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后,为了加快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国防与军队需逐步精简,全力支持国民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强化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一系列的裁军措施势在必行。1985年,著名的“百万大裁军”开始了。
按照军委计划,全国范围内的大军区数量,要由原先的十一个精简至七个,部队架构也要经历深刻调整与优化。这次裁军会极大地释放军事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尤为重要的是,85年还有一批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军队干部脱颖而出,他们中的佼佼者如刘精松将军,便是在此背景下被破格提拔,军事生涯有了巨大发展。
1933年,刘精松出生于湖北石首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勤勉好学。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已进入石首中学求学,在此期间他遵循当地传统习俗,早早便结了婚,肩负起家庭的重担。1951年7月,年仅18岁的刘精松中学毕业,而此时他已身为人父,并且育有两子。
面对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局面,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刘精松本可选择留在家乡投身政务或工业建设,但他心家国情怀很重,毅然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主动报名投身军旅。由于刘精松文化底子好,非常有培养潜力,他很快被上级选送入齐齐哈尔第七步兵学校深造。刘精松刻苦钻研,广泛涉猎步兵、炮兵、高射炮兵、装甲兵等多兵种知识,还掌握了坦克、装甲车、汽车及摩托车的驾驶技能,逐步成长为能够指挥海陆空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杰出军队干部。
六十年代中期,刘精松更是指挥我军高炮团,参与了援越抗美战争,凭借其科班军事才能,他在越南期间战绩斐然,成功击落、击伤美军飞机多达12架,赢得了上级的高度赞扬,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还加深了中越两国的友好情谊,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了我军的雄威。
此后刘精松提拔非常快,先后担任陆军第190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直至1983年5月,年仅40岁的刘精松,因符合干部“四化”标准,且基层经验丰富、学识渊博,被越级任命为64军军长,成为当时干部年轻化工作的典范。
1985年,正值“百万大裁军”之际,52岁的刘精松第二次迎来军事生涯的飞跃,直接由军长擢升为沈阳军区司令员,实现了从正军级到大军区级正职的跨越。两次不同寻常的越级晋升,充分证明了刘精松非凡的能力与贡献。
在沈阳军区刘精松大展拳脚,多次组织并指挥多兵种联合演习,为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倾注心血。1992年,他又被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动军队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我军实行新式军衔制度时,刘精松被授予中将军衔;而到了1994年,在兰州军区司令员任上,年届61岁的他再获晋升,成为一名解放军上将。1997年刘精松将军奉调来到军事科学院,担任院长要职,致力于培养我军未来的精英将领。他把毕生的经验和学识,投入到育才事业中,直至1998年正式退役。如今老将军精神矍铄,依然心系国防并积极建言献策,为国家和军队贡献余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