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经历过一发烧就报备的日子,大家生怕自己出问题。生活中,有些人一感冒发烧就吃退烧药,还有一些人就非要等着自己痊愈,他们流着鼻涕扛过去。也有些医生也是这样,他们更可能建议你回家自行恢复,即使开药也多为感冒糖浆和润喉片等辅助药物,而不是退烧药。

那么这两种方式谁更好一些呢?其实都有一些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的这种做法是因为发烧是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并非全是坏事。

近期,在《发现·免疫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题为“Deciph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immunity"的研究中,来自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发烧与免疫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深入探讨了细微的体温变化如何影响免疫反应。

通常我们认为正常的体温是37℃,实际上,这是源于1851年对德国25,000名患者超过百万个样本的统计分析。

然而,近年来的多项研究揭示,正常体温的平均值更接近36.6℃,这一微小差异在生理上或具有显著意义,特别是考虑到核心体温仅上升0.4℃即可触发排汗机制,这促使研究人员重新评估发热的阈值设定。

围绕这一基准体温,多种因素如年龄、性别和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均会导致体温发生显著而系统的波动,而这些因素同样与免疫反应的差异和疾病多样性密切相关。即便在控制了这些变异性后,一项针对超过20,000名患者的纵向研究仍表明,体温每上升1°℃,一年后的死亡率便会增加3.5%。

通俗讲,后来的人们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37℃这一基础体温值也有被挑战的趋势。

发烧作为一种免疫机制,在长达5.5亿年的动物进化历程中,其存在和发展对于维持机体平衡和抵御疾病侵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生理现象不仅在人类和其他陆地脊椎动物中得以体现,而且在水生生物如鱼类中也同样适用。

鱼类作为最早的多细胞生物之一,其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在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适应性特征,其中包括了通过调节体温来应对感染等应激源的方式。

研究表明,当鱼类受到病原体感染时,它们会本能地游向温水区域以寻求舒适的体温,从而加快新陈代谢速度并激活自身的免疫反应网络,这对于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病原体繁殖以及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具有显著帮助。

这一行为模式在鱼类中是一种保护性的适应性反应,显示了生物体在面临生存挑战时高度的智慧和生存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对未受感染的金鱼实施人为的温度干预,比如将其移至比正常环境温度高出2℃的水体中,也能观察到类似的生理效应。

尽管这样的刺激程度较低,不足以引发强烈的全身性免疫应答,但依然可以激活一系列与受感染鱼类相似的免疫途径,如增强血液循环、提高代谢水平等。就算这样的反应程度较低,但这种低水平的免疫激活状态在鱼类体内仍然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有助于维持其健康状态。

关于发烧的传统理论认为,它通过提高体温来抵御病原体,从而赋予动物生存优势。发热时体温上升(40-41℃)会创造一个排斥性的环境,许多病原体在此环境中无法正常生长。

比如有证据表明,发热可使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复制减少200倍,并抑制大肠杆菌等细菌的生长。

研究发现,在人类核心体温下,95%的真菌种类受到抑制,而每升高1℃,就会额外阻止6%的真菌生长。

我们有时身体局部发热会达到很高的温度,比如在受到刺激的T细胞中线粒体的温度可高达50℃,这也表明体内存在局部“发热”的细胞来源。

然而,启动这种热防御机制在代谢上代价高昂,因为体热是通过线粒体代谢产生的。每升高1℃的体温,就需要增加10%的代谢率。

我们了解代谢过程至关重要,因为气候影响着58%的传染病,而热浪对脆弱群体的伤害尤为严重。

另一方面,生物体也进化出了对于高温的保护机制,这就是热休克反应(HSR),这是一种在所有生物体中都存在的基本机制,它能在温度升高时激活保护性途径。

在热休克反应中,细胞会迅速上调热休克蛋白(HSPs),以应对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力。这些热休克蛋白作为分子伴侣,有助于防止细胞内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功能丧失。

热休克反应在调节免疫方面很关键,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应激反应能力。被激活时,身体能保护自己免受环境压力源的不利影响,影响免疫功能和整体健康。

在《eLif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发热在整合抗菌防御、控制炎症及促进组织修复的关键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让发热的鱼类与体温恒定在26℃或16℃的鱼类相比,伤口愈合最为迅速。感染后7天,发热鱼类表现出组织修复和鳞片再生的早期迹象,14天时愈合已十分明显。

发热和26℃体温的鱼类在第三天就可见到基底表皮层和角质细胞的早期重建。然而,发热鱼类在第4天胶原合成更快,第7天胶原沉积更有序。第14天时粘液分泌细胞开始再生,皮肤屏障功能开始恢复。

相比之下,缺乏发热会导致炎症消退延迟、上皮再生速度减慢以及延迟出现细胞外基质成分。

除了对抗感染,发热还能促进组织修复。曾经有一些研究对于肿瘤治疗会用局部灌注和加热的方法。

过去临床实践中,有一种治疗,叫做“腹腔热灌注治疗”,是用来治疗某些肿瘤和并发症腹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词解释:腹腔热灌注治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指将含化疗药物的灌注液加热到治疗温度、灌注到患者腹腔内并维持一定时间,以预防和治疗腹膜肿瘤及其引起的恶性腹水的一种治疗技术。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发热肯定也不是太好的事情,也有很多负面影响。

发热也有很大坏处,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科学·免疫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表明发烧温度在炎症期间影响T细胞反应。体温上升可触发线粒体应激反应、DNA损伤,并引发细胞死亡。

CD4T细胞亚群的Th1对发热环境有独特反应,部分细胞因高温受损,但存活细胞发生特定变化, 显示线粒体压力和DNA损伤,并激活相关细胞通路。

更重要的是发烧温度对TH1细胞内ETC1的影响。

发烧会使ETC1迅速受损,Th1细胞对ETC1损伤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T细胞亚型,这解释了慢性炎症能加速癌症进程。ETC1损伤导致细胞凋亡或适应。

适应后的TH1细胞线粒体质量增加、活性增强,增强其功能。这种在发烧温度下小鼠CD4T细胞所观察到的效应,在人类慢性炎症中也有体现。

通过仔细剖析发烧温度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影响T细胞行为,这项研究为我们对免疫反应与环境信号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理解提供了更深入的认识。

那么说到最后,我们看看,发烧还吃药吗?

发烧时是否需要使用退烧药,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发烧是身体对抗感染或炎症的一种自然反应,有助于免疫系统更有效地清除病原体。因此,并非一发烧就需要立即使用退烧药。

首先,应观察体温变化。如果体温在39℃以下,且身体没有明显不适,如头痛、肌肉酸痛等难以忍受的症状,可尝试物理降温方法,如开空调、多喝水、用温水擦拭身体、减少衣物等,以帮助身体散热。同时,要注意休息,给身体充分的恢复时间。笔者的朋友说,如果家里有宠物的,可以把体温枪点在它们身上,就可以请假了(不太诚实,不建议这么做),也得看看你们养的是什么宠物,别是冷血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如果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9℃,或虽然体温不高但身体感到非常不适,可考虑使用退烧药。退烧药能缓解发烧带来的不适感,但并不能直接治愈疾病。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对病因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等。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烧药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服用,不要过量或频繁使用。同时,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若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