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两难的执行局面,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秉持“如我在执”的为民情怀——

让强制执行有力度更有温度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19日讯 “10多年了,本以为这笔钱要石沉大海,没想到法官一直在努力奔走,让我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近日,申请执行人张某来到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将一面书有“公正执法 清正廉洁”字样的锦旗送到执行干警手中,表达对法院执行干警由衷的感谢及称赞。

10多年前,姚某、林某夫妻二人向张某借款28万元,双方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了利息利率及还款期限。然而,合同期满后,姚某、林某因生活陷入困境,导致无力偿还。2015年,张某多次催讨未果后,将姚某夫妻诉至法院。蕉城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二人偿还张某借款本金28万元及利息,可经济困难的夫妻二人依旧无力履行生效的判决内容。

“案件转入执行程序后,我们经多次核查,发现姚某、林某名下均无房产或存款可供执行。且姚某、林某年事已高,身体孱弱,需长期服药,不宜采取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可申请执行人张某也已年迈,被欠款项不仅是其半生积蓄,更是他晚年的生活保障,也不能不追回。”该案执行法官回忆,因姚某、林某多年未履行还款义务,此时该案产生的利息已高达70余万元,这也让案件的执行变得更加困难。

一边是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另一边是被执行人的实际困境,面对“两难”的局面,执行法官该如何平衡?秉持着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蕉城法院执行法官多方奔走,主持双方协调商讨,一方面向张某说明被执行人家庭情况,取得其理解;另一方面多次接触姚某、林某家中晚辈,耐心释法说理,将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清晰明确告知。

在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姚某、林某之子小林(化名)表示愿意为父母担保,并拍卖其名下唯一住房用于偿还债务。张某也被小林的孝心所感动,当即提出愿意放弃不足部分的逾期利息,并签订和解协议。

2023年年底,蕉城法院成功拍卖担保人小林名下住房。本以为案件可以就此了结,不料因拍卖房屋产权面积小、市场环境差等因素,所得款项不足以覆盖债权。

如何将“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本着“如我在执”的为民情怀,执行法官在采取各种强制措施,多方核实被执行人名下财产情况的同时,再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共同商讨,耐心听取双方意见。在执行法官明之以法、晓之以理下,双方最终各退一步,林某于日前筹集到一笔资金用于偿还欠款,张某也同意再次放弃剩余利息,促成此案案结事了,执行完毕。

执行工作是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蕉城法院在铁腕履“执”的同时,努力寻找法、理、情的平衡点,让强制执行有力度,更有温度。下一步,蕉城法院将继续强化执行措施,坚定不移地把“切实解决执行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力争用最强力度、最暖温度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黄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