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思为、毓肥
29 日宣布终裁,30 日开始生效,欧盟针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征收反补贴关税已经是正在进行时。
终裁的加征关税额度有所下降。
比亚迪的关税由 17.4% 降为 17.0%,吉利由 20% 降至 18.8%,上汽由 38.1% 降至 35.3%;提出个别审查请求后,特斯拉的税率降为 7.8%;
如蔚来、小鹏、零跑、华晨宝马、江淮、长城、奇瑞等未被抽样但配合调查的车企,加权平均税由 21% 降至 20.7%,而不配合调查的中国车企的加征关税数字也从 38.1% 降至 35.3%。
这一为期五年的政策已经生效,双方关于价格承诺的谈判还在继续,但目前提出的要约被欧盟以条件不够充分为由拒绝。
开弓难有回头箭,欧盟态度坚决,这场历经逾一年、风风火火的关税风波,此次终于迎来靴子落地。
去年欧盟计划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消息一出,大部分观点认为这双靴子的落地,会为中国新能源品牌的欧洲出海旅程带去莫大的阻碍;
只是,也是在去年开始,一种声音越来越强烈:欧洲车企在电动化时代在三电系统、智能化技术发展,以及策略转变的缓慢,才是其暂时失意的本质原因。
我们今天聊聊曾经的统治者与冉冉升起的 挑战者 ( 参数 丨 图片 )。
自顾不暇?
两个数字就能说出汽车行业对欧洲的重要性:占 7% 的 GDP、约 1400 万名员工。
这是麦肯锡在 2023 年 8 月 31 日发布的《欧洲汽车工业发展路线图》的数据,这份报告的最后一句话,是对欧洲汽车工业发出「时间紧迫」警告。
紧迫来源于何处?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与强势、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快速崛起与外扩步伐,以及欧洲车企相对缓慢犹疑的转身。
欧洲车企的三季度财报,以及关停与裁员传闻,诠释着「紧迫」二字。
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集团首当其冲。
昨天(10 月 30 日)大众汽车集团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其营收、利润、销量齐下跌,其中,营业利润 28.55 亿欧元,同比下降 41.7%,全球销量 217.6 万辆,同比降低 7.1%,中国销量 71.15 万辆,同比降低 15%。
大众集团预计的全年交付量与销售收入,皆低于 2023 年。
被这份寒气影响的,还有豪华车企。
奥迪上半年总交付 84.4 万辆新车,同比下降 8.2%,带来的,是营收下降 9.5%、营业利润由 2023 年的 34.17 亿欧元降至 19.82 亿欧元。
奔驰三季度录得了一份不及预期的成绩:同比下跌 6.7% 的营收、同比下降 54% 的净利润、同比下滑 3% 的汽车销量、同比下滑 13% 的中国市场销量。
宝马或许在豪华车企中表现相对较佳,但在上半年在英国销量大涨 16.4% 的情况下,仍难以消解其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 4.3% 的销量下跌的影响,总销量微降 0.1%,税前利润同比下滑 14.2%。
而尽管宝马未公布三季度财报,但三季度全球销量下滑 13% 的数据,财报或难有好成绩。
即便是被称为去年最赚钱的欧洲车企的 Stellantis,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也大幅下滑 48%。
财报数据的下跌,落实到具体的人与事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众近期的一系列降本措施。
基本位于城市内、面积小且不能扩大规模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成为这轮降本措施的首个「牺牲品」——这家工厂将于 2025 年 2 月 28 日关停。
不仅于此,大众在 9 月份还宣布了计划关闭两座在德工厂,并且在 9 月 11 日废除了六家德国工厂到 2029 年的就业保障协议,将结束时间提前至 2025 年年中前;
而在中国市场,9 月中旬也被曝出考虑关闭南京工厂,而宁波工厂也已闲置数月。
光是布鲁塞尔工厂的关闭,就可能威胁到 3000 人的工作,以工会在大众内部的强势,以及后续要关闭的两家德国工厂所牵涉的更多的工人,大众集团及其高管可以说是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出一系列举措。
10 月初,华尔街日报称,Stellantis 在财务压力之下,重启「狗窝」紧缩政策,严格控制外部支出,而在此之前,二季度利润腰斩时,唐唯实表示将关停不赚钱的品牌。
Stellantis 的财务降本不止于此,除上述做法外,Stellantis 还在 7 月末为美国员工提供新一轮自愿买断计划,若没有足够的员工参加,Stellantis 彼时表示可能会进行裁员。
报表数字不佳是结果,关停工厂与裁员是结果的延伸,而欧洲车企在电动化转型时代产品、技术、市场的受挫,是原因。
补课时间
在欧洲车企的财报上、车企高管与政府高层的公开发言中、外媒的报道下,欧洲汽车行业困境逃不开的「乌云」,是中国新能源行业。
欧盟此举是为在与特斯拉、比亚迪、上汽等车企的竞争中,获得价格优势。
加征关税的作用,众说纷纭。
CNBC 采访到的研究团队 Rhodium 称,为了使欧洲市场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商没有吸引力,关税必须高达 50%,尤其是对比亚迪这类垂直整合上而言,「这个数字可能需要更高」。
全球汽车研究公司 AutoForecast Solutions 总裁兼 CEO 也 Joseph McCabe 表示,目前的关税不会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构成重大威慑,「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会造成障碍,但不会成为进入壁垒」。
欧盟中国商会的调研却表示,对大多数中国车企而言,欧方加征 10% 以上关税即为高位区间。
曾经在汽车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的欧洲,如今却想通过关税措施重获优势,让人感叹之余也不免唏嘘。
但这结果的最终归因,还是欧洲车企过去几年在电动化舞台上的沉寂。
这几年间,中国新能源品牌经历大浪淘沙与发展后,推出一系列 800V 平台、高阶智驾、5C 甚至是 6C 电池、能够实现人车家互联的智能座舱、冰箱沙发大彩电越发普及的技术与产品。
全球电动车领头羊的特斯拉,也从多年亏损的汽车品牌,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品牌,马斯克多次强调的人工智能公司定位愈发深入人心。
相较之下,欧洲车企在电动化领域更多的声量,是在车型上市、电池量产、软件开发、电动平台开发等方面的推迟,以及电动化计划的变动。
聚光灯从欧洲车企身上转移。
看到现状与危机未来的欧洲车企,想赶上电动车愈发普及的列车。
进入 2024 年,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迹象,是欧美车企传统车企断断续续被传出或确认,内部正在进行对标中国平价电动车的新能源汽车,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有一个问题,落地时间漫长。
福特有一支专注开发平价电动车平台的「臭鼬团队」,即便是福特 CEO,也不能在这支团队中起到领导作用,「这就是我们与比亚迪竞争所采取的极端方法」。
决心很充足,产品的大致落地时间却始终未见踪影。
相较之下,欧洲车企还是给出了时间表:
预计 2025 年 Q1 交付的斯柯达 Elroq 起售 3.3 万欧元、雪铁龙将于 2025 年上半年推出售价 19999 欧元的电动车、售价 2.5 万欧元的大众 ID.2all 预计 2025 年年底上市、雷诺的电动 Twingo 预计 2026 年上市时售价将低于 2 万欧元……
他们会造出怎样的电动车?特别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朝着给 15 万级车型上智能驾驶、拉长续航的背景下。
没有人会停下来等对手进步,尤其是面临巨大机会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对智能化坚持如小鹏,自 M03 以来的多场发布会,多次提到要把智驾技术也带到海外,而中国车企最爱去的,就是欧洲。
欧洲车企需要更多的时间,欧盟的反补贴关税或许就是在为其争取时间。
麦肯锡的分析提到,欧洲车企新车的研发,从概念到试验最长可达 4 年,而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所需时间为 21 个月。
在这个极速变动的时代,迅速的反应时间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趋势的变化。
需要时间的,不只是车企,还有供应链。
月初欧洲电池厂 Northvolt 的裁员求生与超级工厂暂停扩建,揭下了欧洲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块遮羞布。在电池技术、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上,欧洲电池厂还有一段路要走。
主机厂与电池厂双双「踩雷」,眼见中国新能源品牌在无形的手的作用下大肆进军欧洲,似乎带着让欧洲车企在本土让步阵仗与坚决,有形的手便出手放缓这一进程。
但这似乎不能打消中国新能源品牌对欧洲市场的渴望。
相较于加征 100% 关税、态度强硬的北美,欧洲市场有着更大的宽容,还有足够的购买力,中国新能源品牌都不想放弃这个香饽饽。
于是,我们能够看到中国新能源品牌在反补贴关税阴影下,积极与友好国家合作建厂,期望实现本土生产降低关税带来的损失。
譬如比亚迪在匈牙利建欧盟第一家中国电池厂、零跑与 Stellantis 合作「征战」全球市场等,而这些能够为当地就业与税收的项目,或许也是欧盟所期望的。
上周福特 CEO Jim Farely 大赞小米 SU7 的新闻成为热点,十年前,我们或许不会想到这样一家老牌底特律车企的 CEO 会盛赞一台交付不到一年的中国车型,十年后,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
全球汽车行业都处于「浪潮之间」,不过诠释有所不同。
特斯拉的浪潮论,是静待下一代平台带来下一个销量爆发点的蓬勃;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浪潮之间,是把握时代机会的蓄力;欧洲车企的浪潮之间,或许更多的是新旧时代交替的阵痛。
下一个时代的赢家会是谁?
(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