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销量发布,中国汽车的产业布局,已经有了清晰的脉络分布。

长城、比亚迪这两家企业的销量走向非常明显,全面电动化的比亚迪,7月份的销量超过了34万台,此前的燃油车巨头长城汽车,7月份的销量则为9万台,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囊括了1.2万余台的皮卡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去年强势交锋的两家企业,今年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分别为:34万、9万。

长城仅仅和比亚迪交手一次, 就已经失去了作战能力,目前的事实是,比亚迪在乘用车市场的声量占比,是长城的四倍以上。

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营销、渠道、赛道、技术以及定价、产品等多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比亚迪产品更多,更分散

目前的乘用车市场现状是,比亚迪布局了从 海鸥 参数 图片 )到 腾势N7 ,囊括了不同尺寸、不同动力、不同定价、不同造型的新能源车。

这给用户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

比如说,如果只有8万预算想买纯电动车,或者手握12万买混动轿车,手握20万想买行政轿车,比亚迪都能提供海鸥、 海豚 、秦、 海豹 06、汉等不同的产品以供选择。

这样的布局会大大减少和用户沟通的成本,毕竟比亚迪目前可以辐射100%的用户群体,建立了广义程度上的服务商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一步来看长城,目前的弊端是产品布局走了窄路。

整个长城汽车目前的布局较为偏向于油车、SUV,新能源、轿车的产品布局欠缺,由此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预算10万以内没有太多的选择。

目前长城的入门车型就是 哈弗H6 ,落地价格在12万左右,这已经是长城汽车最便宜的车型,间接意味着10万以内无缘消费长城汽车。

且整个长城汽车都无法为消费者提供轿车选择。

一来排斥了所有的轿车用户,二来排斥了预算10万以内的用户群体,那么长城汽车只能服务预算10万以上的SUV用户群体。

从布局上来说,长城汽车能够服务的用户市场宽泛程度,本身就要远远小于比亚迪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比亚迪经济属性更强势

从技术上来说,比亚迪的技术路线只有两个,一个是DM系统,另一个是EV系统。

EV的优势是绝对意义上的经济性能,目前比亚迪自主研发的三电系统,在能够保证利润的情况下,还能压低产品的价格。

DM系统里的DM-i分支,是在放弃性能、加速的基础上,强化了燃油经济性能,以 秦L DM-i为例,虽然实测油耗没有其官方表示的2.9L百公里那么夸张。

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燃油经济性能也能控制在4.5L百公里以内,整体使用成本较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城的哈弗、魏牌、坦克、皮卡序列的油耗表现并不出色,体系内目前最省油的就是Hi4系统,装备在 枭龙MAX 上,实测油耗在6.5L百公里,这已经是整个长城汽车内部,燃油经济性能最突出的产品了。

从购买成本、使用成本上来说,长城汽车的综合养护成本都要远远高于比亚迪。

考虑到目前国内消费者整体收入的客观因素,不少用户群体在手握几万元,十万出头预算购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产品定价,其次是使用成本,在这点上,同样比亚迪占据着强大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长城的优势是硬派市场

客观来说,长城的单月9万台销量,表现已经不错。

其坦克系列、皮卡系列市场的表现强势,尤其是在15万以上的细分市场,对于户外出行有需求的用户群体来说,长城的吸引力要更强一些。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方程豹不是坦克系列的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目前的电动化转型其实才刚刚开始,不少消费者刚刚到换车周期,中国的乘用车市场一直都是由工薪阶层所主导。

过去,长城汽车能够成功,是因为其提供了预算内最好的SUV,哈弗SUV系列的尺寸、舒适、价格优势,在今天的电动化市场已经被全面淘汰。

接替而来的是比亚迪的经济化路线,10万预算可以买到种类不同、尺寸不同、动力表现不同的比亚迪车型,这是用户所需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比亚迪和长城一直都没有矛盾,对于终端市场来说,谁能提供符合他们消费需求的车型,谁就是出色的企业,只是目前长城的规划、定位、定价、技术,都无法和用户群体产生共情能力,才会出现比亚迪一家独大的情况。

退一步来看,已经开始和用户共情的吉利、长安、奇瑞,也正在疯狂抢夺长城的残存市场,仅仅留下来的一个越野板块,无法支撑起曾经的庞大商业帝国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