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吴王寿梦游四个儿子。大儿子叫谒,二儿子叫余祭,三儿子叫夷昧。四儿子叫季札,号延陵季子,是四兄弟里面最贤明的。他的三个哥哥也知道这个事。
等到吴王寿梦死的时候,谒就想将王位让给延陵季子。但是延陵季子始终不愿意接受。谒就和延陵季子约定,说:“延陵季子最贤明,如果他来当国王的话,吴国一定可以兴盛。”于是谒就决定兄终弟及。
谒在吃饭的时候就祷告:“让我早点去死,让延陵季子当国王。”
谒死了以后,余祭成为吴王。余祭死了以后,夷昧成为吴王。夷昧死了以后,应该是延陵季子继承吴王之位。但是延陵季子当时出使国外并不在国内。
延陵季子的庶兄僚说:“我也是哥哥。”于是自立为吴王。
延陵季子回国述职,就继续认僚为国王。
谒的儿子光说:“按照我父亲的意思,这个国王应该是延陵季子来当。如果按照礼法来论的话,那应该是我来当国王。他僚算是个什么东西?”于是光派遣刺客专诸刺杀了僚,然后请延陵季子当国王。
延陵季子说:“你杀了国王,我如果现在继承王位的话,那就说明我和你同谋。你杀了我的哥哥,我如果再杀了你,那就是骨肉相残。”于是延陵季子就跑到了延陵,再也没有返回吴国。
君子认为延陵季子没有杀掉光而认为他仁,认为延陵季子没有继承王位而认为他义。
不将国家当做自己的私产,舍弃掉所有的财产而不怨恨,放弃掉高贵的地位也不气愤,这可以称得上是至公了。
02
原文
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谒。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季札,号曰:延陵季子,最贤。三兄皆知之。
于是王寿梦薨,谒以位让季子。季子终不肯当。谒乃为约曰:“季子贤,使国及季子,则吴可以兴。”乃兄弟相继。
饮食必祝曰:“使吾早死,令国及季子。”
谒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次及季子。季子时使行不在。
庶兄僚曰:“我亦兄也。”乃自立为吴王。
季子使还,复事如故。
谒子光曰:“以吾父之意,则国当归季子,以继嗣之法,则我适也,当代之君,僚何为也?”乃使专诸刺僚杀之,以位让季子。
季子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则吾与尔为共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汝,则是昆弟父子相杀无已时也。”卒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
君子以其不杀为仁,以其不取国为义。夫不以国私身,捐千乘而不恨,弃尊位而无忿,可以庶几矣。
03
吴王寿梦:姬姓,又名乘。他在位期间和晋国结盟,多次击败楚军。大幅提升了吴国的国力。
谒:即吴王诸樊,姬姓,又名遏。这位爷在位十二年,在攻打楚国附庸国巢国的时候中箭身亡。
余祭:即吴安王。这位爷在位不足五年,被越国俘虏刺杀而死。
夷昧:即吴度王。这位爷在位不到二十年。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僚。
季札:世称公子札,吴季子,季子。因为封地在延陵,所以也被称为延陵季子。这位爷和孔子并称为“南季北孔”,是一位非常卓越的人才。
僚:即吴王僚,姬姓,名僚。他是夷昧的长子。这位爷在位也有十年的时间。被专诸刺杀而死。
光:即吴王阖闾,姬姓,名光,也被称为公子光,他是诸樊的儿子。他重用伍子胥,孙武,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在对越国的战争中受伤,身死。
专诸:“四大刺客”之一,他被伍子胥推荐给公子光。然后将匕首藏于鱼腹,然后刺杀了吴王僚。
04
呃,如果单看这篇文章的话,我真的认为延陵季子是一个沽名钓誉之人。就是他的让位的行为是为了邀名。而且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放任国家处在不安定的状态之下。
但是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个事以后,不难发现,实际情况和这篇文章描述的不太一样。(史记中有兄弟们谦让的描写,但是也没有天天祈祷自己早死的桥段。这刘向是真的能编啊。)
吴王寿梦和他的儿子们确实有“兄终弟及”的一个默契,但是这种默契还到不了“使吾早死,令国及季子”这种程度。所以,延陵季子的哥哥们当吴王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就是,当三哥夷昧死的时候,延陵季子怎么也得五十多岁了吧。
五十多岁的人,其实不能算是一个好的继承人。
而且,最终,夷昧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僚。(具体传位的问题可能有待商榷,但是结果在这里。)
这个时候,如果真的按照兄终弟及的套路来说,夷昧就应该把王位传给延陵季子。延陵季子不愿意,那就应该传给吴王诸樊的儿子光。但是他偏偏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僚。
这僚当吴王又当了十多年,才被公子光刺杀。这个时候延陵季子应该已经六十岁了。
就是整体上来说,延陵季子的三位哥哥对于传位给延陵季子这个事没有那么狂热。而延陵季子拒绝继承王位这个事其实也是非常合理的选择,算不上是邀名的行为。
最后多说一句,传说延陵季子活了九十岁。如果延陵季子真的活到了九十岁,那前面关于延陵季子年龄的猜测就应该再加上二十岁。(按照现有的记载,延陵季子的年龄应该是有问题的。按我的算法,延陵季子应该是不到九十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