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八巨头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地区我党军系统八位领导人,八人除粟裕一人为七大候补委员外,其余七人均为中央委员。八人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我华东战场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卓越功勋。共和国成立后,又分别在中央或地方担任要职,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成就斐然。现就原华东地区八位领导人在52年评级至55年授衔时的职级论述如下:
首先介绍的是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做为建国后华东地区党政军的一把手,中共七届中央委员,被毛主席誉为华东的父母官,在华东地区权倾一时。52年3月在地方评级中,根据52年规定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大行政区政府主席应评为行政三级的评级标准,饶漱石的级别被中央确定为行政三级,52年下半年,为加强中央政权的领导,中央决定调各大行政区主要领导人进京工作,史称"五马进京",饶漱石从华东调中央后出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身居要职,同时做为计委委员,又分工负责政务院劳动部。但饶漱石攻于心机,大搞政治投机,配合了高岗的反党阴谋,最后高饶反党阴谋被中央揭露事败,饶漱石从此跌下权台,囹圄入狱,政治生涯到了尽头。
华东八巨头排列第二位的为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陈毅在原新四军与华东地区的地位,从刘少奇回延安后便一直受制于饶漱石之下。饶漱石做为新四军系统中刘少奇的接班人,在与陈毅的权力之争中一直被中央委以重任,陈毅一直居于受压制窘境。高饶事件前的陈毅在华东既非政治上的代言人,在军事的发言权也归属刘少奇甚为器重的粟裕。陈毅的政治生涯得势有赖于饶漱石的败落,饶漱石与高岗反党阴谋事败后,陈毅做为新四军与华东地区的龙头霸主位置才终于确定下来。
共和国成立后,陈毅时任华东局第二书记,华东军区司令员,由于受制于饶漱石,原本中央任命陈毅为华东军政委员主席一职也因刘少奇中意饶漱石而归属于饶漱石。相比于一野,二野,四野司令员彭刘林三人分任各所在大行政区政府主席相比,陈毅仅为大行政区政府委员,这表明当时陈毅在华东的位置可见一斑,与其担任的大军区司令员一职极不匹配。52年评级时陈毅的工作重心主要是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充其量仅为正省职官员。他在评级中参加了军队评级,因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被中央评级为军队二等一级_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在反高饶事件中,陈毅揭穿饶漱石立下奇功,深为主席满意并器重有佳。53年底被增补为军委副主席,由此被确定为新四军与三野代表战胜刘少奇军队中的嫡系代表粟裕而初评定为元帅军衔。可以说陈毅败也饶漱石,成也饶漱石。54年各大行政区撤销后,陈毅上调中央被任命为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成为国家领导人之一。55年1月共和国军队开始实行薪金制,原军队级别中的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与军委主席副主席合并为一个级别,陈毅被确定为军委主席副主席级,但陈毅坚持自已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政府工作,将自已的级别改套为执行副总理标准的行政三级,拒绝按军队级别领取薪金。55年9月,共和国军队实行军衔制,虽然陈毅已不再担任军队实质性工作,但仍做为南方三年红军游击战争与新四军、三野的唯一代表授予了共和国元帅军衔,元帅军衔的授予,是对陈毅军旅生涯的真实写照,又是功勋所在。
华东八巨头第三个要介绍的是百色起义领导人,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张云逸参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黄花岗起义,资深功高,参加革命的起步甚早,资历犹在众多元帅之上。红军时期发动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做出了贡献。抗战时期历任新四军参谋长,副军长,代军长等职,为新四军的创建,发展与壮大,功绩卓著。解放战争时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主持军区后方工作,成绩斐然不俗。共和国成立后,张云逸被中央任命为广西省党政军一把手,主政广西军政事务,鉴于张云逸为中国革命的贡献,张云逸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享受大行政区正职领导人的待遇。由于在广西省的剿匪运动中指挥工作不力,受到中央毛主席与中南局严厉批评,因病离职而休养,离开了一线工作。52年评级时因病休养的张云逸被中央评级为行政三级,同时其军队级别也因其担任的军委委员一职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军委委员级(55年1月改称大军区级)。53年军队评衔工作伊始,张云逸曾入列初评元帅名单,后因元帅名额削减和个人病休不在职等因素被移出了帅单。后在55年9月的军队授衔中,张云逸做为百色起义红七军代表授予大将军衔,并以级别行政三级,享受副总理待遇。
华东八巨头中第四个要数说的是一代战神粟裕。共和国成立后,粟裕做为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主持负责华东军区的军事工作,并还被任命为军委委员和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鉴于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的突出贡献,51年11月粟裕被中央任命为第二副总参谋长,分工作战与各军兵种工作,仍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52年评级工作中,粟裕以军委委员的职务被中央评级为军委委员级(55年1月改称大军区级),并于54年10月被中央军委委以重任,任命为总参谋长。由于粟裕的军队级别(非军委主席副主席级)与党内职务(非中央委员)、军队职务(非54年9月成立的军委委员)均达不到元帅标准,在55年大授衔中,粟裕以总参谋长一职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且位列十大将之首,做为总参谋长,担大将军衔却做元帅职,实为无冕元帅。
第五个要追述的华东八巨头为谭老板谭震林,做为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与华东野战军第一副政委,谭震林协助粟裕指挥了华东战场的一系列战役,其中以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犹为突出,为华东地区的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共和国成立之初,谭震林主政浙江,任浙江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52年调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作,任华东军政委会副主席,华东局第三书记,负责主持华东地区党政工作。在52年评级工作中,谭震林被评级为行政四级,做为华东军区副政委在军队评级中评定为军委委员级(55年1月军委委员级取消后,未在参加军队评级)。54年大行政区撤销后,谭震林调中央工作任中央副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因谭震林54年9月后未在军队担任实际性职务,他未参加军队评衔工作,原在54年初评的大将军衔也因此评而未授,成为无冕大将。
华东八巨头中第六个要论述的是原华中军区副政委邓子恢,他是中国农村工作著名专家。邓子恢是刘少奇在任新四军政委时发现的两个优秀人才之一,被称之为农村工作专家,另一个则为军事人才粟裕。邓子恢是闽西根据地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主要从事政治工作,尤其擅长做农村工作,48年5月,时任华东局常委的邓子恢与陈毅一同调中原军区工作,任中原局第三书记和中原军区第一副政委。新中国成立后,邓子恢先后任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代主席,负责主持中南地区的党政工作。他还以华中军区(后改为中南军区)第二政委的身份代替罗荣桓出任中央军委委员。52年底邓子恢调中央工作任国家计委副主席并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为新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54年9月,邓子恢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分工农村工作。在52年评级工作中,邓子恢因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被中央评级为行政三级,邓子恢同谭震林一样,因54年9月任副总理后未在担任军队实际性职务,也未参加军队评衔工作,他在54年初评的大将军衔也因而评而未授,与大将军衔无缘。
介绍过邓子恢后,下面我们将述说一下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张鼎丞,27年入党的张鼎丞在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华东局常委兼组织部长,主持华东地区土改运动,为恢复和发展华东地区生产,为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以及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做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张鼎丞被中央委派到福建,任福建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主席,主政福建省党政工作。52年下半年调华东局工作,任华东局第四书记,华东行政委副主席兼政法委书记。53年底调中央工作先后任中央组织部第一副部长代部长,主持中央组织部的日常工作。54年9月,张鼎丞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成为国家领导人之一。在52年的评级中,张鼎丞被评为行政四级,出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后,根据55年1月中央颁布的评级标准,张鼎丞的级别由行政四级提高为行政三级(按评级标准,副总理级的下线为行政三级,不到三级的提升为三级)。在54年1月的大将初评中,张鼎丞做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与华中军区司令员被拟评为大将军衔,后因转政府工作,未参加55年的评衔工作,其拟评大将军衔也因转业评而未授。
华东八巨头中最后介绍的是曾山,曾山相比于其他七位华东领导人,不显山露水,名气也不甚大,但做为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党员,其实曾山在新四军与华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长期担任华中局组织部长,解放战争中又先后任华东局常委兼财经委书记,负责华东地区的财经工作,为华东地区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共和国成立后,曾山任华东军政委副主席兼财经委主任,并被任命为政务院政务委员兼纺工业部部长。52年7月曾山被任命为政务院财经委副主任兼商业部部长。在52年评级中,时任政务委员的曾山被评级为行政四级。54年大行政区撤销后,曾山调国务院工作,专任商业部部长外还兼任国务院第五办公副主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