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刚满四十,日子终于熬出了点模样。年轻时吃过的苦,现在想起来都像一把锈刀,早把人割得麻木了。小时候家里穷,穷得米缸见底,油瓶干瘪,冬天鞋底磨得露脚趾,读书都靠邻居家旧书本撑着。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帮那些像我小时候一样苦的孩子,不让他们也像我一样,苦着长大。

这些年做点小生意,咬牙打拼,总算把家里的房子换了大的,车也换了新的,银行卡里多了几位数。别人说我命苦命硬,我却觉得,命苦不可怕,怕的是你没熬下去。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留心,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孩子,最好是家里特别困难的那种。没多久,还真让我遇上了。

第一个是个女孩子,叫芳芳,网上认识的,说她爸去世早,妈改嫁了,把她丢给了年迈的外婆。照片上她瘦得皮包骨,眼神却很坚定。她在私信里对我说,她最大的愿望是读完大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说她很努力,每天放学就去小饭馆洗碗贴补家用,可一个月一百多的工资,连买课本都不够。

我当时看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我自己。于是我给她转了两千,说是学杂费和生活费。她很感动,发了几段语音,说我像她的亲人,说她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报答我。

我听着心都软了,觉得帮人真的是件有福气的事。

接下来几个月,她三天两头给我发消息,说学校要交资料打印费、班级搞活动要交钱、外婆病了要买药……每次都是几十、一百两百的小钱,我也没多想,反正我现在不差这点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有一次,她说她外婆住院急需五千,发了一张病床照给我。我一眼就觉得有点不对劲——那照片我好像在哪儿见过。我翻了好几遍手机相册,找不到,但心里那点疑惑开始发芽。

我假装答应转钱,顺口问她医院名字,说我正好有朋友在那边。她回复说是“小南医院”,我心里一下子咯噔一下,小南医院去年早就拆了,换成了商场。

我没说破,只是顺着她继续聊,她越说越乱,最后干脆不回我了。我上网一搜,果然找到了那张“外婆住院”的照片,出现在好几个“求助”帖里,换了不同的名字和故事,但照片一模一样。

我像被兜头泼了冷水,坐在沙发上愣了半天。原来她不是我小时候的影子,而是别人精心编织的“故事”。

第二个是个男生,在某个爱心平台上留言,说他家在偏远山区,父亲摔伤卧床,母亲离家出走,家里只靠他养鸡种地维生,读书全靠奖学金和邻里接济。

他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我一边看一边掉眼泪,觉得这孩子太懂事太坚强了。

我加了他微信,他很礼貌,每次说话都“阿姨阿姨”叫着,懂事得让人心疼。他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考上大学,然后带着爸爸去看一次大海

我当时就决定帮他。

他让我帮他买学习资料,说山区没得买;我网购了寄过去。过两天他说收到了,还发了张照片。可我眼尖,发现快递单号是城市的,不是他说的山区。

我又疑了一下,去查了他的IP地址,定位在一座大城市。那一刻我真的心凉了。他不是那个山区孩子,而是躲在城市某个角落,用别人悲惨故事谋财的骗子。

我没吭声,把他拉黑了。他还发来一句:“骗你这种好心人,真是太容易了。”

这句话像刀子,一刀刀扎进我心里。

从前吃苦,是忍着饿、受着冻;现在的苦,是你真心想扶一把别人,最后却被狠狠咬了一口。那滋味,比小时候啃咸菜疙瘩还难咽。

朋友知道这事后笑我傻,说现在骗子太多了,做慈善得擦亮眼睛。我点点头,其实心里早已经百味杂陈。

我不是后悔,而是觉得,这世界上最难的,不是赚钱,而是把善意送对人。你以为你点亮了一盏灯,却没想到被人反手拿去点了假火,把你良心烧得噼啪响。

现在,我还会帮人,但我不轻易转账了。我会实地考察,会确认身份,会小心翼翼。不是我不愿意掏钱,而是我怕,我的善良变成别人的工具,被人拿来反咬我一口。