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轰响产业引擎赋能西部大开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郭锦辉

8月2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区位条件和发展阶段决定的,也是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要通过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地区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子。

01

坚持高水平保护

擦亮西部高质量发展底色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要坚持高水平保护,深入推进美丽西部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赵建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处理好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要在发展观念上坚持系统思维,用绿色、创新、差异、协同的理念推动西部大开发。在理念的具体落地上,需要加快形成绿色技术范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的《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就是确保新时代进一步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新措施。“西部大开发主要涉及我国第一和第二级地形台阶(包括中部的山西、广西东部为第三地形台阶),该地带性区域只有四川盆地、渭汾流域和河套地区—河西走廊—湟水河流域等三大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适合耕地、人口、城乡居民点和经济产业活动的密集分布,并具有国家级经济中心区地位,其余面积更加广阔的区域多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山脉、高原和荒漠戈壁地区,属于经济活动的边缘或腹地地区,因此,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西部大开发要坚持高水平保护,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是相互取舍的矛盾体,而是相互促进,可以实现共赢、共同进步的双生关系。“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在坚持高水平保护下,深入推进美丽西部建设,要以高技术产业应用为支撑,顺应‘东数西算’等国家产业战略布局,深化改革,结合新模式、新业态培育高技术服务消费场景,通过市场的手段推动‘高水平保护’的西部大开发进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二级巡视员宣晓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在我国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加深的形势下,原有“地区竞争”模式下依靠“政策倾斜”推动特定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未来,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样将更有条件破解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难题,真正实现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韩文龙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目标,尤其是体现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意蕴。

“在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要牢牢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二是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点是推进西部地区的产业绿色化转型,同时在大保护的前提下,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通过发展绿色新技术,培养和布局绿色新产业不断实现产业结构的跃升和高级化。”韩文龙说。

02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为西部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推进西部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是未来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的一篇大文章。

赵建军认为,在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推进西部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关键在于制度框架内如何实现绿色低碳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要通过健全政策与市场机制激发绿色低碳发展的活力。要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刘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进一步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特别是要立足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要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事实上,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也能形成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如园艺产业、现代畜牧业、林下产业、旅游产业、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脆弱生态环境修复业、污染治理设备产业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对西部资源开采和能源原材料产业,只要其生态环保措施到位且保护治理水平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都应该允许并鼓励发展。三是开展新时代战略腹地建设,进一步落实“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使战略腹地建设成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

韩文龙认为,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国家实现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安排。西部地区要结合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等,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将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一是要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点是要实施植绿增绿计划,持续推进“三北”工程,建立健全国家级的生态保护区。二是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严格落实低碳和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承接东部和中部等转移过来的产业。因地制宜规划和发展一批具有区域和全国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三是利用西部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推动储能技术和设备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四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要综合利用西部优越的生态资源,发展一批高质量的休闲旅游项目,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苏剑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推广绿色建筑标准,提高新建建筑的能效,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另一方面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电动车充电设施,推广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减少碳排放。第二,大力鼓励绿色能源发展。例如,增加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项目,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同时,实施能源效率标准和认证,鼓励企业和家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支持绿色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激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投入。第三,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一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鼓励发展环保技术和绿色产品;另一方面推动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旅游项目,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第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推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另一方面,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配置绿色发展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图片来源:新华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