%以上,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保持在65%以上。第二个数据是28。盐城绿能港一期项目建成后,液化天然气年处理能力达600万吨,可供全省民生用气约28个月。第三个数据是2000。预计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

围绕综合能源保障基地建设,盐城将持续推进“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布局。一是在全国率先启动百万级深远海示范项目,推进26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建设近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大基地。二是打造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渔光一体”等融合发展新场景。三是加快建设国信滨海港、国电投滨海港4×100万千瓦清洁高效支撑性煤电项目。四是推动滨海港1000万吨/年LNG接收站、码头和天然气长输管道等工程建设。五是积极布局海上“能源岛”,推动“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

工业经济总量过万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盐城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分别突破2000亿元、1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实现两年翻番,工业经济总量迈上万亿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孙庆树介绍,盐城将围绕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良性互动,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盐城聚焦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食品五大传统行业,分产业实施焕新升级工作方案,出台八条传统产业焕新政策措施。将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更大力度推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产品提档、数字赋能、绿色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光渔”一体化电站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供图

在新兴产业方面,将壮大数字经济、海洋经济关键增量,巩固晶硅光伏、风电装备等地标产业链领先优势,积极打造“优势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未来产业是新赛道、新引擎,盐城将壮大氢能、新一代高效太阳能电池、第三代半导体等成长型产业,布局智能计算、新型储能等潜力型产业,加快车联网、低空经济等场景商业化应用,建立“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产业转化”发展路径。

生态修复,绘就壮美湿地画卷

“盐城是全省国土空间规模最大、海岸线最长、湿地保有量最多的设区市。”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戚太龙介绍,今年是黄海湿地成功申遗5周年,将紧扣美丽江苏建设,精心绘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盐城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加强生态修复,努力提升湿地品质。实施“退渔还湿”、海岸带修复、水环境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推动湿地数量稳中有升、质量持续向好。

二是加强互花米草治理,守护湿地安全底线。盐城采取刈割、深翻、围堰、水淹等方式,已经除治18.9万亩、占比超过80%;剩余的部分,将于今年9月底前除治到位。今年在盐城沿海滩涂新发现了6种鸟类,目前有记录的鸟类增加到442种;麋鹿种群数量从39头增长至8216头,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三是加强科学利用,大力发展湿地经济。打造条子泥、川东港等特色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城大丰滩涂湿地 杨国美/摄

逐梦深蓝,做好这三件事

近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成果发布,盐城盐业文明考古项目入选,这表明盐城自古以来就与“海”密切联系,与“盐”相伴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孙海山介绍,近年来,盐城沿海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0%。海上风电规模占全省50%、全国20%,被誉为“海上新能源第一城”。

一是产业强海,激发蓝色动能。今年初,盐城出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编制全国设区市首部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明确了重点发展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船舶等九大海洋产业。将设立10亿元的海洋经济产业基金,力争2026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

二是科技强海,赋能企业发展。鼓励海洋企业加快海洋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突破海上风电制氢、海洋生物医药原料开发等关键技术,健全多层次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三是品牌强海,彰显产品价值。持续做大做强射阳蟹苗育种、东台海洋特种装备、大丰海水淡化等海洋特色品牌。加快建设水产苗种繁育和现代化养殖示范中心,致力打造华东地区优质海产品供应基地。

更深层次接轨上海大都市圈

盐城位于长三角中心区的北翼,今年又被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在进一步服务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有哪些考虑?

勾凤诚介绍,盐城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更深层次接轨上海大都市圈,努力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参与者、有力推动者、积极贡献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海油盐城绿能港 杨毅/摄

比如,依托深水良港、河海联动和成片建设用地资源,全面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推动金融、物流、会展等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积极对接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国家科学中心辐射外溢,扎实推进“域外创造+域内转化”新机制,促进更多长三角科创成果在盐城落地转化。

加快推动盐泰锡常宜等轨道交通一体化项目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打造全国区域性港口多式联运中心。推动长三角社会保障卡在更多领域享受“同城待遇”。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

夏粮实现“三增”,抓好稳产保供

作为全省农业大市、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中国“东部沿海大粮仓”,盐城如何挑起稳产保供大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施建霞介绍,今年盐城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总产预计52亿斤以上,创历史新高,为连续十年粮食总产超140亿斤打下坚实基础。盐城将以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强引擎,一以贯之抓好稳产保供首要任务。

“秋粮是粮食生产的大头,占全年粮食六成以上,立足当前,将坚持管理技术全覆盖、防灾减灾抓主动、服务指导不缺位,奋力夺取全年丰收。”施建霞说,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盐城向江河湖海要食物,耕海牧渔打造“蓝色粮仓”;发展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垂直农场,多措并举丰富“菜篮子”。建强“6+N”全产业链体系,发展新型食品加工业。

2023年,盐城“小田变大田”改革做法被吸收进中央一号文件,接下来将做好后半篇文章,开展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全国试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合理形成机制。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文 牛华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