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盒,或称提梁盒,泛指分层并带有提梁的长方形箱盒,在明式家具中属于箱匣一类,也是一种便携、用于盛放物品的器物。提盒的盛行可追溯至宋代(960-1279年),南宋萧照(生卒年月不详)《中兴祯应图》就记载着这一类器物,其时提盒用以携带旅途用的膳食,主要以竹制而非木制。
《十二月月令图之十二月(局部)》
中国清朝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直至明清时期,提盒用料越来越讲究,上品多用黄花梨、紫檀、红木等名贵木材,而且箱匣一类制作已然十分精细,以坚实、耐用为先,在拐角、接缝、开啓处多加以金属包边、角叶并上锁,密封性、保护性较前朝作品明显加强《李宗山,中国家具史图说》。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指出,随着时代、生活的转变,用料上乘的提盒已非用作盛载食物,而是用作贮藏玉石印章、小件文玩之具。
黄花梨提盒
十八世纪
黄花梨丶黄铜
25 x 38 x 22公分
两依藏博物馆藏
黄花梨提盒
十八世纪
黄花梨
22.3 x 33 x 14.6公分
两依藏博物馆藏
提盒基本结构为长方框攒成底座,两侧端树立柱以站牙相抵固定,盖下堆叠数层间隔,配以拱形手把以方便携带。另外,提梁及手把支撑各层间隔,并以提盒相同材料或金属制成的竿贯穿盒盖,使之提盒各层无错脱之虞。上图两个黄花梨提盒制式结构相近,唯尺寸不同,而且后者提梁处多出一根金属竿贯穿盒盖。
紫檀乌木提盒
十八世纪
35 x 19 x 22公分
紫檀,乌木和铁力木
此件提盒整体上形制与尺寸均与传统差异不大,然而其提梁部分选用黝黑乌木为材料,实属相当罕见。提梁部分与泛红的紫檀层盒呈鲜明对比,相得益彰。提梁饰有精美线脚;站牙则雕刻古玉纹饰,做工非常细腻,各层盒的色泽纹理相当协调一致。
嵌百宝提盒
十八世纪
黄花梨、半宝石和黄铜
21 x 26.5 x 16公分
黄杨木三层提盒
十九世纪
黄杨木和瘿木
16 x 17.6 x 14公分
有些提盒并非采用素面设计,上面提供两个特别例子。前者虽然大致上依照传统形制与尺寸,并与很多提盒一样四角落使用明榫,却在简约的素面上加上百宝嵌设计,使之尽显雍容华贵,甚具观赏性。后者层盒使用黄杨木为主调,非常醒目抢眼;又在素面上刻上宋代(960-1279年)诗人苏轼(1037-1101年)的作品《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甚具文房气息。
除了以上的分层式提盒,提盒亦有分为抽屉式提盒,据说可供古代大夫将其用作储放药物及医药用具,画师又可将抽屉式提盒作为工具箱使用。
紫檀插门插屉提盒
十八世纪
23 x 35 x 33公分
紫檀瘿木插门抽屉提盒
十八世纪晚期/十九世纪初期
23.5 x 33 x 32.5公分
上面两个提盒将提梁固定在顶端,展现出典型清式风格。前者内部附设托盘及七个不同大小的抽屉;后者内部除了附设托盘及数个不同大小的抽屉外,更有一个带盖瘿木小盒,「盒中有盒」的制式非常特别。
說明|本文为诗意生活美学编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谢原作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