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 康岩)

“我是山东来的,山东济宁邹城。”92岁的济宁邹城籍志愿军老兵杨培善说。“哦,邹城,大哥您好!”来自菏泽鄄城的90岁志愿军老兵南启祥说罢,两人深情相拥。

11月28日,辽宁沈阳街头,迎接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队伍中,两位山东籍志愿军老兵深情问候的场景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很多人。近日,记者走进杨培善老人家,倾听英雄讲述舍身保家卫国的故事,感受老人70多年来从未割舍的深厚战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多年的珍藏

初冬时节,冬日的暖阳透过斑驳的树影洒进邹城城区的一处小院,暖意融融。

得知要接受采访,杨培善老人一大早就穿上了老式军装,戴上了军帽,熠熠生辉的纪念章挂满胸前。硬朗的身子骨,一举一动干净利落,很难让人想到他已92岁高龄。

“来,让你看看我的两件宝贝。”杨培善把记者引至卧室,从床尾的衣柜最底层小心翼翼翻出一个布袋。打开布袋,一张泛黄的照片呈现眼前。照片里,杨培善身穿军装,笔直的腰杆间别着一把手枪,眼神刚毅,望向远方。

随后,杨培善又拿出一个“伤痕累累”的搪瓷缸,边沿已生锈掉瓷,底部用铝片打上了多处补丁,但瓷面上“最可爱的人”几个红色大字仍透着光彩。

“这是1953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慰问演出时发的纪念品,在朝鲜战场陪伴了我四年多。”杨培善说,70多年岁月变迁,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里的物件换了大多数,但这个搪瓷缸一直留在身边,坏了就修修补补。

“每每把它端在手上,战场上那艰难的烽火岁月就浮现眼前。”说罢,杨培善陷入了沉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忘烽火岁月

“当时我在村里的民兵连,得知国家动员参加抗美援朝支援前线时,就义无反顾地报了名。”1953年,刚满20岁的杨培善入伍,在沈阳整训后,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4师610团1营。

“跨过鸭绿江才明白,什么是一江隔岸两重天。”杨培善回忆说,战场上,时不时就会黑烟滚滚,火光冲天,敌军飞机十分猖獗,见车就炸,见人就炸,有时连能藏人的草垛也要打上几十枚子弹。“有好几次敌军的侦察机就在我的头顶飞过,为了不被发现,我们的战士就穿着破旧的衣服,身上插满树枝蹲守在山梁上。”

“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枪响的那一刻,就什么都不顾了。”战场上,身为炮兵的杨培善多次顶着敌机轰炸把近百斤重的弹药送上阵地,执行任务的时候,趴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地上是常事,怕睡着了,嘴里就嚼辣椒,“又提神又抗寒,根本不知道冷”。

大小战斗打了多少场,杨培善已经记不清了,但金城战役中的一次穿插任务让自己终生难忘。

“当时成立了一支近200人的队伍,战前动员时,团长告诉我们,要做好长时间坚守的准备,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守住交通要道。”杨培善说,战地周边全是山石,只能用铁锹掘出浅坑暂避,敌军炮火轰鸣,飞机狂轰滥炸,整个连队基本是在毫无遮拦的阵地上,以血肉之躯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作战。

“记忆深处,有位年长我一岁的战友,遭炮弹重创,痛苦呼喊几声后,便牺牲了,这场战斗下来,只剩10个人活了下来。”忆起战争的残酷无情,杨培善潸然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战友回家,再冷也得来

时光流转,七十余载匆匆而过,可战友牺牲之惨烈场景,于老人心中仿若昨日之事。“当时感觉很痛苦,却又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杨培善说,“有时候,做梦都会梦到牺牲的战友。”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自2014年起,每年国家都会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每当这个时候,杨培善都会守在电视机前,默默守护着战友的回家路。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耀,再见一次战友是我余生最大的心愿,今年我想亲自去现场接他们回家。”杨培善把想法跟家人提起后,得到了家人的支持。11月27日,杨培善踏上了去沈阳的路。

到沈阳第二天,杨培善穿上军装,早早来到了现场。雪后初霁的沈阳,温度仍降到了零下十几度,“接战友回家,再冷我也得来。”

当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车驶过的时候,杨培善行了一个大大的军礼,直至车队在泪眼蒙眬的视线里消失。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