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2024中国军力报告》,其中重点提及了中国最新部署的DF27高超音速导弹,美军表示解放军新弹已部署,威胁远超DF26,8000公里射程覆盖美本土。
美军刚刚发布了一年一度的中国军力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美军再次指出,解放军火箭军新锐的DF27高超音速导弹已经入役,早在去年正式进行了成功试射。
美媒则表示,美军一直认为DF27是DF26的升级版,通过更换为乘波体弹头和采用“打水漂”弹道,DF27的射程相较于DF26翻了一倍,达到8000公里。
具体来说,部署在中国东北地区的DF-27能够覆盖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甚至美国西海岸的关键军事和经济目标;而部署在南方地区的导弹则能够覆盖澳大利亚及整个印太地区,甚至延伸至东地中海。
这种广泛的覆盖能力使得DF-27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性武器,具备极高的威慑力。DF27导弹采用了乘波体弹头设计,这种设计使得弹头在大气层内具有更高的机动性,能够有效规避美军的反导系统。
而“打水漂”弹道,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大幅度改变飞行路径,这种根本没有任何规律的飞行轨迹,让美军防空系统无法预判拦截。
与DF26相比,DF27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可能参考了DF17导弹的特性,即“钢制弹体”和“浇筑药柱”。
传统的高超音速导弹一般使用昂贵的复合材料或钛合金材料(比如AGM183),虽有很好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但成本相对较高。而钢材,尤其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中国国产高强度钢材,具备较高的强度、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
相较于钛合金或其他特种合金,钢材的成本明显更低(有点米格25对比SR-71那味了)。钢制弹体不仅在制造时能减少材料费用,还能降低导弹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成本。
而导弹中的药柱(即推进剂装药部分)在高超音速导弹中起到推动导弹的核心作用。浇筑药柱则是一种通过浇注方法将推进剂浇注到弹体内部的制造工艺。这一工艺有几个明显的优势,生产效率高、简化制造过程等,增强导弹产能并节约成本。
02.新导弹比DF26“量大管饱”
美媒认为,DF27的生产成本比DF26低约30%(不知道美媒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但DF27的生产成本远低于美国同类型武器),这使得中国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大规模生产和部署,大量生产的DF27将形成数量优势,规模大幅度超过DF26导弹。
而DF26导弹在解放军内数量保守估计超过800发,那么成本更低更易于大规模量产的DF27未来或将达到1000发常备的规模水平,“量大管饱”就完事了。
DF27主要有三种打击能力,首先就是对陆常规打击,能够覆盖整个印太乃至东地中海地区的关键目标,尤其是第三岛链的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美空军基地。
战时能够使火箭军的常规导弹部队打击范围进一步延伸至美军核心地带和主要的后勤中心,这是过去不具备的能力,只有解放军空军轰炸机携带空射高超音速导弹才能做到这一点(毕竟空军轰6K/N轰炸机携带高超音速导弹飞行数千公里前出一二岛链进行打击行动是风险非常高的任务,但DF27战时完全可以在中国本土发射,能够让解放军安全的大后方从容不迫地对美军的核心大后方发起极速打击)。
但如今随着DF27的列装,在战时美军无论是在亚太的前方还是本土的大后方,都将是解放军火箭军常规导弹的打击对象,尤其是在解放军已经完善空天侦察网+高超音速无人机的情况下,美军的兵力部署、基地情况都将清晰展现在解放军面前。
其次,DF-27具备反舰打击能力,能够打击高速移动中的海上大型目标,如美航母打击群。美媒对此表示,解放军现在已经有能力在家门口发起“珍珠港行动了”,在不需要出动海空兵力的情况下,其导弹部队就能够将夏威夷大型军港的美军航母、驱逐舰等主力舰艇消灭殆尽。
此外,还有分析表明DF-27还具备核攻击能力,能够搭载核弹头,承担战略核打击任务。其射程覆盖美国本土,这应该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款射程达8000千米的核常兼备高超音速导弹。
03.美军没有手段可以有效防御DF27
美媒表示,DF27让美军疲于应对,甚至可以说根本对其毫无办法,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军的空防能力面对解放军多种类的先进打击,彻底失能,战时无法起到“保护伞”的作用。
比如说美军目前的主力反导导弹,就是萨德还有标准3,标准3年产量只有十几枚,萨德导弹规模只有几个营,这些导弹数量稀少,价格高昂,单价轻松上千万,远远超过解放军导弹,而更尴尬的是,这种造价高昂产量稀少的反导导弹,对于解放军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缺乏足够的反制能力。
总而言之,DF27导弹的列装,使解放军的区域拒止/反介入的有效打击范围瞬间膨胀到第三岛链。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亚太爆发军事冲突,对于美军而言,在整个西太平洋将没有任何安全的大后方。DF27的存在使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存在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