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消息,近期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称,俄侦委会军事侦查总局已完成针对美国公民德里克·贝尔斯的刑事案件调查工作。贝尔斯被控参与雇佣兵活动,并且在库尔斯克州实施恐怖袭击。基于此,法院对贝尔斯进行了缺席审判,判处其审前羁押,同时将其列入国际通缉名单。
俄侦委会表示,在调查期间,调查人员询问了证人,并对相关文件和互联网资源进行了调查,从而收集到确凿证据,这些证据能够充分证实被告的罪行。
日前,据财联社消息,俄罗斯媒体援引美国媒体报道,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进行了电话通话,通话期间,双方就包括乌克兰冲突在内的一系列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据悉,此次通话是俄方发起的。布朗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这一身份首次与俄罗斯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进行接触,应俄方要求,他没有透露会晤内容。外界猜测,双方可能是围绕俄乌冲突以及未来的停火和谈展开探讨。实际上,俄乌冲突在美方而言已经变成一个“累赘与负担”,继续推进不符合美国的整体利益,并且这还有可能进一步加深美俄间的紧张关系。所以,各方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美俄双方维持沟通对话,尽力推动和谈停火尽早达成。
对于美国而言,其最初介入这场冲突的目的在于打压俄罗斯,进而消耗俄罗斯的国力,但是美国未曾预料到这一介入会演变成一个难以甩掉的“累赘”。美国不断地向乌克兰供应军备,大量美元被投入其中,这致使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持续攀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民众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民众纷纷诘问政府,把钱耗费在万里之外的战场上,却对本国的民生问题置之不理,这样做究竟值不值。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还出来搅局,他提出让乌克兰割让领土以换取北约的入场券,令人意外的是,泽连斯基居然也认可了这一提议。然而实际情况却让乌克兰极度失望,美国并未松口答应乌克兰加入北约,北约方面更是紧闭大门。
在这一通缉令背后,其意义显然远非仅仅追捕一名普通雇佣兵这么简单。需明确的是,在美俄对峙的大背景下,这实际上是俄罗斯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俄罗斯的底线不容侵犯。尤其在俄乌冲突进入关键阶段之时,任何挑衅之举都必然会遭到俄罗斯的强力回击,其反击之势如同雷霆万钧。通缉令的发布为双方之间的通话确立了一种基调,从中能够明显看出俄罗斯强硬的立场。面对这种状况,美国也只能勉力应对,试图借此来缓和局势。
在拜登执政时期,预计近期,俄乌冲突都难以达成圆满的结果。特朗普若上台,从其以往的公开言论来看,他并不支持这场冲突。美国或许并非真心推动俄乌和谈。特朗普在政治主张方面更侧重于美国国内的发展,俄乌冲突耗费了诸多资源与金钱,这对美国自身的发展益处不大。从特朗普的个人政治主张进行分析,他很可能停止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如此一来,乌克兰就会陷入被迫和解的境地。
美国未能公布此次谈话内容,然而布朗的发言人宣称,在美方同意使用ATACMS导弹之前,“榛树”导弹发射计划就已经有所规划。当下,美俄关系日趋紧张,正值拜登交权、特朗普即将上台这一敏感阶段,任何冲突事件均有可能演化为军事对抗。所以,布朗与格拉西莫夫进行通话,目的在于舒缓紧张关系,防止美俄这两个核大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慎升级为对抗局面。
历史上,诸多冲突皆源于误解或沟通匮乏。那么,如何降低冲突爆发的概率呢?加强双边或多边的交流、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不失为有效的方法。从以往的经验而言,高层间开展直接对话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缓解紧张局势。然而,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付诸更多实际行动。例如格拉西莫夫与布朗的交谈,其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最终结果仍取决于各方是否有妥协的意愿。在此进程中,大国应承担起引领责任,凭借建设性的对话机制来探寻符合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