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中说到,由于形势的需要,彭老总决定放弃冬季休整的计划,立即发动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司令部经过研究,决定把这战役发起的时间定在了1950年12月31日的傍晚,这个时候敌我双方的形势是怎么样的呢?

美军这时已经逃到了三八线以南了,他们在三八线以南马上布置起了几道防线,A防线,B防线还有CDE共五道防线,A防线是第一道防线,这条防线从西到东几乎贯穿了整个朝鲜半岛,大概有250多公里,这道防线全部由南朝鲜的军队在这里防守,从这点看来美军很聪明,他们把南朝鲜军顶到前面承受攻击,自己在后方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备战,但也是这条把美军自己害惨了。第二道防线则全是美军和英军在这里防守,为了加大纵深的防御,在第二道防线一直到北纬37度线之间,联合国军还准备了CDE三道机动的防线,因为像陆战一师这样的部队损失太严重了,所以他们被迫撤出了战场,已经撤到了釜山大邱这个地区修整,所以美英军的兵力,大概是20多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军队也已经完成了战役之前的部署,以38军39军40军50军和六个炮兵团组成的右翼突击集团由韩先楚副司令员指挥,他们将在北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的配合下,负责正面的突破,第42军,66军和一个炮兵团组成的志愿军左翼突击集团。由吴瑞林将军指挥,主要负责保障右翼突击集团的侧翼安全,另外,他们也负责从春川方向向前突击,再向东面的是人民军的第二第五军团以及部分的中国军队组成的一个突击集团,他们在这个地方主要负责配合志愿军的主力围歼春川地区的敌人。

这个时候战场的形势对美军而言是很不利的,他们连续遭到了两次战役的失败,仓皇逃窜到了三八线以南,刚刚进入新的防御阵地,军队士气也是降到了极点,最重要是,群龙无首啊,因为12月23日这一天,第八集团军的指挥官沃克将军在指挥撤退的时候出车祸死了,总指挥都死了,这仗还怎么打呀,美国人这时候急需找到一位接替沃克的指挥官,这位将要接替沃克的美国将军是当时美国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中将,当决定让他去接替沃克指挥朝鲜战争的当天,李奇微连夜就登上了飞机赶去见他的顶头上司麦克阿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奇微对麦克阿瑟是不太感兴趣的,因为他于1917毕业于西点军校,当时的校长正是麦克阿瑟,李奇微深知麦克阿瑟的为人,李奇微还曾评价麦克阿瑟有夸大其词和自吹自擂的恶习,他说“麦克阿瑟,刚愎自用的性格使他有时候不顾浅浅的逻辑而坚持,一意孤行,对自己的判断是深信不疑,使他产生了一种一贯正确的预感,并最终导致他抗命不从”,这也使得李奇微一直对这位校长敬而远之,而且麦克阿瑟好出风头,每次当有部队发起登陆行动的时候,麦克阿瑟都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摆出一副他是真正的现场指挥官的架势,清高孤傲,总认为自己就是个天才,使他和别人格格不入,这使他失去了一名司令官从他的部下那里得到批评、意见和中肯评价的机会,从李奇微对麦克阿瑟的评价就可以看出,李奇微这个人不简单,他看人很准,他把麦克阿瑟的这些缺点看得很透,很到位,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时候,麦克阿瑟还是他的顶头上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奇微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终于赶到了东京,见到了麦克阿瑟,不过这次会面,却让李奇微对麦克阿瑟留下了一个难得的好印象,他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麦克阿瑟将军造诣很深,言谈简洁,我想问询的几点毫无遗漏地都谈到了,他好像很懂得读心术,他具有领导才能,思路敏捷,能巧妙抓住任何事物的本质,并进行通晓顺畅的解释。

李奇微结束了和麦克阿瑟的会面,马上就乘着飞机赶到了南朝鲜的大邱机场,欢迎的人群惊讶地看到走下飞机的这位新的美军指挥官,只见他头戴一顶引人注目地非常古怪的毛边帽,腰间挎着一支左轮手枪,他没有穿将军的制服,而是穿了一件空降战斗服,脖子上还挂着两个黑乎乎的东西,很多记者走进了才看清楚这俩东西是两颗圆形的美式手雷。下了飞机后李奇微赶到前线视察,但是他眼前的情况远远超出了他最糟糕的设想,李奇微深深地感觉到了这一支曾经号称能征善战的军队,如今从肉体到心灵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奇微在写给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将军的信中这样说,“这里呀,确定无疑有一种紧张不安的气氛,一种惊恐未定的精神状态,我很清楚,我们的部队已经丧失信心了,从他们的眼神中,从他们走路的形态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们反应迟钝,甚至不愿意跟你交谈”,李奇微信中的这支美国军队,是一支已经丧失了信心的军队,没有人会相信这支部队还会再打胜仗,士兵对自己的指挥官丧失了信心,指挥官对整个部队丧失了信心,所有这些美国士兵,他们对自己来朝鲜干什么都不清楚,他们只盼着一件事,那就是早一天能够坐船回国。

李奇微到处视察,越视察越生气,便决心开始整顿军纪,李奇微确实是称得上一位称职的将军,他的整顿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人说“即使你在战斗中立了大功,只要你军装上的扣子没有擦亮,李奇微就会踢你的屁股”。多年之后,美国军事历史学家赫姆斯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写李奇微,“李奇微用模范行动,用规劝,把参谋人员指挥官和士兵中的失败主义情绪驱散了,军队中哪里需要硬碰硬,他就刚直不阿,哪里需要说服教育,他就苦口婆心,哪里需要个人示范他就以身作则”。

在整顿军纪的同时,他也在分析着战场上的形势,这个时候,中国军队已经和第八集团军脱离接触有几天时间了,到现在也没有继续追击的迹象,这让李奇微感到很奇怪,中国军队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呢?是他们不想,还是他们不具备乘胜追击的能力,如果是前者,他们不想,又为什么拒绝十三国提案呢?这可是个好机会呀,如果是后者,那究竟中国军队缺乏什么样的能力,使他们不能乘胜追击呢?

就在李奇微还没想明白的时候,时钟的指针已经指向了1950年的12月31日上午,李奇微巡视了前沿的阵地之后就回到了汉城,刚回来,参谋就向他报告说,这些天几乎每天都有新番号的中国军队出现,可以肯定的说,中国军队正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行动,只是不知道,这个行动什么时候开始,从哪里开始?

1950年12月31日黄昏时分,在朝鲜前线敌我双方对峙的“三八线”上,突然炮火连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30余万人,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向“联合国军”发起了全面进攻。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就此打响了。敌人的前沿阵地顿时火光冲天,这时候,在战壕里准备冲击的志愿军战士兴奋的冲出了战壕,大叫,“快看我们的炮兵,我们的炮兵”,这是中国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炮兵,但我军的三个炮兵师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只是集中了100多门炮,每门炮也仅仅准备了100多发炮弹,但即便如此,那也让经常被敌人炮火压着打的志愿军兴奋万分,终于看见自己的炮兵发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着炮火的掩护,39军116师346团有一个名叫张财书的扫雷组长,带着他的两个组员就提前出发了,他们比冲锋的部队提前20分钟出发,这20分钟的时间是炮火准备和步兵冲击之间短暂的间歇,他们要在这个时间段尽可能多的扫除地雷,他们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根一丈多长的扫雷木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个人组成的扫雷小组刚冲下山坡立刻就受到了来自对岸的机枪密集的射击,他们不顾一切的冲过六十米长的开阔地一头就扑倒在一个沙丘上,张财书从沙丘后面探头一看,那是一片一片的地雷,正因为是突破口,所以事先没有在这里扫雷,怕的就是暴露突破口的位置,这个时候对岸敌人的子弹雨点一般的密集扫射着,张财书对另外两位队友说“我先上去,如果我死了,你们再接替我完成任务,你们可要隐蔽好了”说完就向雷区爬了过去,按预先观察好的目标,滚到一个洼地里,他用前面带有钩子的扫雷杆勾住连接地雷的这些钢丝,然后用力一扭,几颗地雷一起就爆炸了,在尘土落下之后,张财书刚要往前爬,他突然发现手里的扫雷杆被炸断了,他马上又迅速爬了回来。

等他爬回沙丘的时候,他看见赵振海正趴在金玉山的身上,大声的喊叫着什么,金玉山已经被机枪子弹击中牺牲了,张财书顾不得说什么,立马又拿起金玉山的扫雷杆,再一次冲了出去,他在第二个雷群点,又勾响了几串地雷,这次是连续的爆炸,没等爆炸停止,他又想向第三个雷区冲刺,可是手里的扫雷杆竟然再次被炸断,又急又气,无奈只得再一次返回,这一次,他接过了赵振海的扫雷杆,临走的时候他又告诉赵振海“你隐蔽好,如果我不行了你上”,张财书这时候已经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会牺牲了。

他几乎是跑着冲向了第三个扫雷点,这次他又连续的勾爆了几串地雷,但这次被他勾响的地雷,距离他实在太近了,几乎就在他身边爆炸,张财书被炸伤了,他感觉自己已经失去了知觉,脑袋也是昏昏沉沉的,嘴里全是鲜血,他以为自己可能要死了,他下意识的去摸自己的扫雷杆,结果这根扫雷干竟也被炸断了,他大叫:“赵振海,上啊”,可是没有人回答他,他的战友赵振海也已经牺牲了,他为了吸引敌人的火力掩护张财书,故意明显地暴露了自己,这才使自己被敌人击中了。

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冲锋号和呐喊声,张财书意识如果不能把前面的地雷扫干净将有无数的战友会倒在这里,他急出一身冷汗,不知什么力量支撑着张财书坐了起来,在坐起来的一瞬间还扭头向他们的战友们看了一眼,“排掉地雷”这个念头在他脑子里充斥着,他猛的向那些地雷滚了过去,用尽全身力气扑到连接地雷的钢丝前拉爆了最后的地雷群,接着他便失去了意识,等醒来后已在后方的医院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军队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这时正式打响了,39军116师即将发起冲击的地方就是临津江,在他们冲击之前,曾经找到过朝鲜的向导,询问渡江的地点,这向导一听说志愿军这个时候要渡江,都惊呆了,反复的只说一句话,“我在江边生活了40多年,我还没有听说过谁敢在这滴水成冰的时候涉水过江的”。而在战前,116师师长汪洋也亲自察看过地形,他们决定把突破的地点就选在临津江的对岸,并且提前一天一夜,他们准备把7500名战士和70门火炮全部潜伏在距离敌人阵地仅有150米到300米的地方,150米是一个很近的距离,肉眼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对面的情况了,这个方案让一贯号称奇兵制胜的军长吴信泉也吓了一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经仔细研究之后,吴信泉同意了他们的这个方案,战斗打响之后,116师的7500名官兵仅用了五分钟就突破了这寒冷刺骨的临津江,把来不及反应,根本没有想到中国军队会从这个地方突破的南朝鲜第一师打了一个落花流水,116师这一次成功的突破,后来被号称中国军神的刘伯承元帅给了一个满分,而中国军队总参谋部则把这次战斗,作为师一级单位学习的典范,印发成了材料,供军事学院和部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岁军38军突破也是很快的,114师340团的突击队,在我军炮火掩护下仅仅十分钟,就架起了一座浮桥,他们在突破之后才发现,当面的敌人,已经不是南朝鲜士兵,已经是美国人了,他们一举攻克了号称固若金汤的敌人的阵地,奇袭了敌人的老巢,取得了丰厚的战果,

40军突破的也很顺利,他的119师355团的突击三营用了13分钟就全部冲上了临津江南岸,当三营的营长,张庆昌率领他的士兵们冲进了南朝鲜军前沿防御阵地的时候,他们发现,除了被击毙的这些敌军之外,其他的敌人早就跑了。

联合国军的第一道防线,全部都是南朝鲜军队在这儿防守,他们早就被中国军队给打怕了,我军的炮火攻击一开始,南朝鲜军很多士兵还没有接敌呢,就已经跑了,仅仅一个小时,中国军队就全面突破了联合国军设置的第一道防线,从战役企图的隐蔽性上来讲,这是一次空前的成功,中国士兵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中,冒着严密的封锁火力,徒涉冰河,一举全线突破,这无疑是战争历史上的一次壮举啊,这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一次艰苦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