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许世友的追悼会上,遗孀田普含泪向肖永银提出一个特殊请求。面对这一请求,肖永银毫不犹豫地答应,坚定表示这是他应该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田普向肖永银提出一个怎么样的请求呢?

1956年,中南海举行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主持人宣读一份关于火化的《倡议书》,众多国家领导人如毛主席,周总理,少奇同志以及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在上面签名表示支持。

可新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许世友并未在这份倡议书上签字,向毛主席解释自己的理由:希望在去世后能够土葬,与已故的母亲长眠在一起。

1985年,元旦钟声刚刚敲过,身患重病的许世友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委托秘书向中共中央递交一份报告,正式提出自己希望土葬的遗愿。

最终,邓小平亲自出面,在许世友的土葬申请报告上作出批示,他的遗愿得以实现。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0年,身处武汉已步入离休生涯的肖永银毅然前往南京。

在庄严肃穆的追悼会上,肖永银的目光与许世友的遗孀田普相遇,田普双眼因哭泣而红肿,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悲伤的氛围中 ,田普带着无尽的哀思,向肖永银提出一个请求:“老肖,许司令的后事,还得请你多加关照。”

肖永银听着田普的话,眼中泛起泪光,坚定地点点头:“你放心吧,田普同志,这是我应该做的”

那么,许世友和肖永银有着怎样的交集呢

1935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打破了宁静,年仅17岁的肖永银在激烈的枪炮声中猛然惊醒,发现敌军已逼近山头。

那时是红军在枣阳新集遭遇挫败后,被迫踏上西行征途的艰难时期,队伍在撤退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最终成功在川陕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

和平并未长久,为大局考虑,红四方面军放弃来之不易的根据地,选择向西挺进,以支援中央红军,身后的川军穷追不舍,使红军必须采取果断行动以摆脱困境。

三十三团被赋予艰巨的任务——在江油西边的大岗山进行阻击,为全军争取宝贵的转移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永银主动请缨担任指挥,带领部队英勇抗敌,成功击退敌人的进攻,可胜利的代价是沉重的,他在激烈的战斗中不幸负伤,陷入昏迷状态。

面对重伤昏迷的肖永银,部队一度陷入两难境地,正当众人犹豫不决时,四军军长许世友出现了,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带着肖永银一起穿越雪山草地。

这一决定挽救肖永银的生命,在许世友的悉心照料下,肖永银逐渐康复,重新投入革命。

最终,肖永银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将领,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这份恩情,他一直铭记在心。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尽管有高层领导的特别批准,可许世友的葬礼筹备异常复杂。一方面,全国上下正大力推行火葬制度,许世友作为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选择土葬无疑会引起社会关注与议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如何既能体现对这位革命元勋的尊重与敬仰,又不至于过分张扬,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肖永银巧妙地制定一系列周密而低调的葬礼计划。

肖永银委托许世友家乡的政府官员,秘密调动南京军区的力量,共同操办这场特殊的葬礼。为了避开公众视线,肖永银精心设计灵车绕行、家属分道而行等策略,确保葬礼的隐秘性。

期间,肖永银安排由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精心挑选的海南楠木棺材,作为对许世友的最后敬意,这副重达1750公斤的棺木,材质上乘,寓意着对许世友一生功绩的铭记。

许世友生前便为自己选定大别山腹地的墓地,那里青山绿水环抱,既靠近母亲的安息之地,又能遥望故宅。

不久,一场静谧庄重的告别仪式悄然展开,南京军区将士们与远道而来的将军身着戎装,神情凝重,为许司令送上最后一程。

期间,没有喧嚣的军乐,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只有灵车静静地驶出南京城,向着大别山的方向缓缓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的墓前,立起一块朴素无华的石碑,上面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显赫的头衔,只有简简单单的七个字:“许世友同志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