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妍,今年29岁,是个在单位里当文员的小白领,性格算不得多泼辣,但也不是什么逆来顺受的“老好人”。我老公叫陈浩,今年33岁,是个建筑项目经理。我们谈了三年恋爱,去年领证结婚,婚后住的是我婚前贷款买的那套小两居——房子写的我一个人的名字,还贷也一直是我在出钱,每个月3000块。

事情的导火索,发生在我怀孕三个月、正在吐得昏天黑地的时候。

那天周六,婆婆大包小包地来了,说是给我带土鸡和红枣。刚进门,先是把鞋一甩,斜眼看了看我,笑着说:

“哎呀,妍妍,你这脸色咋这么差呀?人说怀男孩丑,看你这脸,怕是男娃。”

我正扶着墙想吐,勉强笑笑没接话。老公在厨房忙着炖汤,婆婆则坐在沙发上,一边拨着瓜子一边突然冒出一句:

妍妍啊,我寻思着你这房子,是不是可以卖了啊?”

我一愣:“卖房?干嘛?”

婆婆叹了口气:“你想啊,你们两个都结婚了,还叫浩子住在你名下的房子里,像话吗?别人问起来,还以为我家儿子是倒插门上门女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抿了下嘴,声音放低:“阿姨,这房子是我婚前自己买的,贷款我一个人还,也没打算让浩出钱。”

“哎哟,说得轻巧!”婆婆立马拍了一下大腿,“你是他老婆,他不帮你还谁帮?等你生了孩子,工作一停,他不掏这每月三千块?浩子又不是富二代,哪来那么多冤枉钱贴给别人家的房子?”

我有些生气了:“阿姨,我不是别人家的人,我是他老婆,是你儿媳。”

婆婆翻了个白眼,语气冷了:“反正我话撂这儿了,不卖房也行,但你要说清楚,以后房子涨价了,别想着占我儿子一点便宜。他挣的钱一分也不能搭进去。”

这话让我憋了好几天,一肚子委屈不知怎么发。那天晚上,我忍不住和老公说了。

“浩,你妈让我卖房,说怕你婚后替我还贷,吃亏。”

老公没吭声,低头搅着碗里的汤。半晌,他说:“她就是那脾气,你别和她一般见识。”

“那你什么意思?你妈说得对吗?”

他有点不耐烦:“我没说对,但她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咱们以后有孩子,要养家,压力是很大的。”

“所以你觉得我不该有婚前房产?该卖了重新买,写我们俩名字?”

他皱眉:“妍妍,你别这么激动。我也没说要卖房啊,只是……咱妈她老一辈人,观念不一样。”

我看着他不置可否的态度,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没多久,婆婆的行动来了。

她找了一个二叔介绍的买家,擅自约了人来看房。那天她拎着钥匙,堂而皇之地带着人进来看客厅、卧室,客气地介绍着:“这房子采光特别好,楼下就是菜市场,妍妍就是想出手换个大一点的……”

我正好从单位请假回来,一开门看到陌生人坐我沙发上,气得直接喊:“阿姨!您凭什么带人来看我家房子?”

婆婆理直气壮:“妍妍,我是为你好啊。你这房子早晚也得换,还不如现在趁热卖了,回头咱们俩名字一块写,孩子也能有个安稳的家。”

我控制不住情绪:“阿姨,这房子我买的,我贷款在还,我老公没出一分钱,凭什么要卖?您要是觉得这房子让您儿子‘吃亏’了,那您可以让他别住。”

买家脸色一僵,悄悄起身走了。婆婆当场炸了:“你这是什么态度!我儿子结婚住老婆的房子,脸往哪搁?”

我回她一句:“那就让您儿子搬回娘家住,脸搁哪儿我不管!”

这一吵直接把老公也逼急了,婆媳冷战了快一个月。

最后一次摊牌,是在医院做产检后回来的那天。

我坐在沙发上,摊开银行卡和房本:“浩,我说得清清楚楚,房贷我还,我不需要你帮。我也不想你妈再对这房子指手画脚。我累了,不想再忍。”

老公沉默了很久,终于点点头:“行,以后我出房租,咱俩AA,家务也平摊,我妈那边,我自己处理。”

我哭了。

不是委屈,而是一种释然。

后来婆婆听说我没卖房,还是气得几天不来。老公去看她,她摆手说“你是上门女婿我认了”,还添油加醋地跟亲戚念叨,说我“霸着婚房不给写名,心里根本没陈浩。”

我不再争辩,也不去讨好。孩子出生后,老公尽职尽责,婆婆却明显冷淡了许多。

直到去年春节,老公带我去买了第二套房,写了两人名字,婆婆才松了口气,逐渐不提旧事。但我心里明白,这桩婚姻,是我一步步撑起来的。

我没有卖掉那套房,也没有让步去讨婆婆的安心。而我老公,也慢慢明白了界限的重要。

那套写我名字的小两居,如今租了出去,每月租金正好抵掉贷款。而我们一家三口住在新的家里,名字两人共有,但心里我知道——这个“家”,是我一个人坚持来的。

说到底,婚姻不是在谁占谁的便宜,而是两个人能不能一起走,走得稳,走得有尊严。婆婆怕儿子吃亏,我怕我失去自己——好在最后,我没让自己输。

你觉得要是换你,会卖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