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开话题之前,看一幅古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时期,人们待客很讲究礼仪。礼、乐、射、御、书、数为“君子六艺”。

其中“射”礼比较常见——宾客和主人相见,宴席之间,就拿出一个投壶、一把箭。

主人说:“您是客人,请先来;我的箭、壶都不怎么好,凑合吧。”

客人说:“您请我吃饭,还安排玩乐,这太周到了。还是请您先来吧。”

主人邀请三次,彼此礼让三回,客人才接过箭,开始投壶。

《礼记·曲礼》中说:“退让以明礼。”

生活在礼仪之邦,凡事都要有礼节,别乱套了。

言归正传,作为“准亲家”见面,肯定是冲着儿女和对象的婚姻大事来的,不要过于马虎,更不能咄咄逼人。

以古人的做法为参考,做到“三让、三不让”,儿女的婚配,就顺溜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三让,是教养。

有人说:“真正的教养,不是往外看,是往里看。对自己有要求,再把这种要求,潜移默化成做人做事的准则。”

作为父母,和准亲家见面,你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展示了平时的家庭教育。

还要想到,准亲家会推己及人:从你的言行举止里,看到你的儿女是否靠谱,为人处世是什么状态。

有句谚语说:“嫁女要看母,娶妻要看父。”就说明教养的传承,有多明显。

在见面的交流、饭局里,多让一让,降低自己的姿态,留下好的印象,彼此就能很容易谈得拢。毕竟,你让我让,天地宽。

让座,主动坐宾位,谓之谦卑。

任何饭局,都有上席、下席、旁席的区别。

就是大家在一个房间里聊天,不同的座位,也有不同的意义。尤其是有老年人的家庭,总会把最舒服的位置给老人。甚至有的老人,是有专座的,不能轻易去移动和占有。

聪明的人,都会让“对方”父母坐在上席,实在推脱不了,就双方的父亲坐在上席,如兄弟一般。

自己的位置稍微低一点,就说明自己的态度是诚恳的,愿意按照对方的安排来进行下一步行动。

让酒,喝酒三分醉,谓之清醒。

“无酒不成席”,不喝一杯,很多人就打不开话匣子。也认为是不够热情的。

也有很多准亲家见面,礼物里就有上等的好酒。

干杯,提前庆祝儿女好事成双,家庭喜事连连。

但是你不要好酒贪杯。毕竟你喝醉了,若是下一步还要谈什么,就听不清了,说不准了。

喝醉了,说胡话,手舞足蹈,那就是没有教养了。

有了三分醉就够了,也不使劲劝说对方喝酒。喝酒之后,大家也不会耽误办大事。

让习俗,按对方的习俗办喜宴,谓之尊重。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每个地方的婚嫁风俗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

现如今,也有北方的姑娘,嫁给南方的男人,东方女子嫁给西方男子。远距离的婚姻也有;不同城市的年轻人,在一座城市相遇、结婚,也有。风俗习惯就更有差距了。

到底按照“哪一方的习俗”?父母要学会尊重对方,适当舍去自己家乡的习俗。

习俗得到认可了,那么举行婚礼的时候,看什么都是吉祥的,都会被我们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三不让,是底线。

任何事情,都有尺度,否则是“过犹不及”。

作为父母,不能过于软弱,否则会被对方家庭瞧不起。尤其是女方家庭,要有一些原则性的态度,避免女儿在出嫁之后,就被人欺负了。

正如作家拉伯雷说的:“人和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守住家庭的底线,儿女的婚姻就有了规矩,也能顺顺利利。

婚闹,“不让”发生。

这些年,常常看到一些婚闹的事情。看起来热闹,好玩,其实是对人性的侮辱,对婚礼的破坏。

谈及婚配,必须要戒掉婚闹。如果是因为一些陋习演变成的婚闹,还得“丑话讲在前头”。

婚姻有很多的仪式感,但是婚闹的仪式,必须舍去。

比方说,有人拦路要很多红包;有年轻人要灌醉新郎;让公公背儿媳;拆门去迎亲。

除了自家人要拒绝婚闹,还得在婚礼之前,和亲朋好友打个招呼,别怪家长翻脸不认人。

彩礼,“不让”双方家庭吃亏。

谈到彩礼的问题,这是很扎心的,很多的年轻人因为彩礼,把婚事都耽搁了,甚至都把对象弄丢了。

用天价彩礼去阻碍婚姻,或者把女儿当成筹码,完全是不对的。女儿出嫁了,也是要尽孝的,要反哺父母到老。

根据双方家庭的情况,确定彩礼数量,并且双方都认可了,就好办了。

最好,还说一说彩礼如何送,如何回礼,避免各种误解。

孝道,“不让”儿女弄丢了。

和准亲家谈妥了婚宴的事情,接下来就要把情况告诉儿女了。

早一点让儿媳、女婿改口叫“爸爸妈妈”,这是家庭的福气。

特别是婚礼上,儿媳上茶,女婿祝酒,双方父母要大大方方地接纳,和和气气地给红包,别扭扭捏捏,给儿女难堪。

儿女的孝道,我们就得“当仁不让”,别把自己不当长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爱情好比桥梁,连接了两颗年轻的心;婚礼也如桥梁,连接了两个大家庭。

和准亲家见面,这是喜事,我们要学会添喜。

不管怎样,抱着让一让的态度,真诚沟通;也设定做人的底线,带上规矩。

还有,在见面之前,多打听准亲家的家庭情况,有备而去。

都是一家人,有话好好说,有事一起办。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