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8月,昆明市举全市之力,实施“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助力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帮带共建以来,昆明市累计投入2.67亿元,幸福村迎来精彩蝶变。如今,磨憨6个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最高达102万元,是托管前的10余倍。
今年4月,为推动磨憨6个重点村产业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昆明市委市政府下发了《磨憨镇六个重点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充分发挥重点村典型示范作用,有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如今,磨憨的6个村子建设得怎么样了呢?11月底,记者搭乘中老铁路一路向南来到磨憨镇,眼见昆明市“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助力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车轮滚滚而去,磨憨镇6个村的崭新面貌扑面而来。
在尚冈 村庄“颜值”成为经济“产值”
清晨的尚冈村民小组,空气微凉,远处山边薄雾缭绕,近处村寨里红旗招展,向过往行人默默诉说着昆明市“帮带共建”的故事。
尚冈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各族群众共计238户1250人,是整个磨憨镇人口最多、最大的傣族古村落,是昆明市“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帮带共建磨憨的6个典型示范村之一,由盘龙区帮带。因村寨体量最大、任务最重、所需投入资金最多,可以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自帮带共建至今,盘龙区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建设全过程,围绕6个方面建设任务总计投入2800万元,历经3个百日会战,完成了村内水、电、路等25个重点项目。
去年年底,尚冈村民小组的19项指标100%达标,实现“稳稳的幸福”,夯实了“幸福根基”。如今,村庄更美了,随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逐步推进,村民们“我要发展”的信念更强了。
边城同心建
民族团结花盛开
在尚冈村民小组主干道两边,“我如此热爱尚冈”“盘龙尚冈一家亲”“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这里”等颇具特色的图文彩绘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盘龙区帮带共建尚冈村驻村第一书记谢继刚告诉记者:“现在尚冈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吸引了不少青年回村建设家乡,依腊香就是其中之一,这些画就是她画的。”
原来,谢继刚在走访中发现依腊香热爱绘画,就鼓励她在村庄空着的墙上作画,用自己的手把村子装点得更加美丽,也用最淳朴的语言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帮带共建的感激。
尚冈位于勐腊至磨憨口岸公路沿线,路边商业氛围浓郁,但是显得凌乱。为了让进村道路两边看起来更加整洁,谢继刚在做群众工作时也是绞尽了脑汁。
比如,有一户村民以400元每月的价格把房子租给了别人做包子铺,可是每次摆在外面的摊位很影响道路两边整洁。
“幸福村建设是为了村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和村民沟通好。”谢继刚表示。
经过走访,谢继刚了解到,那户村民的孩子得了重病符合办理低保条件,于是就帮助孩子办理了相关手续,而这家人也被驻村工作队员的诚心感动,收回了出租的房屋。
在一点一滴的改变中,全村尖顶傣楼连绵成片,清一色的瓦片屋顶在星光下蔚为壮观,原生态的村落面貌和传统民俗令人怦然心动。
如今,村民最喜欢的就是位于尚冈村中心区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在那里,展示中华文化的雕塑、民族团结誓词碑、傣族建筑宣传栏、孔雀开屏造型花台、生态休憩座椅、活动演艺舞台等一应俱全,满足了各族群众生活的多种需求,也将红色元素、民族团结元素、傣族文化元素等在这里融合统一。
在广场中间,由盘龙区设计、盘龙区和尚冈共同竖立的“盘龙柱”直耸入云,成为尚冈村的标志,寓意着在盘龙区的帮带共建下,两地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携手奋进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网络“云”引流
旅居成新宠
从外在看,“尚冈变美了”是村里各族群众最深切的感受。而实际上,尚冈在内部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你看,我们村现在在地图上已经显示为尚冈古寨旅游风景区了!”谢继刚开心地找出地图给记者展示着。
原来,通过最初的基础建设,尚冈村发展旅游的硬件设施逐渐提升,可是旅游的人流从哪里来呢?
为此,驻村工作队员们在网络上做起了文章,在高德地图上申请把尚冈村改成“尚冈古寨旅游风景区”就是第一步。
“这是一个策略,我们考虑到一旦有人在网上搜索尚冈,看到这里是旅游风景区,有可能引来一部分人流。”谢继刚表示。
游客来了住在哪里,如何带动村内经济发展呢?驻村工作队员们在一个自驾露营的APP“窝窝”上传了尚冈的有关信息,次寨门旁的停车场可以作为游客的露营地,可以收取基本的停车费。
假如人来了,吃喝如何解决呢?
村里从两方面着手。
如果游客自己做饭,停车场旁边的尚冈农贸市场已于11月中旬开张,各种生活所需物资应有尽有。
当天,记者就遇到来自东北的游客孙宪奎和朋友在菜市场买菜。原来,他们共有3户人家,平时关系很好,退休后3家就一起自驾游,从大东北一路边开边玩,最近到了气候温暖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又听说磨憨口岸正在建设,就一脚油门过来了。
孙宪奎说,他们在“窝窝”上搜索了免费停车露营地,在众多的信息中,他们选择了尚冈村。
“来到这里一看,露营地明码标价且价格公道,旁边就是菜市场,蔬菜肉类的价格也很公道。我们自己都带着锅碗瓢勺,可以直接开火了。”孙宪奎满意地表示,“我们老家气温已经零下10度了,而这里的温度有20多度,非常舒适,对我们老年人的健康也很好。我们打算先露营几天试试,如果过得比较舒适,就找村民租个房子,干脆住到明年4月份老家暖和了再回去。”
谢继刚说,其实去年就已经有人慕名来到这里露营了,“你看着,再过几天,北方再冷一点,开着车来这里露营的人就浩浩荡荡地来了”。
丰富新产品
服务品质优
除了旅居游客自己做饭的,针对一些短期游玩的游客餐饮需求,村里的农家乐也开起来了。
返乡青年陈忠家的“香小苑”就是其中之一。
陈忠是尚冈的女婿,之前在普洱从事二手车生意。2023年3月,听媳妇说盘龙区帮带共建之后,村里的基础设施都在提升改造,发展前景很好,他就想着回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发展机遇。
就这样,陈忠回到尚冈。在这里,村民都喜欢唱歌跳舞,陈忠最初决定开一家KTV。
谢继刚得知了陈忠的想法,建议他做一个农家小院。
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院子也是陈忠的梦想,他最终听从谢继刚的建议。2023年6月,“香小苑”开张营业了。“第一桌生意就是谢书记他们关照的。”陈忠笑着表示。
眼下,“香小苑”已经营业1年多了,因环境优美,特色小吃、练歌房等一应俱全,这个集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小院迅速在周围村寨积攒起了人气。
对此陈忠感慨不已:“以前在外打工,1年最多也就苦个4万多元,现在仅国庆、春节期间就能挣到四五万元,这在以前简直想都不敢想,多亏了盘龙区的帮带共建。”
说起下一步,陈忠希望随着来村的人越来越多,能够让客人来了就能吃,不用提前预定。他还打算把民宿也整起来,让来到这里的人有得吃、有得住,“这样人就算在我们村留下来了。”陈忠说。
目前,尚冈共开办3家农家乐、2个民宿。尚冈农贸市场已开业,为实现“农产品交易市场+星光夜市+节庆活动”场所融为一体打下基础,旁边的停车场成为许多旅居磨憨的游客露营的首选之地,村里的民宿项目也在推进之中,奏响了尚冈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乐章。
开拓新业态
引领新未来
让来到尚冈的游客有玩场,是尚冈发展旅游的关键,也是盘龙区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在尚冈古寨打造村寨农副产品一条展销街,鼓励群众做热小吃摊、游戏娱乐摊等为主“地摊经济”,推广“党组织+农场+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引导周边农户发展农家乐、花卉景观等为主的“庭院经济”。
将尚冈古寨文化、民族文化通过艺术设计的形式融入乡村民宿开发中,建成独具民族风情的民俗酒店,培育特色民宿3家,在注重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规范建设特色客栈民宿,打造具有“乡愁”风味的乡村住宿……
然而,盘龙区的帮带共建不止于此。
一株仙草富一方,石斛花开边寨艳。原来,谢继刚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在村子的周边,有一群来自“仙草之都”浙江温州的石斛种植户。陈富青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在温州冬天天气寒冷,需要搭建大棚石斛才能生长,而磨憨的气候好,石斛可以自然生长,省去了建设大棚的资金。
2012年,他经过老乡介绍来到这里开始种植铁皮石斛。
“我们现在跟当地人处成一家人了,今年泼水节,我光吃席就吃了四五家。”陈富青笑着说,“这里的村民很淳朴,石斛虽然很贵,却从来没发生丢失的情况。”
和陈富青一样的石斛种植户在尚冈一共有25家,共种植石斛400亩左右,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务工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陈富青说,石斛采收季节我家每天需要雇佣五六十人,去年仅劳务支出就花了15万余元。
石斛浑身都是宝,本身可以入药,也可以直接打成汁液当成饮料喝;石斛的花可以泡茶喝,叶子可以打成汁液和面包饺子;种植基地还能提供研学场地采摘石斛、品石斛宴……
这么多的妙用,这么好的资源,要是能把这些融入村子的农文旅发展,那将来的尚冈必定会大变样。
畅想着队员们描述的未来,陈富青说:“希望让我们的资源和尚冈的发展结合得更加密切。”
在盘龙区帮带共建之前,尚冈村人均年收入9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2023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9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9万元,较帮带前翻了一番。
近期,谢继刚作为第一批帮带共建的驻村干部已经返昆,昆明市帮带共建的第二批队员也已进驻。
边城两地,接续奋斗,尚冈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花园磨整 幸福画中来
天空湛蓝,傣族妇女穿着民族服装漫步在具有艺术气息的彩绘大道上,道路两边的植物愈发茂盛,一座座傣族风格的楼房掩映在一个个小花园之中,楼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步一景,磨憨村委会磨整村民小组宛若在画中。
磨整全村常住人口42户191人,是安宁市帮带共建的重点村,也是昆明6区(市)帮带共建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两年多来冒出的一株“幸福芽”。
自安宁市对口帮扶磨整村精品村建设以来,投入1600余万元,实施6大项36小项工程。随着一个又一个帮带项目的落地开花,如今的磨整,道路硬化、卫生净化、夜晚亮化、路旁绿化、村庄美化,村寨发展后劲日益强劲。
进村第一家,是金腰带傣陶体验点,也是慢轮傣陶传承人周清香的家。一楼的置物架上,摆放着各种烧制好的厨具、花盆、茶具等傣陶制品。最里面,一座柴烧三拱小龙窑静默在那里。
安宁市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张照曦告诉记者,从今年9月18日磨整金腰带傣陶体验点第一窑傣陶顺利开窑,至11月1日,共产出陶器350余件,磨整村小组傣陶销售金额已达1.1万元。
然而,这只是安宁市整体推进磨整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侧面。
为了让花园磨憨更具发展力,安宁市结合磨整村傣锦、瑶族刺绣等村内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以打造磨整沿边民族文化IP为抓手,坚持“文旅+”,拟推出“村味”十足的旅游线路,用好山好水讲出精彩好故事。
随着对磨整文化资源的挖掘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文旅与农业等产业的逐步融合,这里越来越热闹。
武汉多边行研学团50名游客至磨整村开展暑期研学活动,昆明市定向越野联赛战马磨憨站,磨憨村委会第一届“舂木瓜节”,共青团西山区委和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团工委联合举办的“党团队员同走戍边路”暨“爱国护边好队员”戍边研学活动,磨憨—磨丁合作区妇联和磨憨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流光溢彩 舞动三八”打跳舞活动,安宁—磨憨“七彩夏日、健康成长”暑期夏令营暨各族青少年民族团结“同心营”活动,安宁市2024年“爱国戍边行·共筑中国梦”青少年戍边研学交流活动……一项项活动在这里举办,磨整也“火”了起来。
当天,记者在村里偶遇了来到磨整游览的游客王女士。她和丈夫来自南京,去勐腊逛完望天树景区后,住在了磨整村旁边的一个民宿。早晨起来想着出来散散步,没想到居然发现了一个“宝藏”村寨。
在磨整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边,她发现一棵结满果子的树就好奇地问村民。村民很热情地告诉她这叫“噶哩啰”,还摘了几个给她品尝。
“真没想到,这么随便一走就发现了一个这么美的村寨。昨晚我看见村民穿着民族服饰在广场上跳舞,还跟着一起跳了一会儿,感觉特别好。这边很暖和,住着很舒服,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来的地方。”王女士对这里赞不绝口。
为了让磨整发展后劲更足,安宁市还积极深化磨整产业培育:结合傣陶、傣锦、竹筒茶等特色产品开展电商产业发展、人才培训对口帮带,壮大特色产业规模;组织举办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建设东南亚产品包装车间增加村集体收入,完善磨憨村产业结构;确定由磨憨村、石庄村、同庆号三方联合推出“喝茶听戏”系列普洱茶产品,截至目前,磨憨村与石庄村联合销售“喝茶听戏”普洱茶已达300余套,销售金额达7万余元。
安宁市帮助磨整村民增收的点子还有很多很多……
村民依腊丹因在家带孩子无法外出务工,年轻的时候又做过烧烤,驻村队员就鼓励她创业,在家里做傣味烧烤。
从2024年5月开业至今,依腊丹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隔壁邻居、旁边寨子的村民都会发微信跟她预订,生意越来越好,她收获的是实打实的收益。
“癸卯初春,磨整边寨,幸福启航,安宁帮带。傣寨耸翠,护边境而家国安;盐铁名城,产业兴而天下宁。城边携手,心意相通,企业解囊,社会相助,边寨可兴。春去秋来,旧貌换新颜……”磨整村寨心广场红色的石碑上,安宁市帮带共建的故事将流传到更远的地方……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文/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