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号子丨渔民号子,是渔民船工在海上和岸上劳动中产生、积累并世代相传、朝夕相伴的海洋民间口头音乐。渔民出海在船上一切工序全靠手工操作,集体劳动异常繁重,因此都要喊号子以统一节奏,调节情绪,为此形成了丰富的号子。舟山渔民号子按工序分为“起锚号子”、“拔篷号子”、“摇橹号子”、“起网号子”等二十多种,曲调粗犷优美,有着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匚 时光深处的闯海之歌
舟山渔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居我国渔场之首,素有“中国渔都”之称。而位于舟山中部海域的岱山县,是一个拥有404个岛屿组成的海洋大县。
岱山渔业资源丰富,尤以境内岱衢渔场盛产大黄鱼而闻名。每年春夏之交,大黄鱼洄游,岱衢洋上万船云集,船旗猎猎,赭帆点点。渔家人日以继夜,劳作不辍。
早年间,岱山90%以上的人家都以打渔为生。对于各个岛上绝大多数的男人而言,下海是他们唯一的宿命。那时木帆船是海上捕鱼的主要工具,集体劳动异常繁重。
渔民在解决超负荷劳动、与风浪搏斗的过程中,为了能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产生了渔民号子。号子发出的那种震天撼地的气势、惊心动魄的旋律、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渔家汉子。
匚 挥不去的乡愁
岱山高亭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师吕波,就是在听闻了一曲渔民号子后,被其中的气势与精神感染,从而走进了渔民号子的世界。吕波是土生土长的岱山人,打小却未曾接触过渔民号子,但也听长辈提起过下海打渔的种种艰险,伴随着这样的思绪,听着一段段或刚劲浑厚、铿锵有力,或欢快流畅、优美悠扬的号子,一种莫名的情愫在心底开始滋长……
拍摄当日,吕波带着我们来到了岱山本岛的一座渔村,去拜访一位90高龄的老渔民。老人精神矍铄,黝黑而瘦削的脸上满是笑容,他唱起一段又一段号子,略显嘶哑的嗓音里,我却分明听出了一丝悲壮的味道。
老人和吕波的号子声,在幽静的渔村里回响。这是吕波在周末的常态,有了空闲他就会在岛上转悠,去寻访那些上了年纪的老渔民。
和他们一起哼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号子,听他们讲述那些在惊涛骇浪里的惊险故事,这给了他异常真切的感受。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把渔民号子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
匚 传下去,那是祖祖辈辈的呐喊
高亭中心小学的渔民号子传承基地已经成立了14年,吕波在孩子们身上投注了很多心血,孩子们也争气,外出表演拿了不少奖。好不容易练得不错了,孩子也升学了。不知道他们是否还会练习这陪伴他们整个小学生涯的号子。
吕波不以为意,他觉得哪怕将来其中有一个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哪怕孩子们回家给家人邻居唱一唱,“那就是一种成功”。
除了教授孩子们唱鱼歌,吕波还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一个渔民号子表演团队。 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凭着个人的喜好,和对于本土文化的情感,走到了一起。
日常的排练和演出占据了大伙不少的时间与精力,且没有任何回报。大家却依然乐此不疲,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声音,应该在这座岛上,一直传下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