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乌克兰苏梅州边境地区,俄军通过电子侦察和卫星监控发现乌军M142"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分队的活动。该分队配备4辆M142发射车和6辆M1085战术补给车,采用"打击后快速转移"战术。

该分队在过去72小时内已对俄军前沿阵地发动3次火力打击,造成俄军2个炮兵阵地受损。经过持续跟踪,俄军电子侦察部队捕捉到该分队进入预设掩体进行装备维护。

俄军随即调动部署在别尔哥罗德州的第26独立导弹旅,该旅装备有改进型"伊斯坎德尔-M"战役战术导弹系统。获得精确坐标后,导弹旅立即展开准备。改进型"伊斯坎德尔-M"导弹采用新型惯性-卫星复合制导系统,圆概率偏差小于5米,可携带400公斤高爆战斗部,具备超强的突防能力。

导弹以2.1马赫的速度突破乌军S-300防空系统,准确命中目标。爆炸造成2辆M142发射车及其配套弹药补给车被摧毁,现场发生连环殉爆,爆炸声传播半径达30公里。

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俄军电子战部队探测到强烈的雷达信号,分析确认为美制AN/MPQ-65相控阵雷达发射的探测波。进一步侦察发现,乌军在该地区部署一个完整的"爱国者"防空导弹营,包括2个发射连队,每个连队配备2辆发射车和1套雷达系统。

这套防空系统为乌军在第聂伯河沿岸地区的军事行动提供中高空防空掩护,防护半径达70公里,可同时跟踪并拦截12个空中目标。

俄军采取突击战术,连续发射4枚改进型"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进行集群打击。第一波2枚导弹携带电磁脉冲战斗部,在防空阵地上空爆炸,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场,致使AN/MPQ-65雷达系统瘫痪。

随后第二波2枚导弹携带钻地战斗部,精准命中已失去预警能力的发射车掩体,造成2辆发射车及其地下弹药库被摧毁。爆炸现场升起巨大蘑菇云,持续燃烧近4小时。这次精确打击摧毁价值超过2亿美元的关键防空装备,也打开该地区的制空通道。

在克里沃罗格地区,俄军地下情报渗透进入乌军后勤保障系统。获取到情报:乌军正在克里沃罗格中央火车站集结约2000名士兵,隶属于乌克兰第24机械化旅和第95空降突击旅,计划通过3列军用列车向库尔斯克方向增援。

这支部队装备有40辆各型装甲车辆,包括美制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斯特赖克装甲车和英制狐狸装甲车。

俄军获得情报后立即展开行动计划,调动部署在克里米亚的米格-31K截击机中队。该中队装备有"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导弹飞行速度可达10马赫,采用等离子隐身技术,可有效突破现代防空系统。

第一波打击由2架米格-31K实施,各发射1枚"匕首"导弹,精准命中火车站的军用站台和调度中心。爆炸造成站台严重受损,铁路线路中断,疏散区内的乌军人员伤亡惨重。

乌军正组织抢修时,俄军侦察卫星发现一列载有装甲车辆的军用运输列车正从第聂伯罗方向驶来。俄军立即派出另外2架米格-31K实施第二波打击,摧毁该列车及其装载的军事装备。

两次打击行动造成乌军约150人伤亡,其中包括3名高级军官,摧毁装甲车辆12辆。这次打击行动切断乌军向库尔斯克方向增援的铁路运输线,迫使乌军不得不改用公路运输,延缓增援速度。

在库尔斯克州克列米亚诺耶村,俄军格鲁特种部队夜间行动小组使用"猎手-B"无人机系统执行侦察任务时,发现一支乌军特种侦察分队。该侦察分队装备精良,携带有美制AN/PVS-14第三代夜视仪、AN/PEQ-15激光指示器和M-4A1 SOPMOD II卡宾枪等先进装备,利用夜幕掩护对俄军防御工事进行侦察。

格鲁特种部队展开包围行动,出动30名特种队员分成3个战斗小组,利用"凯撒-M"热成像仪锁定目标后实施突袭。双方展开激烈交火,乌军特种分队借助地形优势顽强抵抗,但被俄军特种部队全歼。战斗中缴获大量西方先进装备,包括M-4卡宾枪8支、AN/PVS-14夜视仪4具、AN/PRC-152战术通信电台6台、"标枪"反坦克导弹2具等。

同期在库尔斯克州境内,俄军黑海舰队第810海兵旅凭借作战经验,在关键路段设置伏击点。该旅使用"轨道-9"反坦克导弹系统和"角鲨"自动布雷车构建纵深火力网。乌军第82空降突击旅的一支装甲突击队进入伏击圈。这支突击队配备有美制M-ATV防地雷反伏击车和加拿大LAV-6装甲运兵车,试图突破俄军防线。

战斗中,俄军海兵部队首先使用"轨道-9"导弹精确打击乌军装甲集群的前后车辆,切断其退路。随后展开密集火力打击,摧毁美制M-ATV防地雷反伏击车3辆、加拿大LAV-6装甲运兵车5辆,击毙乌军士兵23名。

此外还缴获大量北约制式装备,包括FGM-148"标枪"反坦克导弹4具、M240机枪6挺、AN/PRC-117G战术电台4部等武器装备。这次伏击战歼灭乌军一支精锐装甲分队,获取大量西方军事装备。

在科马罗夫卡村附近,由于俄军持续打击切断补给线,乌军第22机步旅一个24人战斗分队陷入困境。该分队已经连续作战96小时,弹药储备不足20%,给养即将耗尽。他们多次向上级请求支援和补给,但由于俄军电子战系统的干扰,始终无法取得联系。俄军心理战部队通过喊话系统和投放传单等方式展开劝降工作。这支乌军分队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选择投降。

俄军遵守日内瓦公约,对投降人员采取人道主义待遇。所有投降士兵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和食品供应,并被安置在符合国际人道主义标准的战俘营中。这已经是近期第三支向俄军投降的乌军作战单位。

在库尔斯克为期10天的战斗中,俄军采取"分割包围、逐步蚕食"战术,对进入该地区的乌军部队造成打击。目前,乌军伤亡总数达2860人,其中阵亡1450人、重伤890人、轻伤520人。在重型装备损失方面,俄军共摧毁乌军主战坦克41辆,包括德制豹2A6型坦克12辆、英制挑战者2型坦克8辆、波兰PT-91坦克15辆等。

按照目前作战态势,俄军有望在接下来20天内全歼盘踞在库尔斯克州的约1万名乌军机动部队。这不仅将打破乌军在该方向的进攻企图,也将为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军事行动创造条件。俄军在这次作战中采用的新型精确打击武器系统表现出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