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夏,欧亚战场上轴心国与盟国的战争仍在进行之中,并到了最黑暗的黎明时分:欧洲战场,德军几乎打垮整个欧洲,正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苏军被全面压制;亚洲战场上中国正与日本艰难相持,日本的势力还在向南亚、西亚延伸,并在不久前的珍珠港战役中沉重打击了美国海军,现在整个世界都沉沦进战争阴影之下。
但同年6月4日,上午10点24分,辽阔的海面上爆发了黑暗下第一缕反击的耀眼曙光,这场中途岛海战成为了二战乃至世界走向的转折。
穿云破日、呼啸而来的美军轰炸机部队迎着弹雨,让日军的3艘航空母舰刹那间在轰然巨响中变成了三团火球,并同时使堆放在甲板上的飞机、燃料和弹药引起了大爆炸,惨烈而壮丽的火光和飞溅的海浪一起在大海中心直冲云霄;短短的5分钟,日本三艘航空母舰被彻底炸毁,彻底扭转了中途岛海战的形势与军力对比,也基本决定了战役结局。
这放眼于整个世界战争史也能称得上十足惊心动魄的一幕不仅成为了历史话题,也成为了银幕艺术的选择,呈现在由《独立日》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电影《决战中途岛》之中。
这场重要战役的发生是必然的,在东半球完全卷入战火的情况下,西半球不可能置身事外,连接两个半球的太平洋战场上盟国和轴心国的冲突必然集中在美国与日本之间。
而事实也如此,日本深知必定和美国会有交战,那么不如掌握先机,所以不宣而战,偷袭轰炸了美国在太平洋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后正式宣战,太平洋战争在日攻美守的状况下开始。
接下来美国必须迅速整合自己的海军力量并实现攻防转换,及早抢夺主动权;另一方面,如果不在这一阶段扭转战局,遏制日军的攻势,那么美国在失去西南沿海门户以后被轰炸、袭击、乃至侵略的就会是西海岸本土:"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会陷入火海。"
战略清晰,美国海军情报局开始积极搜集和研究着日本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而后来有人将中途岛一战称为"情报的胜利",也正是因为这一步使美国在这场战役中获取了先手地位。
美国通过破解日本海军主要通讯系统JN-25得悉'AF方位'将会是日本海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然而联军就偏偏破解不到'AF方位'的位置:夏威夷情报站认为"AF方位"是中途岛,但华盛顿海军情报处坚持认为是阿留申群岛,在情报战最后才验证出确实是中途岛。
由此,美军集中了以在太平洋西南方的企业号、大黄蜂号以及因为参与珊瑚海海战而正在珍珠港进行重大维修的约克城号三艘航空母舰,并以此为核心加上约五十艘支持舰艇组成了著名的第17特混舰队,于日军必经之路上蓄势待发。
中途岛海战的主要过程集中在惊心动魄的一天当中。
今日我们知道战役的结局,但如果从过程来看,它并不是一场"理所当然"的胜利,而是由双方步步推动的。即便美国掌握先手,但也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会赢。
自4日清晨开始,日军舰载机就开始发动攻势,美军一直处于还击状态;而美军对日军舰队前期的主动出击其实并没有获得显著成效,从早上七点开始,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扑向日军舰队,部分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在自杀式攻击中被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和高射炮火全部击落。
但这样的空袭却一批又一批地持续着,为了消耗零式战斗机,争取反攻机会,这些正值壮年,受过优秀教育,也许已经有了恋人或家庭,原本人生圆满、未来一片大好的军人,因为身处二战时代,为了战役的胜利在弹火中成批次的战死,面对高空中随时发生的爆炸、碰撞、坠落毫无畏惧。
直到几个小时后,一方面由于之前美军的攻击对零式战斗机的消耗,另一方面由于日军侦查工作从凌晨开始就出现的多次延迟和失误,日军在没找到美军航母的情况下让战舰甲板执行给护航的零式战斗机加油加弹作业,出现了无法准备反击波的空隙机会;而紧接着从美军航母起飞的33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顺利找到了日本的航空母舰。
30架轰炸机首先集火加贺号,而后丢下了一枚砸穿了赤城号飞行甲板的1000磅炸弹,并引爆了弹药,创造了一发炸弹击沉航母的战绩,随后赶来的17架俯冲轰炸机则专门攻击苍龙号航空母舰。
一切发生在数分钟以内,三艘爆炸的日本航母使太平洋为之沸腾,也使战争走向盟军乃至盟国的胜利。
令人期待的是,《决战中途岛》将以银幕的方式真实再现这些当年发生在大海中心的战斗,让原本只能在口头或文字叙述中模糊为记忆与想象的震撼画面还原为眼前的战场,想必场面会十足震撼。
中途岛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战役中美军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
这场战斗狠狠打击了日本高层的自信心,使他们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不被这场巨大失败的阴影所笼罩,和战斗之前的盲目自信形成鲜明对比。
而日本的盲目自信正是战斗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日本被珍珠港胜利冲昏头脑,所以战前对情报工作不重视,并且战前和战中都疏忽于侦查,导致传回的情报反复出错,所以始终没能确认美军的航母位置;还低估了美军的维修能力,凭推测认为美军之前受伤的航母不会出战,由此战略上也错误部署,且观念落后,应对不灵活。
当美军集中力量时,日军的军事力量过于分散,还将大量护航战力留在以战列舰为主的联合舰队,导致美军轰炸机俯冲下缺乏保护的四艘航母孤军奋战,最后果然被击沉。
此战以后日本海军从此走向了失败,并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除了军备的巨大损失以外,大量优秀飞行员的牺牲还丧失了太平洋制空权,这是财力无法弥补的,也直接导致日本失去太平洋战场的主导权。
而美军由此获得了喘息之机,美国经济得以转入战争状态;当美国巨大的制造能力投入战争以后,后续的盟国军事和经济力量与轴心国的对比就完全向着盟国有利的形势发展,直接成为二战盟国胜利的基础。最直接的影响是这场战争之后美军决定在太平洋发动反攻,压缩日军空间,迫使其进入战略防御阶段。这些历史在《决战中途岛》这部不仅再现壮烈,更是致敬历史的电影当中,也得到了完整的重现。
电影对环环相扣的战争过程的展示会让人想象如果这场战争中的某一个细节出现了完全可能的反向改变,如果没有了中途岛战争的胜利,那么日军将登上美国西海岸,而美国就无法及时反击日本、支援欧洲,世界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走向。
由此,我们看到的那些必要的每一步:对情报判断的坚持、对永沉大海的无畏、对粉身碎骨的无惧,就会不仅在电影里,更是在历史上,显得更加可敬可贵。
二战是全人类的战争,不仅是中途岛的美军、包括东亚的中国军队、欧洲的苏军、非洲的英军……每一场战役都值得回忆,每一位牺牲者都值得尊敬,相信《决战中途岛》会是个值得身临其境的二刷选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